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芬
目的 比较2种静脉置管方法的利弊.方法 将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53例患者随机分成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的舒适度、导管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3%和75%;2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89.04%和61.67%;2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分别为(28+0.3)d和(34±0.5)d,股静脉置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容易接受,临床使用方便,易于护理,不影响患者活动,在掌握操作技术、熟悉解剖部位的情况下,对于需要长期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合适.
作者:王小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28例经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合理使用胰岛素,监测血糖变化,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反应、非酮症昏迷等,缩短禁食时间,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认为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程贤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312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经验,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包括建立严格检车制度,设置专线电话,及时正确诊断,采取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转运和监护,加强心理护理.认为对不同患儿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患儿的死亡率,而且为患儿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对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羊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踌趾腓侧皮瓣联合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让其了解再造拇指的知识及注意事项.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再造手指的变化.认为做好囤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提高再造手指的成活率.
作者:唐海燕;许益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用于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茵陈合荆保留灌肠,每晚1次.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综合疗法结合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可大大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羡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阵发性腹痛、腹胀伴呕吐5d急诊人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8.7℃,脉搏128次/min,血压在升压药的维持下101/62mmHg.神志清,四肢湿冷,腹膨胀,腹肌紧张,以下腹显著,伴反跳痛.
作者:成芳;熊利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甘乐力)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多年,主要用于烧创伤,术后反复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适宜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钠盐或能量的患者的补液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丛;杨玲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注射用复方骨肽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健康猪四肢骨与全蝎提取物,含有多种多肽类活性物质以及钙、磷、铁等无机元素,能参与骨的吸收与释放,促进骨痂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消除疼痛部位组织水肿,改善局部微循环,具有抗炎、镇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作者:韦明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80例需行心脏手术的病人,给予心理护理,用症状自评量表于术前(心理干预前)和术后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比较.结果 术后病人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系统、有针对性的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效果有不可忽视的良性影响,能很好地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
作者:廖桂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酒精中毒也称乙醇中毒或醉酒,系由一次饮人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2].此病发病急,变化快,易发生呕吐、窒息,导致吸人性肺炎.本科于2009年6月4日收住1例急性酒精中毒致吸入性肺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凤;朱新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途径.方法 整体抽样全院223名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后,随机分为考核管理组和模拟竞赛组,按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文书模拟书写竞赛组文书考核成绩与考核管理组比,培训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培训后,护理文书模拟书写竞赛法可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闫桂云;梁变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痔瘘专科手术室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患者方面、手术室管理方面和切口管理方面的内容.认为应加强手术室管理,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体系,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专科手术室管理质量.
作者:李巧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拟行心脏介入术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29例,术前向病人讲解冠心痛及心脏介入术的相关知识,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等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29例,按术前常规护理.结果 术前心理干预组的病人焦虑、紧张情绪较对照组轻,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冠心病病人术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术前的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介入术后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痊愈.
作者:邓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出血的原因,并提出了护理对策.包括心理护理,置管前评估,合理安排透析时间,置管后的观察和出血的护理对策,导管的管理,做好卫生宣教等.认为颈内静脉置管是较为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加强导管的护理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彭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危重患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3480例危重患者作为实施前组,抽取进行危重患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的2008年的1650例危重患者作为实施后组.结果 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及护士安全.
作者:张英梅;杨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与心率,SAS自评得分及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入室时血压明显高于基础血压,心率较基础心率明显加快,均p<0.01;观察组各时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入室时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是有效且必要的.
作者:刘秀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134例(152侧)输尿管镜治疗榆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实验室检查,指导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尤其做好导尿管引流监测、药物滴注、冲洗和血糖监测的护理,并给予恰当的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热电;邱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周末考勤制度建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原则,包括建立考勤登记表,设立小组长负责制,建立周末护士长值班制度,本科护士长电话随访制,设立详细的奖惩制度以及坚持管理制度实施的即时性、公平一致性、人性化原则.认为执行周末考勤制度有利于大效力地发挥护理人员才能.
作者:何娟华;郭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13例颅内电极埋藏术后行脑电监测的护理措施.包括埋藏术前的护理及准备工作、术后监测过程中的观察及安全护理.认为观察记录及时,完善各项护理措施,是病人安全及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保证,从而为医生提供精确资料,为手术提供准确定位.
作者:陈翠荣;陈海燕;郭再玉;方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98例麻疹患儿高热期的护理.包括呼吸道隔离,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合理运用退热剂,观察体温及出疹情况.认为做好麻疹高热的护理.对减轻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高惠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