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氧化氢漂白无髓变色牙的临床观察

李瑶;杨睿;龚斌

关键词:
摘要:无髓变色牙是由于牙髓坏死过程中残留根髓的渗血导致炎性尖周病变的渗出,导致牙冠变色.解决牙齿变色,是牙体美容一个重点和难题,是病员迫切需要解决面部美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强氧化剂对变色牙进行内漂白法漂白,旨在消除前牙牙冠变色的问题.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专学生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根据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1].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强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再次提出学校要进行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教育已成为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师振霞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120例临床分析

    随着CT和MRI临床应用增多,腔隙性脑梗死在高血压病人中发现也越来越多.本人就我院1998年2月-2002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320例中伴腔隙性脑梗死120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福兰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小儿巨大囊性颅咽管瘤1例

    1病例报告患儿,男,4岁,发现患儿食异物,全身肌力低4个月余,加重并视力减退10天,就诊.查体:双眼视力可凝指数,颈抵抗(+),四肢肌张力低.

    作者:孙逢春;候中和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氟哌酸配伍思密达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氟哌酸配伍思密达对治疗急性腹泻的应用价值,我科于2001年3月-2002年9月,使用氟哌酸配伍思密达治疗急性腹泻患者,并与单纯使用氟哌酸的疗效进行随机对照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林源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达克宁栓结合阴道冲洗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13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念珠菌性阴道炎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诱发因素有大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妊娠、激素替代治疗或服用避孕药等.为了更好的控制本病及提高治疗效果,在去除诱发因素的同时,我站医师采取药物结合阴道冲洗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138例,并且对不同使用方法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岩;刘云琴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无偿献血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

    我们对2000年1月-2002年1月35周岁以上的男性483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了高血压发病率调查,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无偿献血后对献血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

    作者:赵振明;张佰鸣;冯敏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电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由于不同程度的变性或遭受外力而引起软骨板或纤维环破裂,发生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伤病.本病易发于青壮年,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产劳动.

    作者:钟新民;詹光宗;伍云贵;汤红亚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地区性城乡老年性消化性溃疡(PU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内217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PUA的检出率为2.94%,男女之比为2.68:1,占溃疡病总人数的27.33%,其中老年性十二指肠溃疡(DUA)占37.33%,老年性胃溃疡(GUA)占50.23%,两者之比为0.74:1,老年性复合溃疡(CUA)占11.93%.老年性巨大溃疡占PUA的17.05%,有并发症的占PUA的30.88%.结论:PU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GUA多于DUA;GUA以胃角及胃体为多,DUA以球前壁及大弯侧为多;PUA好发于气温易变的春秋季节;巨大溃疡、复合溃疡较青年人多见;PUA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而严重死亡率偏高,PUA的并发症中以出血多见.

    作者:陈君;姜杰;明俊英;禚连民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诊断的进展

    分枝杆菌属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前者是结核病(TB)的病原菌,全世界每年约有2百万人受其感染而死亡,有八百万人属新感病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有病原性,机会致病性和非病原性,种类达80余种之多,在临床标本中以鸟分枝杆菌检出为多,由该菌的感染而又合并有AIDS时具临床意义[1].

    作者:沈定树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中药热雾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此病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病原体多为合胞病毒,也可由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易并发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及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重者引起死亡,故应积极治疗.

    作者:李英明;张效燕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速尿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常因肺部感染,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急性发作或加重.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速尿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疗效显著.

    作者:王静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5例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危险的主动脉疾病,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治对减少本病的死亡尤其重要.为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治减少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本文对我院自1997年12月-2002年12月间收治的15例AD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吴元盛;毛宏伟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与中医中药联合治疗宫外孕19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宫外孕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手术治疗宫外孕是以往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迫切要求生育的妇女来说,切除一侧输卵管势必造成妊娠机会的减少,若对侧输卵管有病变,甚至可以造成妊娠机会的丧失.

    作者:魏进莲;张桂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利凡诺尔经宫颈注入羊膜腔24h后行钳刮术588例

    我院妇产科对妊娠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588例孕妇,采用了0.5%利凡诺尔经宫颈羊膜腔外注入后行钳刮术的疗效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春英;封娟;李书芹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相关的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但其高度的可防治及可控制性.本文着重以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指导为主题:一是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指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除因精神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二是有效的控制血压,定期测血压,并坚持长期服降压药物;三是指导均衡的饮食结构;合理控制总热量,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摄入和维生素、纤维素水果的供给满足机体的需要,保证充足的食物纤维等配合药物,指导适宜有益于血管系统的运动,和自我保健意识,及早防治高血压,对延年益寿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惠珍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伤疡速愈灵急性毒性试验及刺激性试验

    伤疡速愈灵(原名为疮疡周愈膏)为纯中药外用涂敷膏剂,治疗烧伤、烫伤、皮肤溃疡及外科手术感染,宫颈糜烂等伤疡,临床已应用多年,效果良好.为了探讨该制剂的急性毒性及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我们进行了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家兔皮肤毒性及刺激性试验;家兔眼刺激性试验.

    作者:庞路;郑博秀;赵娜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家庭临终护理体会

    我国重大的医疗制度改革提出了开展社区医疗、社区护理.随着近几年的深入开展,家庭病床作为其一重要环节,以经济、实惠、方便得到社会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其宗旨是给社区所有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给其家属提供精神安慰,而将临终病人收入家庭病床,在家庭开展临终关怀,指导家属参与,给予病人安全、温馨的照顾,并予以情感支持,从而达到生死相安的目的.

    作者:何艳萍;刘付红;宋玉清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功血239例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功血是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分别为20%及22%,如不早期治疗其恶变率为0.5%,而危及生命.我院有1800例子宫肌瘤治疗经验,主要以手术传统治疗方法如子宫全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腹膜外子宫切除术,近年来又行肌瘤挖除术或腹腔镜下手术等均对病人有创伤,或多或少对卵巢功能有早衰现象,患者虽然得到治疗,但不理想.

    作者:常德安;邓燕杰;姜晓晶;刘颖;刘学丽;佟丽;曲艳;蒋淑敏;戴宝珍;李成春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死亡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症,病死率高.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17例,死亡2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侯振才;王天成;宁勇;吴冰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双侧腮腺嗜酸细胞增生淋巴肉芽肿1例

    患者,男,26岁.主因双侧下面部无痛性弥漫性肿胀11年,逐渐生长,于2003年3月17日来我院门诊求治,收住院.患者一般状况尚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朱芳冰 刊期: 2003年第1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