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分析

张树云

关键词:血友病, 骨关节病,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内出血, 疼痛, 慢性炎症, 结构破坏, 肌肉萎缩, 活动受限, 关节肿胀, 病理变化, 小关节, 上出血, 可持续, 急性期, 关节腔, 关节内, 骨膜下, 发生率, 大关节
摘要:血友病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较少见,发生率约为 2~3/10 万.关节腔内出血、骨内出血和骨膜下出血可引起骨和关节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关节内的变化为显著.临床上出血的急性期有关节肿胀和疼痛,多次出血产生慢性炎症,肿胀和疼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终引起大关节机化固定,局部活动受限,畸形和肌肉萎缩,小关节结构破坏.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沧州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影响

    目的:探究沧州地区社会环境因素(气候)对先天性心脏病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市XXX医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 144例CHD患儿的出生月份进行统计分析,并且选取该院妇产科1 144例健康新生儿的出生月份作为背景并设置为对照组,对CHD患儿的出生月份规律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实验组1 000例CHD患儿出生年月分别是1月份85例,2月份82例,3月份88例,4月份82例,5月份88例,6月份82例,7月份109例,8月份100例,9月份130例,10月份112例、11月份91例,12月份95例.将实验组患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的出生月份进行对比可以得知,CHD患儿在9~11月份的出生者比较高,3~5月份出身这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9~11月份出生的婴儿与CHD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霍高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清宫治疗胎盘值入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清宫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挑选我院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20例,患者的治疗时间均在2012年4月~2015年5月期间,对20例胎盘植入患者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清宫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胎盘植入患者在清宫后,子宫均有明显缩小,胎盘组织的残留物强回声基本消失或者显著减少.结论:在超声的引导下,对胎盘植入患者进行清宫治疗,能为操作人员提供清晰的视野,有效提升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发生并发症,超声引导在清宫治疗胎盘植入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IgG4/IgE失衡、神经内分泌调节及遗传均影响着其发病.本文从免疫、神经、内分泌、遗传等方面阐述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陈亚宾;宋均亚;吉训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浆/胸水游离基因突变检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游离基因与病理组织基因(EGFR基因)检测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差异.方法:实验组:不能提供病理组织切片的患者行游离基因检测,EGFR基因18、19、21位基因突变阳性者入组.对照组:有组织切片患者行病理组织基因检测,EGFR基因18、19、21位突变阳性者入组.均使用TKI类药物治疗.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GFR游离基因检测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指导指标.

    作者:谢峰;陈昌南;潘岐作;陈婵娟;钟文杰;魏展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轻症小儿肺炎的门诊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轻症小儿肺炎的门诊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96例轻症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7.08%,相对比,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王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颅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变化与颅高压的关系及其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选病例于发病后24h内进行NT~proBNP检测,随机抽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做对照组.研究组根据是否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及ICP增高程度,分为未行ICP监测组、ICP正常组(平均ICP<15mmHg)、ICP增高组(平均ICP>15mmHg),观察组间NT~proBNP浓度的变化规律;依据入院NT~proBNP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正常组和增高组,观察NT~proBNP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ICP增高组NT~pro BNP血浆浓度明显高于ICP正常组、未行ICP监测组和对照组(P<0.05);NT~proBNP增高组28天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血浆 NT~proBNP 水平与颅内压、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急性期NT~proBNP水平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程江鹏;糜萍;俞江虹;苏国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住院药房抗生素的应用观察解析

    目的:针对我院外科疗区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使我院以后的临床更合理的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在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院采用抗生素临床治疗的患者867例,对其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此次调查的867例患者共涉及抗生素种类28种,其中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类、氨曲南类、喹诺酮类位居前四位,867例患者用药共涉及9个科室,其中外科、妇科、内科依次位居前三位.867例患者经药学干预后发现合理用药者628例,不合理用药者239例.结论: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甚多,存在着不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徐大勇;刘伟明;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深入探讨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冠心舒通胶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俺就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行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冠心舒通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雁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方法与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开支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开支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在尿潴留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3月、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维持患血糖、血压的稳定,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进一步控制病情的发展.

