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然
1 资料与方法72例患者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30-66岁,平均39岁,病程0.5-25年.72例患者均经CT确诊,72例患者共有76个间盘脱出,其中L4 6 44例,L5-S1 24例,L3 5均脱出4例,临床症状以左腿痛为主的44例,以右侧为主的26例,两腿都痛的2例.切吸机为国产电动往复式切吸仪,X线机日本岛津公司产1250mA血管造影机.
作者:王魁英;陈东;宋代军 刊期: 2003年第15期
随着CT和MRI临床应用增多,腔隙性脑梗死在高血压病人中发现也越来越多.本人就我院1998年2月-2002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的320例中伴腔隙性脑梗死120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福兰 刊期: 2003年第15期
高血压病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相关的疾病是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但其高度的可防治及可控制性.本文着重以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指导为主题:一是做好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指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除因精神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二是有效的控制血压,定期测血压,并坚持长期服降压药物;三是指导均衡的饮食结构;合理控制总热量,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摄入和维生素、纤维素水果的供给满足机体的需要,保证充足的食物纤维等配合药物,指导适宜有益于血管系统的运动,和自我保健意识,及早防治高血压,对延年益寿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惠珍 刊期: 2003年第15期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个共同问题.至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6%,按国际标准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84亿,将占到总数人口数的19.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作者:陈素萍;范勇;黄秋芳 刊期: 2003年第15期
替硝唑(Tindazole,TNZ)是一抗厌氧菌及抗原虫的硝基咪唑类药物,为甲硝唑的同系物.其活性较甲硝唑强2-4倍,毒副作用明显比甲硝唑低,无致癌毒性.t1/2为12-14h,MIC为0.03-0.05μg@ml1.
作者:仵文英;席枝侠;薛红安;王莉 刊期: 2003年第15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常因肺部感染,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急性发作或加重.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速尿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疗效显著.
作者:王静 刊期: 2003年第15期
为探讨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的临床意义,现将体检人员正常心电图与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发病机制.
作者:王利;陈惠珍;张新学 刊期: 2003年第15期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选择性地向左和右冠状动脉开口插入导管,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及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我院心内一科1999年7月-2002年12月共进行冠状动脉造影200例.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严香兰;王晓雷;陈福来;郝刚;孙政育;魏林 刊期: 2003年第15期
本人通过1年期间对我院86例60岁以上的中老年入院病人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谈几点对策.
作者:周利;倪江华 刊期: 2003年第15期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和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形态计量研究表明,骨形成表面降低,骨吸收表面增加,以致骨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作者:李彩燕;时利平;洪景福;陈福来;李静彬 刊期: 2003年第15期
小儿头皮静脉分支甚多,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法,但小儿头皮静脉细小、壁薄、通透性强,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易于外渗,甚至会造成头皮坏死等事故[1].
作者:戚玉玲;魏小花;杨小芹 刊期: 2003年第15期
钩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与全身酸痛,轻者于数日内自愈.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出血、肾功能衰竭或脑炎,可致死亡.故此,入院后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2001年收治的17例肺出血型钩体病患者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
作者:陈振芬 刊期: 2003年第15期
1 背景1.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育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给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之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对我们的心理发展和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育,远程教育,互联网收集知识,传播知识成为当代教育的热点,也是21世纪增长率发展的趋势之一.
作者:叶芳 刊期: 2003年第15期
发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表现,其程度与梗死的心肌面积呈正相关.从2001年6月-2002年6月对30例病例中观察发现早期口服倍他乐克对AMI后发热有显著的退热作用.
作者:张海生;曹福建 刊期: 2003年第15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情发展快,病情极易与原发伤、继发症状相混淆,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如不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死亡率高,故应掌握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血肿形成规律.有助早期诊断及治疗,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现将28例迟发性颅内血肿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元茂;张茂 刊期: 2003年第15期
氯胺酮作为非巴比妥类全麻药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它的安全系数较大,镇痛效果可靠,对循环无抑制等,为临床广泛用于各类手术.但尚有升高血压、脑压和术中术后精神的症状等不良反应,为麻醉者所顾虑.
作者:李占强;朱丽;黄永军;刘建 刊期: 2003年第15期
我院2001年8月-2002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00例,无并发症发生,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鲁晓林;安代红 刊期: 2003年第15期
我们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男性学科特点,在参考有关方药的基础上,研制扶阳胶囊,经68例临床观察,证明有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友勋;陈蓓 刊期: 200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肝性脑病结膜水肿发生率与其死亡率的关系.方法:总结312例进展期肝性脑病的住院患者结膜水肿发生情况及其死亡率.结果:312例肝性脑病患结膜水肿98例(31.42%),其中急性肝性脑病结膜水肿发生率为66.13%,较慢性肝性脑病的22.8%明显增高(P<0.005).本组肝性脑病死亡率为50.64%,其中合并结膜水肿死亡率为76.53%.较无结膜水肿的38.79%为高(P<0.005),同时肝性脑病结膜水肿发生率死亡率与肝性脑病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腹膜水肿与进展期肝性脑病死亡率关系密切,临床可作为评估死亡率是否增加的指标.
作者:何善寿 刊期: 2003年第1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症,病死率高.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17例,死亡2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艳;侯振才;王天成;宁勇;吴冰 刊期: 200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