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燕
目的:总结儿童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们收集的 13 例创伤性脑梗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均采取住院保守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本组无死亡病例,其中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持续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创伤性脑梗死以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确诊并尽早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王姮;李建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口服大剂量等渗甘露醇溶液MSCT小肠、结肠双对比造影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腹痛反复发作且便血患者36例,使其匀速服用1500ml大剂量等渗甘露醇溶液,而后进行10mg山莨菪碱肌肉注射,再口服1000ml大剂量等渗甘露醇溶液,而后进行西门子16排CT3期扫描及MIP与MPR.对36例患者小肠、结肠充盈情况与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6例病例中,经CT诊断结肠及小肠病变患者共21例.其中,小长肿瘤患者8例,肠梗阻5例,Crohn4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胰腺癌2例,其余15例患者经fI缶床随访确诊均为产生器质性病变.经MSCT小肠及结肠双对比造影可对小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Crohn等病变范围、部位、强化特点及是否存在小肠梗阻等进行清晰显示.结论:MSCT小肠及结肠双对比造影对小肠及结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丙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当患者体内存有金属植入物迚行 CT 检查时,图像扫描一直存在伪影[1]问题,一些严重伪影甚至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国内外CT公司一直研究如何减少金属伪影的问题.本文收集8例体内存有金属植入物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发现应用Philips 256层Brilliance iCT的O-MAR技术后,可显著减少CT成像中金属外科植入物的伪影影响.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戴丽娟;时高峰;李扬;赵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损伤,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从发病机理和治疗方式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得到广泛共识和应用比较普遍的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哈斯;李波;董平;李舒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长期卧床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者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便秘;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便秘.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有效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玉;王风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常见风险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相关的可疑不良事件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常见的风险点及影响因素.结果:52例患者中,起搏器脱位2例(3.85%),起搏器综合征5例(9.62%),无囊袋感染和破溃,其他2例(3.85%).结论:明确心脏起搏器不良事件的风险点,总结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可提高临床的安全认知程度,做好术前预防措施,规范术中相关操作,强化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尽早发现和积极处理各种不良事件,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刘江涛;张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高血压病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对210个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研究,预先设定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患者作为M组,然后又将术后未出血就康复的患者设为N组,通过对比分析造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再出血因素,提出对应的治疗方法.结果:M组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说明凝血功能不正常、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出血后之后的血液凝块的形状,这些和患者进行手术和发生脑出血后与手术的间隔期有关.可以发现病人出现脑出血后之后到进行手术的时间与术后的再出血的发生概率存在联系,数据得到的P<0.05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证明意义.结论:病人出现脑出血后和手术的间隔期,跟进行手术以及手术后出现再出血的概率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众多的病例中可以总结脑出血出后的7~20小时内进行手术,再出血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
作者:燕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治疗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组、PNS中剂量组及PNS高剂量组,实验组喂饲1.5%高胆固醇饲料,PNS 高、中剂量组分别采取静脉注射PNS 100、50mg·kg ˉ1·dˉ1,于每月后两周每天由兔耳静脉给药三个疗程.第12周末经耳缘静脉采血,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脂质水平,摘取主动脉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与AS组比较,PNS高、中剂量组兔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P<0.05);光镜下:PNS 高、中剂量组内膜的泡沫细胞数显著减少.电镜下:AS 模型组血管泡沫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质内含大量脂滴空泡,甚至形成脂囊;PNS 中、高剂量组 AS 病变显著减轻,平滑肌细胞见少许小脂滴空泡,各种细胞器存在.结论:PNS可通过抑制血管内膜下泡沫细胞的形成发挥抗AS的作用.
