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会阴直切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孙艳;闫淑秋

关键词:
摘要:我院产科病房对分娩过程中因会阴体高、紧影响胎头娩出者施行会阴直切术30例,由过去缝合四层(阴道粘膜、肌层、皮下组织、皮肤)改为二层缝合(即阴道粘膜、皮下组织)因切口小,创伤轻,且不用拆线,节约住院时间,又减少了病人痛苦,节省资金,对术后产妇身体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与中医中药联合治疗宫外孕19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宫外孕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手术治疗宫外孕是以往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迫切要求生育的妇女来说,切除一侧输卵管势必造成妊娠机会的减少,若对侧输卵管有病变,甚至可以造成妊娠机会的丧失.

    作者:魏进莲;张桂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低分子肝素钙合并雷公藤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表现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合并雷公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结果如下.

    作者:樊继强;刘东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置胃管的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多见于丘脑下部、脑干损伤和广泛脑组织挫裂伤等,上述部位损伤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胃粘膜血管痉挛、缺血,同时还增强了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胃酸分泌增多,易引起继发胃溃疡出血等症状.

    作者:何水文;虞彩琴;唐斐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5例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危险的主动脉疾病,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治对减少本病的死亡尤其重要.为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治减少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本文对我院自1997年12月-2002年12月间收治的15例AD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吴元盛;毛宏伟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相关的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但其高度的可防治及可控制性.本文着重以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指导为主题:一是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指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除因精神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二是有效的控制血压,定期测血压,并坚持长期服降压药物;三是指导均衡的饮食结构;合理控制总热量,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摄入和维生素、纤维素水果的供给满足机体的需要,保证充足的食物纤维等配合药物,指导适宜有益于血管系统的运动,和自我保健意识,及早防治高血压,对延年益寿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惠珍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

    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0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患者,其中88例采用保守治疗,9例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脊柱钢板或哈氏棒内固定,5例行脊柱融合.通过治疗认为单纯性骨折,保守治疗疗效满意,脊髓损伤出现截瘫的病人宜早期手术减压内固定.

    作者:范成杰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深圳市坪山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状况调查与分析

    自1996年深圳市坪山镇成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来,坪山人民医院社康办组织所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社区居民开展以卫生科谱知识和防病治病知识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邓健忠;池映秋;曾展华;凌日鼎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5例糖尿病性大疱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性大疱(Bullous diabeticorum)是-种发生在糖尿病患者四肢远端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如果处理不当,可以继发感染、溃疡、坏疽、截肢等严重不良后果.我们自1999年2月-2001年10月共收治5例糖尿病性大疱病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均未发生继发感染等不良后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琳琳;吕丽;王芹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200例操作体会

    我院2001年8月-2002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00例,无并发症发生,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鲁晓林;安代红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甲亢性发作性软瘫7例误诊分析

    甲亢发作性软瘫是甲亢的特殊类型之一,以成年男性多见,该病以肢体瘫痪或肌无力表现于临床,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误诊7例患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文学;刘玉花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带状疱疹87例

    目的:探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方法:超声波、旋磁、特定电磁波(TDP)治疗.结果:治愈81例(占93%),好转6例(占7%),总有效率100%.结论:疼痛缓解快,疱疹吸收结痂迅速,疗效满意是治疗带状疱疹有效方法.

    作者:郭民民;陈丽侠;张荣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血浆vWF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vWF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次发病24h)和61例健康对照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vWF水平分别为(174.03±61.57)%及(109.01±56.03)%两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vWF水平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监测血浆vWF水平将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预后,甚至治疗.

    作者:吕明录;赵新和;王泉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氯胺酮与羟基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临床观察

    氯胺酮作为非巴比妥类全麻药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它的安全系数较大,镇痛效果可靠,对循环无抑制等,为临床广泛用于各类手术.但尚有升高血压、脑压和术中术后精神的症状等不良反应,为麻醉者所顾虑.

    作者:李占强;朱丽;黄永军;刘建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电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由于不同程度的变性或遭受外力而引起软骨板或纤维环破裂,发生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伤病.本病易发于青壮年,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产劳动.

    作者:钟新民;詹光宗;伍云贵;汤红亚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伴有视觉症状的枕叶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

    目的:分析枕叶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方法:对17例伴有视觉症状的枕叶囊痫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进行分析,部分患者随访.结果:17例患者中男11例,女6例;发病年龄5-15.4岁,平均发病年龄为9.38岁.视觉症状包括闪光、黑蒙、视物模糊、复视、视幻觉和视物变形等;其它症状包括运动性发作、偏转发作、口咽自动症、愣神和继发性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背景活动正常,枕叶局灶的尖波、尖慢波综合或慢波节律,放电偶尔向顶、颞叶传播.结论:伴有视觉症状的枕叶癫痫具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脑电图表现才能予以明确.

    作者:吴丹;王明月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5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不积极治疗致残、致死率高.我们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了截肢率.

    作者:夏英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临终患者气管切开的动机分析

    目的:探讨对临终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的不同动机和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气管切开.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术多而且死亡率高的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1993年-1999年的981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死亡病例资料中探讨医生、患者、家属及社会诸方面的动机.结果:死亡336例,占34%.气管切开后一周内死亡193例,且多在持续辅助呼吸和药物维持下死亡.医师推托责任,特殊的致病因素以及患者的特殊身份是其主要动机.结论:正确认识临终状态,无治疗价值的患者不必勉强实施气管切开术.

    作者:李培华;许学谷;钱永忠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肺出血型钩体病患者的观察治疗与护理

    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与全身酸痛,轻者于数日内自愈.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出血、肾功能衰竭或脑炎,可致死亡.故此,入院后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2001年收治的17例肺出血型钩体病患者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

    作者:陈振芬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赛乐特治疗恶劣心境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和CBT+奏乐特对单纯恶劣心境治疗对比的效果.方法:采用并行性双盲研究方法收集病例90例,均分3组,赛乐特初始剂量10mg/日,大剂量30mg/日.采用HAMD量表测评,观察8周.结果:CBT组有效率46.6%:赛乐特组有效率63.3%;CBT+赛乐特组有效率80%.结论:CBT+赛乐特治疗单纯恶劣心境更有效,并且需要维持治疗.

    作者:倪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5期

  • 两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比较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染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危害程度极高,梅毒可通过性传播、胎盘传播、也可经血液传播.

    作者:鲁然 刊期: 2003年第1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