学术投稿

8例腹腔镜脾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林湘群;马铁祥

关键词:脾, 腹腔镜检查,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总结了8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与保健中的作用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和保健中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评价.结果 45%以上的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预防、保健等知识了解不足,参加集体讲座和接受个性化的教育后患者对视网膜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p<0.01.结论 早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王月萍;徐青华;陆浩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并予个性化护理以缓解负性情绪.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将58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2组患者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测试焦虑程度.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焦虑总分均高于14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2周后2组患者焦虑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常规治疗加个性化护理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护理法.

    作者:赖有莲;张明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总结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出血的原因,并提出了护理对策.包括心理护理,置管前评估,合理安排透析时间,置管后的观察和出血的护理对策,导管的管理,做好卫生宣教等.认为颈内静脉置管是较为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加强导管的护理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彭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心梗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多变,特别是对一些以往没有冠心病史而症状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容易误诊而延误病情,错过佳治疗时机.故护士在临床上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艳华;赖坤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是神经遗传学中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由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晚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主活动,语言发音功能和自理能力丧失,因种种原因以家庭治疗、护理为主.现将家庭护理措施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琼兰;叶丽敬;钟柳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体检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健康管理组针对个体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案,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指导,并在每次体检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电话进行跟踪干预管理.时照组体检者给予一般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于2组体检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调查,并对比体重和体质指数.结果 1年后,健康管理组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缺少活动与锻炼、吸烟、饮酒过量、熬夜6项不良生活方式除吸烟外,其他5项纠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健康管理组体重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生活方式疾病风险,是实施人群一级预防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运霞;欧阳庆;冯小萍;周新华;彭冠男;郑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程序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总结了312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经验,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包括建立严格检车制度,设置专线电话,及时正确诊断,采取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转运和监护,加强心理护理.认为对不同患儿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患儿的死亡率,而且为患儿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对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羊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型社区健康教育探讨

    总结探讨了新型的社区健康教育,包括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和内容.认为健康教育应注重教育者与受众双方的共同参与,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

    作者:施晓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换药法用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换药法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 37例Pl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换药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2组患者感染情况以及全身和局部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原菌感染率为10.5%,低于对照组(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全身和局部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换药方法,严格做好无茵技术操作,加强患者PlCC导管的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小芳;刘丽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护理

    目的 研究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将2006年7月~2009年4月入住ICU的104例昏迷患者,按有无人工气道分为2组,并排除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已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2组均实行定时翻身、肺部叩击等呼吸道护理.结果 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85.07%,无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35.14%,2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自然屏障,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维持人工气道的内环境平衡.使之符合生理要求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米家凤;岳石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58例腰大池置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结了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做好体位摆放、心电监测、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认为加快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可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庆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静滴注射用复方骨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

    注射用复方骨肽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健康猪四肢骨与全蝎提取物,含有多种多肽类活性物质以及钙、磷、铁等无机元素,能参与骨的吸收与释放,促进骨痂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消除疼痛部位组织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具有抗炎、镇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韦明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肠营养管在老年人急性脑血管意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肠营养管在老年人急性脑血管意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取内镜经鼻安置小肠营养管法补充营养物质;对照组采取胃管鼻饲补充营养要素,其它护理方法相同.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比较,在营养状态、血清免疫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疾病康复情况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肠营养管在老年人急性脑血管意外营养支持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结珊;杜国平;陈琼芳;梁国新;房洁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例脊柱侧弯经后路矫形术的手术配合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凸出形成一个弧度,畸形不单侵犯脊柱,胸阔、肋骨、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都会有变化.严重的病例,还可影响到呼吸功能,弯度特大者会导致截瘫[1].这种疾病治疗比较困难.

    作者:李红霞;曾又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痔瘘专科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

    总结了痔瘘专科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患者方面、手术室管理方面和切口管理方面的内容.认为应加强手术室管理,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体系,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专科手术室管理质量.

    作者:李巧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规范化治疗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4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取得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填写表格病历,注册规范化治疗,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管理,专科护士负责护理.对照组仅建立联系方式,患者自由就医.对比2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运动耐量、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医疗成本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6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和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邢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拟行心脏介入术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29例,术前向病人讲解冠心痛及心脏介入术的相关知识,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等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29例,按术前常规护理.结果 术前心理干预组的病人焦虑、紧张情绪较对照组轻,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冠心病病人术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术前的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介入术后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

    作者:邓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8例腹腔镜脾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8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林湘群;马铁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代温灸膏加压贴敷治疗外邪犯胃型呕吐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代温灸膏内关穴加压贴敷治疗外邪犯胃型呕吐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代温灸膏加压贴敷内关穴;对照组以藿香正气丸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总有效率68.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代温灸膏加压贴敷治疗外邪犯胃型呕吐症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海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在永久性尿流改道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分析了50例永久性尿流改道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加强术前术后沟通,做好尿流改道术和疾病的知识宣教工作,认真观察和分析尿流改道患者的身体变化、心理变化以及治疗效果.认为心理干预至关重要,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解除后顾之忧,更好地回归社会.

    作者:孟玲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