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外敷方法在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湿疹的应用效果

涂丹

关键词:PICC, 湿疹, 敷料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外敷方法在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湿疹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9例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糠酸莫米松凝胶加3M亲水性敷料,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软膏加纱布敷料,两组患者均加强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PICC置管换药的护理,观察、评估、指导患者局部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湿疹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外敷治愈和显效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凝胶加3M亲水性敷料治疗PICC置管后湿疹效显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本科《护理研究》课程现况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国内本科院校《护理研究》课程设置及教学状况,为该课程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和网络信息收集法,对国内14所本科院校从教材选用、课程分类、学分设置、开课时间、教学方法、师资结构、考核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5.71%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研究》,71.43%设置为必修课,50%学分为2~3分,92.86%在大三及以上年级,71.43%采用理论结合实践,64.29%用多名教师分章授课,64.29%用理论考试,结论:建议: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研究》教材,设为必修课,学分不低于2分,大二开课,增加科研实践,采用团队教学,实施综合考核模式.

    作者:郭辉梦;阳艾玲;杨可;代凤玲;刘珉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期先兆流产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孕5 ~ 11 +6周因先兆流产住院保胎的孕妇7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孕5~11 +6周入院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T及UU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分泌物的CT、UU及CT+ UU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4.29% (24/70)、45.71%(32/70)、11.43% (8/70),对照组相应阳性率分别为10% (7/70)、27.14% (19/70)、2.86% (2/70).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早期先兆流产的原因之一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

    作者:苏玉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宫腔镜电切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宫腔镜电切与子宫动脉栓塞两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子宫肌瘤治愈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100%,治愈率为87.1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临床应用并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彭泽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治疗结肠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治疗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结肠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选择60例,对其病历进行研究,其中有2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术,作为研究组;而另外33例患者则是选择传统开腹肿瘤根治术,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人数、术后吗啡使用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术治疗结肠直肠癌能够达到与传统肿瘤根治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其具有出血量低、创口小以及恢复速度快等特点,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民;李刚;樊少敏;薛致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痛风合并地中海贫血的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痛风合并地中海贫血的少见病例及其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关节红肿热痛入院,诊断为痛风,经检查发现患者有贫血、牌大,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血红蛋白电泳及基因检查后明确诊断.结论:临床上遇到用基础疾病无法解释的疾病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有并发症,以免误诊或漏诊.

    作者:彭元洪;青玉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细菌耐药性检测与抗菌药物合理化使用探讨

    目的:进行医院常见感染细菌耐药检测性,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使用,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外科、内科、儿科、妇科、老年科等多个科室随机抽取400份病历,以其中使用过抗菌药物且为非手术预防用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经过细菌检测,共检测出219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56.9%,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46.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比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为广泛.结论:细菌耐药性逐渐升高需得到重视,临床上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控制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王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热应激预处理的方式是否能干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过程.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原则分组(10只/组)为对照组(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AS组)、热应激预处理+AS组,AS造模6周后血清检测各组的TC、TG、LDL、HDL等血脂指标进行各组比较以及主动脉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S组的TG和LDL的检测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热应激预处理+AS组的TC、TG和LDL的检测浓度均低于AS组(P<0.05);主动脉HE染色观察也显示AS组较对照组的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排列不规则,热应激预处理+ AS组内膜未见明显的内皮细胞的改变.结论:热应激预处理的方式具有一定减弱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杨单;卢越;陈飞;辛采美;陈佳妮;翁启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6例低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的典型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性分析低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idiopathie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对16例IH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6例IHH患者中,Kallmann综合征5例,特发性IHH11例,均给予HCG联合HMG系统治疗,同时辅以十一酸睾酮,治疗有效共计15例,有效率为93.8%.与治疗前相比,Kallmann综合征和特发性IHH患者治疗后睾丸体积均有所增加,其中Kallmann综合征患者增大更为明显,睾丸体积净增率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特发性IHH患者,组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IHH以Kallmann综合征和特发性IHH为代表,给予HCG联合HMG系统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第二性征发育,有效改善部分弱精症患者的精液质量,从而生成精子,解决生育问题.

    作者:李庆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超短波配合超声波疗法治疗初产妇非化脓性急性乳腺炎

    目的:探究治疗初产妇非化脓性急性乳腺炎采用超短波配合超声波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80例非化脓性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短波配合超声波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且在治疗天数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初产妇非化脓性急性乳腺炎采用超短波配合超声波疗法可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于瑞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治疗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治疗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60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治疗干预对策.结果:①在本组26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13株病原菌,格兰阴性菌124株(占58.22%)、革兰阳性菌89株(占41.78%);②术后共有30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主要影响因素有手术时间、高龄、切口种类、抗生素的使用、低蛋白血症等有关.结论:在行外科手术的肝胆疾病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郑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预防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预防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住院80例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情况.结果: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治疗组术后吻合口发生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预防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效果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荣根;郭庆盛;何信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肛肠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地提升了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朱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上常规开腹方法进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方法进行本次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正常排气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的方法对患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且不易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赵立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BNP指导下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BNP监测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入住我院ICU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序贯通气组(对照组)和BNP指导的序贯通气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创-无创切换成功率更高,总机械通气时间更短,ICU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低.结论:以BNP指导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成功率更高,ICU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的简称)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剂量为7.5mg的0.5%罗哌卡因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剂量为10mg的0.5%罗哌卡因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100%,对照组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剂量为10mg的0.5%罗哌卡因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能有效缓解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夏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痔瘘手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舒适护理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痔瘘手术后患者康复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100例痔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舒适护理作为观察组,另外50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观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痔瘘手术后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红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白内障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术前护理评估、术前、术后各项护理.结果:均给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白内障老年患者进行全程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从而终达到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外敷配合理疗治疗癌性疼痛

    目的:研究辩证使用中药外敷配合理疗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四组,外敷中药组、安慰剂组、口服镇痛药组、中药外敷加镇痛药四组,每组各30例.外敷中药组辩证选取止痛1~4号方敷于穴位及痛处12h,每天配合理疗30分钟,隔日一次.口服镇痛药予氨酚待因片口服,每日3次.安慰剂组予维生素C片口服,中药外敷加镇痛药予中药外敷加口服氨酚待因片.两周治疗结束后,比较四组治疗前后NRS评分、疼痛缓解率、KPS评分、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20例,研究过程中剔除3例病例,其中外敷中药组2例,因贴药第2天贴敷处出现了瘙痒,判断为贴敷胶布过敏,中药外敷加镇痛药组1例患者解除中药处出现了皮疹伴有瘙痒.因此共117例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结论:四组疗效、疼痛缓解率、KPS评分、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中药外敷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口服镇痛药组.

    作者:刘靖;赵春玉;侯雪;石振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切口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采用小切口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中,抽选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小切口联合手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周视力不足0.1者明显减少,0.1~0.3、0.3以上者明显增加;治疗后眼压明显降低、前房深度明显增大,和治疗前相比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角膜水肿5例、前房积血3例、晶状体夹持1例、一过性高眼压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4%,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而言,小切口联合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控制眼压、促进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天德;李林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患儿50例,后者给予系统的围术前心理诱导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安静型66.00%比例高于对照组16.00%,娇养型6.00%、骄横型4.00%比例低于对照组24.00%、20.00%,观察组治疗时多动、治疗时哭闹、治疗后哭闹发生率分别为8.00%、0.00%、20.00%低于对照组22.00%、10.00%、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诱导有助于提高牙科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耐性.

    作者:王璐;庞雪晶;韩秀丽;李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