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萍;徐静
总结了护士修养与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包括护士的形象美、护士的语言美、护士的行为美、护士工作环境美.认为通过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修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翠兰;易百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包括焦虑恐惧、抑郁自卑、自尊心理、幼稚心态和感觉异常,并提出了护理对策.认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护理人员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其顺利渡过手术关,得到大程度的康复.
作者:韩彩娟;杨红梅;王改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235例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奔赴现场,环境与伤情评估,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现场处理,安全转送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把握好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各个院前救治环节,可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为成功手术、后期治疗、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作者:张桂芬;邓霞;萧佩仪;何丽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1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和正确复温以及能量的补充,认为加强基础护理和正确复温以及补充能量,积极预防并发症,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泵雾化与超声雾化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泵雾化组50例和超声雾化组50例,2组患儿均在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加泵雾化或超声雾化辅助治疗,雾化药液均为博利康尼1.25mg~2.50mg+布地奈德0.5mg~1.0mg.结果 泵雾化组在有效改善肺通气、提高治愈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超声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泵雾化能更迅速将雾化药液随患儿吸气进入气道,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痰液粘度,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刚入院时的健康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和出院前的宣教.认为全程的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邱小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310例肠息肉患者在电子肠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的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完善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加强术中配合和重视术后观察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为积极细致的手术配合及细致认真的术后护理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肠息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雪娟;马桂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社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培训中应用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的效果.方法 将986名社区公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和常规教学法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培训,分期分批进行,每批培训3h.结果 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使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的掌握显著优于常规教学培训法(p<0.01).结论 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简单、易于记忆、便于联想,能激起公众的学习兴趣,更趋于公众能够接受.该方法用于社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培训,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周新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综述了人工气道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气道套管位置与气囊的护理;气道的湿化;及时消除分泌物,以保证气道通畅;拔管的护理.认为人工气道的护理至关重要,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熊丽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并提出了针对各因素及时、有效、多方位的防护措施,大限度地减少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且提倡应建立一套针对流动采血车职业暴露的报告系统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认为大限度的保障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安全,并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使临床用血质量得到保证,促进临床供血常态化.
作者:毕云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中灌洗液的温度对输尿管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进行输尿管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等温36℃~37℃灌洗液,对照组用室温22℃~23℃灌洗液,比较2组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寒颤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命体征的变化,除体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洗液加温至36℃~37℃,可有效减轻因灌洗液温度低而导致的体温下降,寒颤反应,有利于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惠卿;程碧华;刘三玲;刘美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22例经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器械设备的处理及保养.认为手术室护士对钬激光性能及治疗技术的熟悉了解,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细心的术后处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俞彩红;孙冬云;肖美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77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术后一般护理、营养支持、胃动力障碍的预防及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术后心理护理,认为针对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叶雪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有关活体肝移植供体的伦理问题与对策,其伦理问题包括供体的风险与利益、供体的知情与自愿同意、以及供体的选择等方面,而相应的对策包括全面评价供体的风险和利益,尽可能使两者对等;优先考虑供体利益;恪守知情一自愿同意原则;恪守无偿原则,严禁器官买卖等方面探讨解决活供体伦理问题的对策.认为临床上在进行活体肝移植技术之前,应给予伦理学的评价和思考.
作者:刘芳;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环节管理的方法,包括流程再造管理;严格查对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严格控制输入过程中微粒污染;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大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加强三基培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改善服务态度,尊重病人的权利.认为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环节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治疗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是杜绝医疗纠纷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美丽;陈梅兰;谢雪茹;陈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了解再住院慢性肝炎病人不遵医行为的原因,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76例再住院慢性肝炎病人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和护理干预前后不遵医行为改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病人不遵医行为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慢性肝炎病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病人的自控力和依从性,积极纠正不遵医行为.
作者:张亚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路径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宣教.结果 观察组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良行为改变、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系统的健康教育路径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姚兰;沈霞;陈雪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了6例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皮肤准备,阴道模具准备,术后加强会阴部护理,饮食指导.排便护理,病情观察,感染预防,阴道模具应用及护理,并做好出院康复指导等.认为精心的护理是促使手术成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秋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择126例胸腔积液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处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医嘱进行抗炎、胸腔穿刺抽液术处理.观察2组患者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医疗费用、满意度等指标的盖异.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短,盖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作者:杨淑群;黎惠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孕周在16~26周,年龄在16~35岁(平均年龄22岁),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初产妇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8例及观察组68例.对照组常规用利凡诺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合用米非司酮引产.结果 观察组宫缩发动早,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无宫颈撕裂伤及胎盘滞留.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初产妇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简便,安全,有利于产程进展,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少,有效预防了宫颈撕裂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容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