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彤;尹霞;宁海亮
为探讨泰利必妥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抗菌效果,我们随机观察了93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前应用泰利必妥滴眼液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01年2 3月的白内障待术者93例(93眼),男性52例,女性41例,年龄53-78岁(平均65.5岁),住院时无全身与局部感染性疾病.另选65例(65眼)常规滴用0.25%氯霉素滴眼液作为对照组.
作者:张玲;李春霞;和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近一年来应用卡托普利加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中年高血压病40例,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60岁.病程1-12年,其中I期8例、II期21例、III期11例;血压18.7-30.1/12.7-17.6KPa,平均22.9/15.3kPa.其中冠心病心绞痛8例,心肌梗塞3例,急性脑血管病8例,16例合并高血脂症.
作者:张秀兰;李彩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至2000年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87例,对其诊疗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9例,女18例,年龄9-64岁,平均49岁.受伤方式:加速性损伤12例,减速性损伤58例,复合性损伤17例.入院时GCS值13-15分23例,9-12分44例,≤8分20例.颅骨骨折38例,其中颅盖骨折14例,颅底骨折24例,脑挫裂伤51例,脑内血肿18例.合并肋骨骨折9例,脾脏破裂4例,四肢骨折11例.
作者:郑虎林;张剑宁;章翔;郭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在临床麻醉中发现1例高龄患者3次出现心室扑动与室颤,现将麻醉及抢救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71岁,体重42公斤,因患直肠癌,在复合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既往无明显冠心病病史,住院后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差,为慢性消耗性体质,有轻度肺气肿,HGB8.6g.L1,血K3.5mmol.L1,ECG:大致正常,ASA:III级.
作者:彭世明;于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头孢菌素的抗菌机理头孢菌素抗生素和青霉素母核不同,但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通过干扰细胞的细胞壁合成,加速细胞壁破坏而起杀菌作用,均有抗菌谱广、高效、抗菌活力强,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比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约为青霉素的1/4,尤其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较青霉素少,使用较安全.
作者:朱彦彬;张玲;王惠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脑梗死(ACI)并发低钙血症直接影响其救治.我科于1998-6月-2001年6月收治ACl1028例,特对并发低钙血症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28例,男641例,女387例.年龄26-71岁,平均(43±3.5)岁.均为首次发病72h以内入院、按文献[1]标准确诊、经MRI或CT证实、排除腔隙性梗塞、肾功能检查正常、排除影响血钙的疾患如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及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并接受血清钙检测的病人.
作者:邝素娟;焦远来;刘群才;王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是目前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1].本文旨在评价小剂量UK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9-2001年间住院,符合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年龄41-75岁,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神经功能缺损符合颈内动脉供血区,瘫痪肢体肌力0-3级,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无糖尿病病史,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头颅CT扫描无出血及低密度影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UK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4.32±7.87)岁,发病时间(4.31±2.33)小时,伴发高血压病7例,血压150-178/73-100mmHg;高脂血症11例.
作者:王瑞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肠石性肠梗阻并不多见,其梗阻症状多不明显,术前确诊困难,易延误手术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本院1990∽2000年共收治肠石性肠梗阻23例,现就其成因,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64岁.发病时间24小时以内5例,24-48小时6例,2-5天9例,5-10天3例.发病前有食用柿子史16例,食用苹果史5例.
作者:廖伟敏;钟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20年来,负荷超声心动图(SE)在冠心病(CAD),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E的方法包括运动和药物两种,后者以多巴酚丁胺试验常用.为了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在一组可疑CAD患者中进行了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ESET)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DSET),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萍;毕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我们对入院后诊断为子宫肌瘤伴子宫全切除病人随机分两组,30名为实验组,30名为对照组.2 方法:患者住院后她们常为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和经济问题担忧,更重要是对自己的疾病有种种顾虑、能否治愈?是否会遗留后遗症?是否影响夫妻感情等.我们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心理特征,给予不同启发开导,多劝导抚慰,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和负担,取得良好的配合,良好的愿望诚挚的关心与美好的心灵使病人能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产生药物不能起到的作用,并在出院时发一份出院指导,记录以便进行随访和指导,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不加强心理护理、不发放出院指导.
