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芳;陆培新
综合ICU是一个危重病人密集,病情多变,危象丛生之场所.它以严密的临床监护,先进的分析手段对危重患者实施集中整体的加强治疗和护理,因此要求综合ICU的护士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为达到这一要求,几年来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护理查房进行实践,以整体护理观点指导护理查房,查房中了解和评价护士在疾病护理的同时,能否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方面综合评估病人的健康问题[1],大大提高了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丰富了护理人员自身知识储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晓萍;韩淑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临床上约有20%-40%的癌症病人发生脑转移[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颅内转移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确诊率也越来越高.但貌似脑梗死的脑转移瘤很少有报道.我科近几年发现5例貌似脑梗死的脑转移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萍;李国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新生儿肠闭锁是较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我科于1994年-2002年共行手术治疗新生儿18例.
作者:周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患者中风后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有效的康复,能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能力.
作者:于良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癌性胸腔积液以生成快、难消除为特点,严重的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理想,自1995年始,我们用灭菌注射用水+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向阳;常善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生无规律,不存在季节变化.呈散发性存在,有时呈带状排列.部位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多见于年老体弱、恶性肿瘤后免疫力功能低下者或成年人,幼儿少见.发病后主要症状是神经受损伤后,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如果病变在眶上者,可引起视力障碍.更重要的是引起眼球炎症.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自1998年8月-2000年8月,患者自愿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德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抚触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因为触感是原始的感觉官能,皮肤也是体表面积大的感觉器官,为中枢神经的外感受器.
作者:毕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2年以来,护理心理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临床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护理心理学在目前对护理客体-病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成绩很大,而对护理主体-护士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有关文献报道,因护士的情绪引发差错的发生率占60%-70%.由此可见,研究护士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静脉穿刺失败常见的负性心理以及对策.
作者:丘美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在对病人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言行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解决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解决心理难题,调整病人的心理适应,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预防性和针对性的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帮助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相反,不注重心理护理或方法不当,将延缓病人康复。现将在护理心外科病人中的心理护理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史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检测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0例老年FD患者和20例对照者空腹血浆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含量并分别与老年FD患者症状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FD患者空腹血浆生长抑索62.84±11.75pg/ml较对照组46.12±6.22pg/m1明显增高(P<0.01);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51.61±11.89pg/ml较对照组35.40±7.04pg/m1显著增高(P<0.01);空腹血浆胃动素371.64±69.13pg/ml较对照组468.40±53.21pg/ml显著降低(P<0.01).老年FD患者与血浆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含量密切相关.结论老年FD患者与血浆胃动素降低,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增高密切相关,推测胃肠激素在老年FD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杜伟华;李曙平;张振书;张万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再次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对98例再次行剖宫产的孕妇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首次行剖宫产的孕妇作比较.结果产妇的术后病率、出血贫血、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尿路感染及围产儿死亡与同期首次剖宫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再次剖宫产对母婴健康和安全影响不大,但仍应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
作者:孙文芳;陆培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女性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因传统观点肺癌以男性为高发,而较受重视,女性肺癌发病易忽视,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本文就我院近20年临床确诊的女性肺癌病例210例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女性肺癌发病规律的认识.
作者:顾国忠;郑东庆;白艳玲;张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某男,56岁,因左小腿毁损伤、右踝部骨折5h急诊入院,拟行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小腿截肢、右踝清创内固定术.
作者:王丙琼;丁明;戴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来门诊咨询和就医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新情况,门诊调剂室外的工作就愈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药学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也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每个调剂人员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有精益求精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
作者:高美德;张浩;明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穴位埋线疗法是利用直钳弹拔并把羊肠线埋入压痛点(阿氏穴)内的一种新疗法,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本疗法治疗肩周炎36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谢宝官;范莉;周辰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血压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已被公认.其中,舒张期高血压的重要性及靶器官损害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世纪20年代,由于人们对舒张压与外周阻力关系的认识,舒张压一度被视为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重要的依据[1].然而近30年来,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及前瞻性研究发现,收缩压对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具有更佳的预测价值,其相关性较舒张压更为明显.从而对舒张期高血压,尤其是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的临床意义提出了质疑.本文就近期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李玥;陈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主要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受体结合而达到抗高血压作用,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方便、耐受性好等诸多优点,是一新型的用于抗高血压病治疗的药物.
作者:孙志宏;蔡旗;冯素枝;冯怀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鲎试验法(Bacterial Endotoxin Test or LAL Test),它是在1964年由美国Levin和Bang所发现,并在1968年建立的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的一种体外分析方法[1].与传统的家兔检查法相比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目前在许多领域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我国在70年代中期开始东方TAL试剂的研制及试验方法的研究,中国药典2000年版除了定性的凝胶法[2]外,还增加了定量的比浊法和比色法、其中对凝胶法进行了较大的修订,检查品种也从5种增加到69种,这对药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实际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王彦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闻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临床上常见的是自汗、盗汗、战汗、绝汗.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突然战栗而出汗者为战汗;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肢冷脉微者为脱汗.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血不足、阴虚火旺,战汗多由外感热病而致,绝汗乃是阴阳衰微、阴阳离绝之表现.通常情况下,汗证的病因病机是有规律可循的.
作者:黄淑芳;梁纪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新药品种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药物引起的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药物过敏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亦屡有发生,本院近3年来收治7例严重药物过敏反应致意识障碍病人,其中5例在院外误诊.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华满堂;吴庆军;申长清;高正秋;马海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