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造影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中的应用

陈仲武;陈益光;张金池;吴凯明

关键词:静脉造影, 数字式放射相术,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肢
摘要:目的评价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在诊断和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3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病人,其数字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及经股静脉插管造影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髂静脉受压综合征33例发生于左侧,5例发生于右侧;数字化静脉造影主要表现为血管受压、侧支循环形成及造影剂排空延迟.结论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发生有其解剖学因素,症状及体征无特征性.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是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直观、可靠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肺癌临床特点分析(附210例病例分析)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女性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因传统观点肺癌以男性为高发,而较受重视,女性肺癌发病易忽视,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本文就我院近20年临床确诊的女性肺癌病例210例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女性肺癌发病规律的认识.

    作者:顾国忠;郑东庆;白艳玲;张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效磺胺脒片中磺胺脒及甲氧苄啶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测定增效磺胺脒片中磺胺脒及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250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25mol/L磷酸溶液-乙腈(用三乙胺调pH至3.0)(91:9)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线性范围分别是:磺胺脒10.084-90.756 μ g/ml,r=0.99993,甲氧苄啶0.9804-8.8236 μ g/m1,r=0.99996.平均回收率:磺胺脒=99.0%,RSD=0.47%.甲氧苄啶=99.6%,RSD=0.61%.结论本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

    作者:李春实;汝秋明;姜茁松;姜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外伤中药洗剂的制备与应用

    本文对外伤中药洗剂的处方设计、制备方法、质量控制、药理试验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本制剂具有敛口、生肌、止痛、抗炎等作用;且无刺激性,成本低,使用方便.

    作者:龙希云;王彦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电子处方的审查系统

    电子处方是医师用计算机输入处方,程序自动划价并将药品下帐,由网络将处方传送至药房,药房配送中心及时将药送到病房或患者的一种作业方式.电子处方将逐渐在医院中推行,完善电子处方审查系统显得十分重要.电子处方审查系统十分繁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处方内容逐项设计审查项目及每个项目的审查内容,做到科学、严谨、全面、合理,才能把好处方关,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欣云;陈益华;许萌芽;王昌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风偏瘫早期康复介入效果观察

    患者中风后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有效的康复,能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能力.

    作者:于良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近2年以来,护理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临床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护理心理学在目前对护理客体-病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成绩很大,而对护理主体-护士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有关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由此可见,研究护士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静脉穿刺失败常见的负性心理以及对策.

    作者:丘美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不同转归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介绍急性硬膜下血肿在各个病程期间的不同转归及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中167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患者的GCS、瞳孔及CT表现,分别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113例;延期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11例;非手术治疗30例;另外自动出院13例.结果113例急诊手术中,48例存活,65例死亡;11例延期手术者全部治愈;30例非手术治疗,27例治愈,3例死于并发症;自动出院者全部死亡.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存在不同的转归,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除急诊手术外,一些患者在严密监护下,延期手术或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徐俊法;杨德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浅谈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优点

    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应用中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伦志彩;王萍;何茂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钢板取出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本院自1996年3月-2002年5月收治钢板取出术后再骨折的患者7例.分析这一骨折的主要原因有:①应力遮挡.②钢板取出术后应力的重新分布.③内固定所致的骨质疏松.④术后早期过度地负重.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①初期谮骨折时选取合适地内固定物.②掌握好适宜地钢板取出时机.③钢板取出术后注意保护患肢.④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葛建忠;王自立;李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耐药分析

    解脲支原体是引起非淋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还能引起附睾炎、前列腺炎、输卵管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不育症等疾病.近年来,由此病菌感染的各种炎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9月,解脲支原体培养共693例,其中阳性有286例,阳性率达41.3%,现对12种抗生素药敏情况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赖佳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鲎试验法(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or LAL Test),它是在1964年由美国Levin和Bang所发现,并在1968年建立的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的一种体外分析方法[1].与传统的家兔检查法相比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目前在许多领域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我国在70年代中期开始东方TAL试剂的研制及试验方法的研究,中国药典2000年版除了定性的凝胶法[2]外,还增加了定量的比浊法和比色法、其中对凝胶法进行了较大的修订,检查品种也从5种增加到69种,这对药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实际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王彦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肺栓塞1例

    患者,女,63岁.因突发气促,呼吸困难2m,加重10d而入院治疗.缘于入院2m前活动时突感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干咳、头晕、伴口唇发绀,休息后,气促、呼吸困难稍缓解,仍有胸闷、干咳、头晕,但能忍受,未治疗.入院10d前,再次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加重,入院7天前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左侧大于右侧,喜右侧而卧.

    作者:廖英坚;刘朝辉;肖华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药物过敏致意识障碍7例报告

    近年来随着新药品种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药物引起的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药物过敏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亦屡有发生,本院近3年来收治7例严重药物过敏反应致意识障碍病人,其中5例在院外误诊.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华满堂;吴庆军;申长清;高正秋;马海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与基因重组P450酶系在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介绍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与基因重组P450酶系在药物体外肝代谢中应用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与基因重组P450酶系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两种方法在药物体外代谢研究上既有统一又可互补,二者相结合可更有效的应用于药物的高通量筛选、代谢物种选择及代谢物生成等研究领域.

    作者:刘颖;马小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6例

    我院近年来采用黄芪合参麦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6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法;刘希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肝性胸水32例临床分析

    肝性胸水一般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的胸腔积液而言.由于其发生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总结我院500例肝硬化伴有胸水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珍;陈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221例STD患者泌尿生殖道真菌检测分析

    对我科221例(男135例,女86例)STD患者进行真菌检测和培养,结果男6例,女19例经直接镜检证实为真菌感染,培养全部为念珠菌.不规范治疗是ST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作者:付萍;樊映俊;郭芸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亚临床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临床流行病学的潜在领域

    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CVD)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如据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报告,我国城市和农村1980年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合并死亡率分别为173.90/10万和131.70/10万;而1995年分别上升为189.96/10万和133.84/10万.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仍然是临床流行病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2].

    作者:李良寿;王桂清;黄久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小儿核磁共振(MRI)增强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磁共振(MRI)增强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小儿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个月-9岁,头部检查26例,腹部检查4例.检查前给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糖浆,静脉穿刺并保留针头.结果30例行检查的患儿中,成功完成检查的28例,增强扫描效果良好;2例因药量不够,不能满意入睡而未能成功完成检查.结论检查前给息儿口服10%水合氯醛糖浆并静脉保留针头,能满意完成MRI的增强扫描.

    作者:陈曼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骨科病人便秘原因分析及对策

    便秘是指个体正常的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排便时困难.排泄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而肠道排泄又是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一旦发生障碍,将直接影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术后卧床便秘较为常见,病人常常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为了有效地治疗和预防便秘,维持排泄功能,确保生理平衡,促进病人康复.现就便秘原因分析及对策如下.

    作者:卿素兰;黄江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