作者:徐政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瘀积性皮炎患者,男75岁,退休职工,在1989年发现双胫前侧皮肤病变,渐趋加重,但没有重视,未进行治疗.去年曾多次在私人诊所服用中药汤治疗无效.于2001年4月17日在本院皮肤性病科就诊时被确诊为:淤积性皮炎.经口服:西可伟l0mg QD、艾洛松,PS霜膏外用无效于2001年6月7日入院后来中医科治疗,笔者用利湿解毒、活血化瘀法,自拟方药,病人口服28付汤剂后两胫前皮肤出现的凹陷性水肿、红斑和褐色色素沉着、皮肤增厚无弹性、糜烂、丘疹、小疱、渗出、搔痒症逐渐消退、消失,直至痊愈.
作者:陈海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笔者应用自拟下瘀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形成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2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均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男15例,女7例:年龄31-64岁,平均37岁;病程3-15年,平均4年;首次出现腹水10例,再次腹水12例:轻度腹水(腹水量以B超测定)5例,,中度腹水17例;脾大(以B超测定)20例;血浆白蛋白<30g/L20例.
作者:曹福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病毒性感冒是临床常见疾病之-,单纯应用抗菌素常难奏效.我院研制的消炎解毒片是一种兼有抗病毒与抗菌双重作用的纯中药制剂,经多年临床验证,用于治疗咽痛、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处方组成
作者:夏晓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中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对此,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极大重视,现将有关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并发症防治体会探讨如下:1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作者:刘吉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对108例肝病患者的门脉血流速度的测定,探讨门脉血流速度在急、慢性肝炎中的差别,并探讨无创性估测门脉高压的方法.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全部病例为1997-1998年在地坛医院住院患者,随机选取临床诊断为急性甲/戊型肝炎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19-62岁,慢性活动性乙/丙型肝炎患者35例,其中男29例,女6例,肝硬化患者43例,男¨例,女32例,年龄36-76岁,其中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
作者:韩玉平;井庆红;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紧急避孕是指偶尔一次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意外失败后,在几小时或几天内采用的一种临时补救措施,以防止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由于紧急避孕的应用,降低了人工流产率,保护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因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已成为计划生育研究人员多年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徐灵芝;常亚茹;宋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浅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即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作者根据几年来的临床应用发现,浅静脉置管也存在着某些弊端,轻则引起局部疼痛,重则拔管后形成静脉炎,为避免这并发症,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防护措施.
作者:魏素华;孙培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现将我院1995-1999年确诊的256例肺下叶结核的临床资料作-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中男156例,女100例,年龄16-57岁.临床表现:急性发病152例,有症状者245例.其中发热205例,咳嗽226例,咳痰163例,咯血94例,胸痛85例,乏力115例,盗汗82例,消瘦8例.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者195例,大于10×109/L61例.血沉大于20mm/h,212例.痰浓缩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59例.
作者:李桂宾;王光强;高兴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晕厥是指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发性的恢复,无神经定位体征,是调控机制的一种或多种衰竭所引起[1].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经过病史及临床各种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在不明原因晕厥中约占70%[2].近年来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已广泛用于VS的研究,一部分BIHUT呈阴性的VS病人,经应用激发药物后再行倾斜试验,可诱发症状[3],本文旨在研究BHUT加消心痛激发后HUT对VS诊断的运用价值.
作者:王元章;杨莉;牛静临;温绍昌;宴国锋;刘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面、手部非III度烧伤(深II.或深II.、浅III.混合分布称混合度,下同)常规方法治疗自然愈合后往往形成瘢痕增生或挛缩畸形[1].我科自1999年8月以来采用伤后24小时内对面、手部非III.烧伤创面行磨痂手术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才远;毕庆霞;陈平;周爱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