    作者:伊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芪葵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芪葵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 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研究组给予芪葵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而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14%,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葵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舒;余江毅;周静波;严倩华;黄莉吉;葛静;杨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麦隆注射液对蒽环类化疗药心肌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心麦隆注射液对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术后化疗的患者共计 8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各88例,对照组:于化疗前5d开始使用极化液,1日1次,共计15d.观察组:于化疗前5d开始使用心麦隆注射1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日2次,静点,共计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其中6例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经过对症治疗后其中9例在2周内症状明显缓解.观察组出现8例患者发生上述临床症状,较轻微,均在2周内恢复正常.观察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几乎没有改变,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肌钙蛋白虽然两组治疗后均有升高,但是对照组升高的更为明显,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麦隆注射液对于蒽环类化疗药心肌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作者:王绮;刘伟;徐鑫;许文华;郭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剖腹产术后的临床护理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迚步,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剖腹产这种分娩方式,以避免在分娩时的痛苦.一部分产妇由于自身原因,为减少分娩时的危险,也会选择剖腹产.剖腹产是指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与自然分娩相比,主要的优势就是在手术的过程中产妇没有痛苦,还有一些产妇则是为了避免自然分娩可能引起的大小便失禁等情况而选择剖腹产.此外,高龄产妇与生育功能性缺陷也是产妇们选择剖腹产的主要原因.在剖腹产之后,婴儿出生,产妇则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在恢复的这段时间里,临床上需要注意的非常多,剖腹产术后的临床护理也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3例,将其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相同时期的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正常人63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TSH水平(促甲状腺激素)、血脂和冠心病发生率.结果:TSH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发病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影响到患者血脂水平,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概率,需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和预防.

    作者:张建勋;李海鹃;薛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非药物减轻疼痛促进自然分娩

    提倡自然分娩,是近年来我国卫生系统乃至整个妇产界尤为关注的话题,众多剖宫产原因之一,就有产妇惧怕疼痛,没有信心和毅力,那么,我们就要从根本上帮助她们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让她们了解人类分娩生理过程.帮助她们勇敢面对疼痛,实现自然分娩.

    作者:孟兰英;张梅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阶段性改变模式在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跨理论模型作为研究基础,构建了自我健康管理和健康信息行为关系的研究框架,为不同阶段的人群创建和提供相关的信息改变健康行为提供了依据.方法:通过跨理论模型及相关的中外文献的参考,重点分析健康信息行为对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和关系,结果:构建高血压患者信息行为与自我健康管理关系的研究框架.结论:通过阶段性改变模式在自我健康管理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更加清楚自己处于哪个行为阶段,更加有计划地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也为社区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李桂玲;吴秀芹;明玥;杨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系统毒性、过敏反应、二重感染、造血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以及肝肾毒性等.66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65例患者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临床中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应该要合理,对适应证进行明确,并建立科学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进而来对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有效控制,让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得以保证,终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确保.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50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者采用磷酸肌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探究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 50 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联合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以及磷酸肌酸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KMB与谷草转氨酶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CKMB以及谷草转氨酶等各项心肌酶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降低得更为显著(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联合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以及磷酸肌酸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

    作者:李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96 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单纯西医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中医辨证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95.83%(46/48),对照组有效率为 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中医辨证可取得较好效果,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AIN技术在结核病诊断及耐药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HAIN技术在检测临床标本诊断结核病及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检测中的应用价值[1].方法:对1372例初诊肺结核可疑患者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改良罗氏培养、药敏和HAIN技术检测,进行传统药敏方法和HAIN技术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性的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诊断结果作为终标准,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26.6%、改良罗氏培养方法的阳性率为44.3%、HAIN技术的阳性率为45.9%;以传统药敏方法为标准,HAIN技术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度分别为90.8%、80.3%,特异性分别为97.4%、96.7%..结论:HAIN技术检测结核杆菌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还可以检测结核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的药敏结果,且药敏时间由传统方法的2-3个月缩短到2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俊梅;韩中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