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邱小萍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 手术, 健康教育
摘要:总结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刚入院时的健康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和出院前的宣教.认为全程的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桂西山区少数民族候诊人群艾滋病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桂西山区少数民族门诊候诊人群艾滋病认知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桂西山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门诊550名候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2.84%,认为多性伴、血液传播的正确率在80%以上,而对蚊虫叮咬、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不传播的正确率为30.4%~52.8%.有50%的人不愿意帮助和鼓励周围的HIV感染者;发生婚外或婚前性行为者中有2个以上性伴的比率13.81%,在进行婚外或婚前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32.72%.结论 该地区人群艾滋病认知程度低,发生危险性行为较高,存在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尽快提高该地区少数民族人群防治艾滋病意识,避免风险因素;全民普及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基本知识,进行性健康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等干预工作,改变危险行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在本地区的传播与蔓延.

    作者:班丽芬;林明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42例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发生的原因,包括中枢性原因、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酸碱紊乱、胃肠胀气、精神因素.针对顽固性呃逆发生的原因和诱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认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管理、行为护理等能有效地减轻或终止顽固性呃逆的发生.

    作者:徐爱萍;王晓云;颜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35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有关监测依据,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配合医生采取迅速有效的处理措施,治疗过程中给予全方位的严密监护与护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恢复期健康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和桂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性评估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性评估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意识与认知、视觉、精神因素、药物因素.认为应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及防范能力.

    作者:李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的护理

    总结3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心脏穿孔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心脏穿孔,纠正低血压,配合医生重新植入起搏导线,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认为心脏穿孔是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术中护士密切的配合与术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对于及时诊断和处理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所致心脏穿孔尤为重要.

    作者:陈小芳;李乐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气道建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气道建立的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对气道管理的质量.方法 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院前气道建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置入组2组,各43例,分别采用气管插管术、喉罩置入法,观察其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误入食道及对气道的损伤情况.结果 喉罩置入法在院前气道建立中占优势,其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所需时间均优于气管插管术(P<0.05),无误入食道及对气道损伤.结论 喉罩置入法在院前气道建立中占绝对优势,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

    作者:莫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绿色消毒剂——氧化电位水

    总结介绍了氧化电位水技术,包括其生成原理、杀菌机理、杀菌特点、应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氧化电位水绿色环保、杀菌作用强、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九菊;李齐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在社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社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培训中应用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的效果.方法 将986名社区公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和常规教学法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培训,分期分批进行,每批培训3h.结果 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使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的掌握显著优于常规教学培训法(p<0.01).结论 十字歌诀结合数字记忆法简单、易于记忆、便于联想,能激起公众的学习兴趣,更趋于公众能够接受.该方法用于社区公众徒手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培训,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周新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鼻胆管引流的护理

    总结了50例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鼻胆管引流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病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饮食护理和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等,并发症的观察.认为准确、及时、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鼻胆管引流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张红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14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整体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并且使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卢霓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例下肢毁损伤患者保肢治疗的护理体会

    毁损伤是创伤骨科领域中的难题,其治疗首选截肢,给患者身心造成残酷的打击.保全肢体治疗是集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为一体的高难度医疗技术,治疗效果不尽理想.本科于2008年3月24日收治1例毁损伤患者行保全肢体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综述了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措施,包括住院阶段的诊断及康复护理、出院前的康复护理、出院后的康复护理,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同时使家庭其他成员参与康复护理可使患者及家庭能尽早摆脱病痛及沉重的负荷,使患者大限度地从身体的残障中尽快恢复,尽早回归社会.

    作者:陈梅兰;陈素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的因素及防护

    总结了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并提出了针对各因素及时、有效、多方位的防护措施,大限度地减少采血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且提倡应建立一套针对流动采血车职业暴露的报告系统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认为大限度的保障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安全,并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使临床用血质量得到保证,促进临床供血常态化.

    作者:毕云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温度灌洗液对输尿管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灌洗液的温度对输尿管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进行输尿管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等温36℃~37℃灌洗液,对照组用室温22℃~23℃灌洗液,比较2组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寒颤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命体征的变化,除体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灌洗液加温至36℃~37℃,可有效减轻因灌洗液温度低而导致的体温下降,寒颤反应,有利于视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惠卿;程碧华;刘三玲;刘美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00例次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200例次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包括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反应、腹胀、腹水、骨髓抑制、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方法.认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贾晋莉;王慧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床业务性护理查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结了临床业务性护理查房存在的问题,包括临床业务性查房与业务性讲座混淆,各级护理人员重视不够,护理查房程序欠完善,主查人的资质问题,查房的形式单一,护理业务性查房与护理科研相脱节,并提出了对策.认为应采取积极对策,切实提高查房质量,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作者:张正华;李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管理实践探讨

    总结了腹腔镜设备及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腹腔镜设备的管理、手术器械的管理、使用中的细节管理、腹腔镜器械的管理制度.认为采用正确的灭菌、清洗、保养方法,专人管理,规范操作,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腹腔镜管理制度,使仪器、器械耗损减少,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成本,保障了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巨会萍;蒋亚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例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重症哮喘已成为呼吸科常见的急危症之一,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PPV)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已将此技术应用于急性重症哮喘的抢救,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1,2].2009年5月3日本科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1例重症哮喘获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巧妙;何娟;刘群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结了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包括溶栓前的护理和溶栓后的护理.认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护理技术简单,值得临床院前急救及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韩丽娟;于涛丽;于永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总结了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主要包括病人因素、药物因素、社会因素,而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认为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提高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红梅;周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