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梅
联体儿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多发畸形双胎儿,其发生率为1/(5~10万),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约2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存活[1].其中胸腹联体占40%,能成功进行胸腹联体分离手术,术后两婴均存活的相当罕见[2].2003年~2008年本院分别为2双胸腹联体儿成功进行分离术,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对患儿进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2例联体婴的具体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护理的具体情况做相关介绍.
作者:刘艳青;聂丽华;梁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200例老年住院患者,对其中42例跌倒患者的年龄、性别、跌倒时间、有无慢性疾病及手术前后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例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手术前后、有无慢性疾病与老人跌倒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护理人力少、手术创伤、慢性疾病等是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
作者:雷军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乳腺纤维导管镜检查乳头溢液时的配合及护理,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查结束后的护理指导和并发症的处理.认为恰当的配合与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雷丽芳;韦伟;于志强;刘巧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针刺足三里内关穴在三腔二囊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包括穴位的定位,针刺的方法及置管的方法.认为在留置三腔二囊管前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蒋应玲;闵筱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6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耻骨上实施手术摘除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全面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认为对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的患者,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夏荷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医院绿色通道救治重创伤的临床实践,其救治过程包括急救接诊、现场急救、途中转运和入院急救.认为建立医院急救绿色通道,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38例股骨头坏死血管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包括术前器械、药物准备,患者的准备和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加强术后注意事项的管理,认为治疗前后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和精心护理对股骨头坏死的预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胡道珍;陈齐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70例采用欣母沛治疗和预防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用药护理及生活护理,认为精心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是保证产妇安全度过分娩期的重要措施.
作者:饶燕珍;黄宝琴;陈;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用0.5%碘伏代替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口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用0.5%碘伏和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每天早晨和晚上各1次,观察并记录手术后口腔感染情况,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在粘膜完整性、牙龈是否肿胀出血、口腔气味和感染方面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0.5%碘伏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手术后感染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翠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食道碱烧伤是消化科常见病,通常以小儿误服居多,碱烧伤主要引起口腔黏膜、食管壁、胃黏膜腐蚀、脂肪皂化和蛋白溶解等;如不及时对症处理,短期可致食道穿孔、消化道大出血、喉水肿窒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远期可因食管黏膜大量疤痕形成,致食管狭窄引起进食困难.本科2007年~2008年收治2例食道碱烧伤致食管狭窄患儿,均给予多次食管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因年龄小、病程久、病情反复,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较普通患者复杂,本文就其治疗过程中的全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丹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分析总结了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改进管理模式,弥补系统缺陷,有针对性地规避相关风险因素,确保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护理时的安全,认为积极预防各种护理风险,可有效避免或降低患儿发生意外伤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马小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综述了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进展,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剖宫产等因素,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产前预防,产时、产后预防等针对危险因素的措施,而护理则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抢救护理及产后护理.
作者:刘艳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目前开设人文课程的意见及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和要求,以便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理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2006级中专班实习护生13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人文课程设置及人文素质教育评价调查问卷,就实习护生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及对医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对现行人文课程设置比较满意率为30%,希望增加人文课程的学生占95%.对医院人文教育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为85%.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满意率仅为15%.结论 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还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全面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桂芝;张素琴;张渡梅;史中红;梁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雾化吸入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综合疗法,随机分为2组,中药超声雾化吸入为治疗组60例,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为对照组60例,观察疗效及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愈5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93%;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雾化吸入在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简单、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宜在儿科临床使用.
作者:左静;罗伟;黄超;刘春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39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在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及时对伤者进行评估、诊断、抢救等.认为紧急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阳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对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新方法的尝试,包括合理测算人员编制,科学核定护理人员职称比例,弹性排班、能级对应、灵活奖励政策.认为合理配置及使用护理人力资源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魏桂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康复锻练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女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进行康复锻练,主要包括耻骨肌锻炼、盆底肌锻炼,干预时间为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宣传.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康复锻练能有效地提高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灵芝;关惠仪;陈根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分析了输注浓缩红细胞发生局部疼痛的原因,包括静脉、穿刺及血制品3个方面,并提出了护理措施.认为完善输血前检测内容,重视患者主诉,尽早发现高钾血制品,对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有效控制合并症、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和正确的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孟晓琴;蒲丽莎;吴采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惠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398例门诊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00例和对照组198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特殊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了小儿输液疗法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邝婧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