作者:官兵;刘国光;普俊学;刘一丹;扬兆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硝苯地平缓释剂联用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9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7例为吲达帕胺、硝苯地平缓释剂联用组,即口服吲达帕胺片2.5毫克,1次/日,硝苯地平缓释片10毫克,1次/日,两种药物均晨起顿服.余51例为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联用组,即口服依那普利5毫克,3次/日,硝苯地平片5毫克,3次/日.两种联用2周,疗程结束后次日复查血压.结果:96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吲达帕胺片、硝苯地平缓释剂组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组降压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长效制剂服药依从率(100.0%)明显高于短效制剂.结论:两种疗法均有较理想的降压率及症状缓解率,两种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同时发现长效制剂晨起顿服依从率和耐受率明显高于短效制剂.因此,在当今面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的情况下推荐长效制剂晨起顿服可作为降压治疗一线方案.
作者:金美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3月、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维持患血糖、血压的稳定,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进一步控制病情的发展.
作者:伊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中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10mg,服用时间3个月.实验组在服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中成药物桂枝茯苓胶囊,每日服用3次,每次4粒,服用时间3个月.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激素水平与子宫肌瘤大小,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均上升,血清性激素水平下降明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13.35±1.68)显著小于对照组(15.20±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优于单用米非司酮,能够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蓉;赵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应用经皮肝胆囊抽吸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分别采用肝胆囊抽吸术和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或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6%(2/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15%(5/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4%(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73%(24/33)(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应用经皮肝胆囊抽吸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章密密;何跃军;袁赵;王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通过总结张志明教授多年临诊经验,探寻对咳嗽病行之有效的治法.方法:从病因病机、肺肠理论机制、经方分析,并附以经典病案,进一步证实其疗效.结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开拓思路,准确辩证,精确用药,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李永荣;张志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以四川奥斯迪康骨医院 84 例腰椎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小针刀配合穴位注射组、对照组为针灸组,以观察实验组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小针刀配合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非常明显,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秦亚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采用自拟咽炎配方颗粒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咽炎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80 例.治疗组患者服用自拟咽炎配方颗粒,对照组服用金莲花分散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自拟咽炎配方颗粒治疗慢性咽炎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慢性咽炎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咽炎配方颗粒疗效明显优于金莲花分散片.结论:自拟咽炎配方颗粒对慢性咽炎咽异物感、痰多、咽痒、咳嗽等主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明显改善咽喉的慢性炎症.因此,自拟咽炎配方颗粒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维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住院患者101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舒缓惊厥、配加氧气、强力监控等临床急救方法.观察并分析患儿在接受临床急救后的症状反应和控制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急救,71例患儿得到全部救治,无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急救措施应用在小儿惊厥症状上,可以有效给予治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冯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健康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12例单纯性超重肥胖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体重指数、血脂等进行健康管理.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管理与干预,体重、脂肪肝、血脂、血压均有一定改善,超重肥胖人群提高了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意识,生活方式明显改善,超重肥胖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使超重肥胖人群明显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并且能有效减轻并控制脂肪肝、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国民体质.
作者:査艺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补肾法与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 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氯米芬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在应用氯米芬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服用补肾方药,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的月经、排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经过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及排卵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妊娠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补肾法和氯米芬的联合应用,能够促使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月经、排卵等相关生理性活动趋于正常,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王卫星;曾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糖尿病临床常与多种疾病并见,且糖尿病本身的发生与发展亦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及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等骨关节病等,因此特定部位的糖尿病神经病性疼痛易与某些并发症的症状混淆,文中病例出现的牙龈疼痛与肩关节疼痛症状需与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及糖尿病合并肩关节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病变等相鉴别,而疼痛症状单纯经胰岛素泵治疗后随血糖控制而缓解,提示两病例为糖尿病高血糖相关的快速逆转型神经病变.患者疼痛随血糖下降迅速消失提示高血糖糖毒性的消除是此类神经疼痛消失的基础.胰岛素泵是使血糖快速达标从而消除高血糖糖毒性的有力工具,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奚治斌;钱筱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份外来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器械类型、无菌要求等将200份外来手术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器械不合格率、总体管理效果及医生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数量缺失、包装不合格、器械功能不全及监测记录缺失等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费准确、验收把关、器械丢失、器械归还的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器械使用满意率为87.0%,对照组医生器械使用满意率为6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外来手术器械合格率,提高临床医生使用满意率,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古丽娜尔·阿不都外力;卢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