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兴
总结了13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召开高血压联友会,发放随访卡,加强心理疏导,提高认识,加强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护理干预.认为护理干预使门诊高血压患者的从医行为显著提高,血压得以有效控制.
作者:潘承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12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在给予输血、防治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人体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时间.
作者:杨红;谭亚蒲;李小琼;郑文莉;张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1054例地震伤员破伤风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打破常规的医疗程序,由专人负责,对凡是有皮肤损伤的伤员,常规进行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对984例皮试结果阴性和22例可疑阳性的病人,给予TAT1500IU皮下注射,48例TAT阳性的病人,给予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250IU肌肉注射,并实行分区治疗.认为地震后伤员多,工作量大,现场培训志愿者,可使救治工作顺利完成.
作者:魏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例因地震导致脑外伤,脑挫裂伤并脑血肿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昏迷期护理和意识恢复期的护理.认为在昏迷期间的全方位护理与意识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对患儿的治愈起到积极作用,康复训练对患儿后期的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袁媛;陈君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49例汶川地震转诊伤员爱心病房的护理管理体会,包括接诊前管理、接诊时管理和入住后的管理三个方面.认为接诊大批量灾难伤员需全院统一管理;做好充分的人员和物质准备;制定合理流程;严格质量控制;重视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
作者:高竹林;李乐之;黄金;赵丽萍;付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 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惠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友娣;邓芬;许平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一般术前护理,积极药物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调控,肾功能监护,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护.认为围手术期良好的针对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病人的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具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燕;魏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老年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认为制订一套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并实施,是使老年患者掌握有关病情、治疗的信息,自我护理知识与技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谭明秀;陈盛智;戴小红;胡桂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地震时神经外科病员的安全管理,包括稳定情绪,就地避震;震后迅速采取多种方式转移病员及急救物资;做好病员转移后的管理.认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保证了全科37名病员的安全.
作者:顾建华;邓天芳;谢凤菊;卢怡;王艳;杨光琳;雷敏会;尹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地震灾区野战条件下病区被服管理的体会,包括病区被服发放与回收,库房被服管理,污染被服处理三个方面.认为野战洗涤车具备快速洗涤、消毒、烘干的特点,能够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于红梅;何红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包括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格,未严格执行常规制度和业务知识不足等,并提出了防范措施.认为强化安全意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落实查对制度,强化在职培训,能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华英;杜合英;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1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为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方法与技巧.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食物返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腹胀、便秘等.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时掌握一定方法与技巧,可有效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包明丽;周颖;王惠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56例(75只眼)眼外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包括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和行为改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认为应重视眼外伤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作者:刘秀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产褥期失去新生儿产妇的心理护理,包括因种种原因在产褥期失去新生儿的产妇往往有不同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认为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此类产妇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吴琼娅;丁晓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配合抚触的影响.方法 将426例新生儿分为2组,游泳配合抚触组210例,对照组216例,分别记录出生体重、出院体重、出院1周后体重;护理后进奶量;每日睡眠及大便次数.结果 新生儿出生第2天游泳配合抚触后第1次平均进奶量,游泳后第1次平均睡眠时间,游泳后大便平均次数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与半月体重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配合抚触能促进进奶量、睡眠及大便的排放,有利于1周后体重的增长.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30例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根据其临床特点观察心电图表现,心肌酶检查,特殊治疗以及转归的护理.认为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由于治疗的特殊性,护士的护理水平不能总是停留在常规护理,而应更深层次去分析治疗的原因,找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才能保证有效治疗与护理在同等水平上发展.
作者:黄开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26例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的护理.包括严格进行手术前护理和准备,特别是心理护理和有效控制眼压,术后加强对眼部包扎的护理和对羊膜移植片、前房和眼压的观察,认真做好出院指导和出院后随访.认为手术治疗的成败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了545例剖宫产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术后病情观察及饮食健康指导.认为做好剖宫产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母婴安全、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菊花;徐伍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总结快速血糖测定在新生儿中的运用,包括测定新生儿血糖的目的 、采血方法、诊断标准、效果评价及临床经验.认为快速血糖仪能很好地监测新生儿的血糖变化,有利于早发现危重儿、高危儿,避免延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戴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 2组患者第28天吞咽障碍分级的比较结果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康复护理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后,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