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急诊转运的风险与对策

文秀芳;陈莉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急救, 转运, 风险
摘要:总结了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急诊转运的风险与对策,包括转运风险的鉴别与评估,提高患者时疾病的认识、防止意外,医护人员充分评估转运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认为通过多方面认真积极的准备,采取安全有效的转运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正规糖尿病饮食对血糖控制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正规糖尿痛饮食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44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2例,2组均实施饮食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由营养师正规配餐,对照组则由病人自主决定用餐.结果 观察组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饮食控制依从性和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由营养师正规配糖尿病饮食餐,有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

    作者:蔡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肉瘤行高位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8例骨肉瘤行高位截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正确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以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证足够有效的循环血量,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防治并发症,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及后续治疗.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信心的关键.

    作者:马许宁;于红;高颜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例败血症伴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败血症是指各种细菌侵人血循环,得到繁殖与播散,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可诱导细胞引起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侵入的门户是人体的皮肤和粘膜屏障.发生败血症后,常有高热、寒战、全身无力等毒血症表现,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DIC或炎症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嗜睡或尖叫、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等症状.

    作者:邸向瑜;谭启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输注浓缩红细胞发生局部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分析了输注浓缩红细胞发生局部疼痛的原因,包括静脉、穿刺及血制品3个方面,并提出了护理措施.认为完善输血前检测内容,重视患者主诉,尽早发现高钾血制品,对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81例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术后卧位的训练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等.认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和玉英;文歧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的规范管理

    总结了2002年以来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的规范管理,包括加强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教育,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理记录书写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强医、护、惠的沟通.认为在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各项护理工作也得到全面改善,建议对精神科的护理记录应该有全国统一的书写标准,体现精神科专科特点.

    作者:王巍;林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再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发生脱管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脱管的发生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可明显减少留置针导管的脱落,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疼痛,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

    总结了重型颅脑顿伤患者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对策,包括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前给高浓度氧;吸痰时机的选择;加温湿化气道;吸痰时压力适中;动作规范轻柔等.认为改进的吸痰方法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解除了呼吸道梗阻,解决了重型颅脑损伤怠者处于长期缺氧状态的问题,无脑水肿发生,患者提前进入清醒期,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蔡美蓉;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

    综述了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进展,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剖宫产等因素,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产前预防,产时、产后预防等针对危险因素的措施,而护理则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抢救护理及产后护理.

    作者:刘艳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外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200例老年住院患者,对其中42例跌倒患者的年龄、性别、跌倒时间、有无慢性疾病及手术前后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例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手术前后、有无慢性疾病与老人跌倒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护理人力少、手术创伤、慢性疾病等是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

    作者:雷军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股骨头坏死血管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38例股骨头坏死血管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包括术前器械、药物准备,患者的准备和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加强术后注意事项的管理,认为治疗前后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和精心护理对股骨头坏死的预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胡道珍;陈齐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予以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鼻胆管引流等治疗,并与30例常规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内镜组插管成功率100%,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内镜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术前术后血胰淀粉酶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肯定、费用低等优点.熟练的操作和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关键.

    作者:余文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科留观室输液安全管理

    总结了儿科留观室输液安全的管理对策,包括改变儿科留观室环境、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好巡视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规范需做过敏试验药物的使用、建立一站化服务流程.认为儿科留观室输液患儿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应引起护理人员重视.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结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包括接诊阶段、接受治疗阶段、缓解阶段以及康复阶段等四个阶段.认为为使患者出院后能正常生活,要大力宣传、纠正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争取社会的支持,有效地预防病情复发.

    作者:孙维伟;杨熙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人性化护理

    综述了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人性化护理经验,包括拓展护理内涵、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就医环境,呼唤促醒法,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避免高热,预防并发症,并采用高压氧治疗,中药、针灸及促醒药物应用等.

    作者:宋爱玲;楮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和护理

    总结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应用和护理,其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病情的严密观察、呼吸道的严格管理以及并发症的积极防治.认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使患者低氧血症被迅速纠正,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改善,酸中毒纠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提供了保证.

    作者:蔡晓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结了139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在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及时对伤者进行评估、诊断、抢救等.认为紧急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阳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四氯乙烷中毒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

    总结了18例四氯乙烷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救治原则.主要是保肝、解毒、退黄及支持治疗,并配合恰当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生活护理及饮食指导,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认为积极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清珠;王翠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护士长在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

    总结了护士长在成本核算中的作用,包括强化成本核算意识,把好出入关和分析成本投入与产出.认为在日趋激烈的医疗竞争下,护士长必须意识到成本是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概念,把好重点部位,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者:施敏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全县86名在职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护士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中度倦怠,其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和职称也是影响压力及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结论 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不容忽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确保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作者:肖永辉;陶舜梅;莫凌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