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龄人群护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彭玉贤

关键词:老龄化, 护理, 管理
摘要:总结了我国老龄人群护理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时策,包括养老观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护理模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只重视疾病护理向日常生活护理转变.由单纯的生活护理向注重精神护理转变.认为社会、家庭特别是医护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迎接老年护理的挑战,探索老龄人口护理的新思路.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手术常见的医疗纠纷及防范对策

    总结了急诊手术时常见的纠纷类型和主要的原因.包括医院和患者两方面的原因.认为通过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保护意识,加强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严格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等能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尹云清;王碧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总结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并发出血的原因,并提出了护理对策.包括心理护理,置管前评估,合理安排透析时间,置管后的观察和出血的护理对策,导管的管理,做好卫生宣教等.认为颈内静脉置管是较为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加强导管的护理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彭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程序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总结了312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经验,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包括建立严格检车制度,设置专线电话,及时正确诊断,采取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转运和监护,加强心理护理.认为对不同患儿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患儿的死亡率,而且为患儿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对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羊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麻疹患儿高热期的护理

    总结了98例麻疹患儿高热期的护理.包括呼吸道隔离,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合理运用退热剂,观察体温及出疹情况.认为做好麻疹高热的护理.对减轻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高惠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石丽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踇趾腓侧皮瓣联合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踌趾腓侧皮瓣联合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让其了解再造拇指的知识及注意事项.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再造手指的变化.认为做好囤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提高再造手指的成活率.

    作者:唐海燕;许益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静脉输液法操作比赛的思考

    总结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静脉输液法的一些思考.包括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职业防护,护理礼仪,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4个方面.认为静脉输液法操作是治疗、护理与美的享受的集合.

    作者:程明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宫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宫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将2007年11月~2009年7月124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传统临床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实施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官腔镜围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优于传统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乌红芳;王朝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399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结了399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包括恐惧、焦虑心理的护理;情绪不稳定的心理护理;自尊心增强、敏感性增加的心理护理;抑郁、悲观、疑虑的心理护理;孤独、无价值感的心理护理.认为加强对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其心理压力以及恐惧、焦虑心理,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使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例脊柱侧弯经后路矫形术的手术配合

    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凸出形成一个弧度,畸形不单侵犯脊柱,胸阔、肋骨、骨盆,甚至下肢的长度都会有变化.严重的病例,还可影响到呼吸功能,弯度特大者会导致截瘫[1].这种疾病治疗比较困难.

    作者:李红霞;曾又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总结了25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认为术前熟悉手术操作程序、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

    作者:向姿惠;陈良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测试评分,了解其主要心理问题.通过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婚姻生活的健康教育指导,单个与集中心理调适,建立患者周围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等途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不孕症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较护理前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处于相对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受孕.

    作者:孙艳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疗废物管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医疗废物管理的研究进展,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分类、危害、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和认真落实考核制度等.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58例腰大池置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结了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做好体位摆放、心电监测、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认为加快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可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庆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预防进展

    综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相关因素有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及寄植茵的吸入、胃内容物的误吸、体位的影响、呼吸机管路的污染、空气和手的污染等.护理预防对策包括减少口咽部病原茵的定植和吸入.采取适当卧住,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勤洗手,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吸痰管理和口腔护理等.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0%~25%).年长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传播病毒[1].

    作者:文媛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龄人群护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结了我国老龄人群护理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时策,包括养老观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护理模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只重视疾病护理向日常生活护理转变.由单纯的生活护理向注重精神护理转变.认为社会、家庭特别是医护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迎接老年护理的挑战,探索老龄人口护理的新思路.

    作者:彭玉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话随访对提高CA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53例出院在家行CAPD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电话随访前后3个月进行调查.比较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电话随访后患者居家腹膜透析治疗依从性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随访能提高CAP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周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文书模拟书写竞赛与考核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途径.方法 整体抽样全院223名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后,随机分为考核管理组和模拟竞赛组,按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文书模拟书写竞赛组文书考核成绩与考核管理组比,培训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培训后,护理文书模拟书写竞赛法可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闫桂云;梁变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种胃管引流装置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2种胃管引流装置的效果.方法 选择普外科需留置胃管的病人1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0例,采用负压引流器连接胃管并固定于床上;对照组80例,采用普通引流袋连接胃管,并用系带固定于床沿下.比较2组病人的引流效果.结果 实验组引流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负压引流器连接胃管能获得更好的吸引结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绵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