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柳花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3例,对其实施心理疏导、血压与血糖控制、饮食指导等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检测护理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的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预防发生肾脏病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杰;刘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共9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观察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功能评价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其肺功能情况,赢得治疗时间,挽救生命.
作者:张学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的20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限外伤患者经过玻璃体手术治疗后,视力比术前都有显著提高,且眼外伤患者在外伤后7~14d内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疗效更佳,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外伤后7d内和14d以后进行手术的患者(P<0.05),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疗效显著,但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影响眼外伤患者术后视力的关键因素.
作者:高德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全部患儿均接受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详细记录并总结检测数据.结果:1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例数81例,阳性率为45.00%;随着年龄的增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不断提高,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阳性率为38.83%,较女性阳性率53.25%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计数≤10×109/L检出阳性率为75.31%,较白细胞计数>10×109/L阳性率27.16%显著提高(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肺炎发生率逐渐上升,女性患儿发生率高于男性,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白细胞计数不能作为终判断,需将血常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测定,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范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糖耐量状况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89例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25例正常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C肽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乙肝DN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空腹血糖、C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OGTT 2h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且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89例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分析显示:糖耐量正常51例,糖调节受损26例,糖尿病12例.肝硬化三组中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乙肝DNA水平均无显著差别(P均>0.05).结论:代偿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一定程度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异常,但体重指数、血脂、肝酶、乙肝病毒载量与肝硬化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相关性不明显.
作者:郭春辉;孙婷婷;邓国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匹多莫德、孟鲁司特以及甲强龙联合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儿(50例)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匹多莫德、孟鲁司特以及甲强龙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例数(4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例数(37例).同时,治疗组患儿的咳嗽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的咳嗽持续时间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孟鲁司特以及甲强龙联合治疗,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咳嗽时间、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邢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预防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住院80例消化道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情况.结果: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治疗组术后吻合口发生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联合大网膜成形预防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效果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荣根;郭庆盛;何信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360例骨科住院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异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纠纷率和护理满意率进行整理和对比.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护患纠纷的概率为3.9%,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3.9%,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为14.4%,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5.0%,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让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更满意.
作者: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3%高渗盐水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运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4例毛细运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通过3%高渗盐水(NaCl)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雾化吸入9% NaCl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咳嗽和喘息情况、肺部体征变化情况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肺部体征等情况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3% NaCl沙丁胺醇治疗毛细运气管炎,治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红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肿瘤(又称MT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又称VTE病)患者的疾病危险因素,进而为MT病的后续并发症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患有MT病合并VTE病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MT病患者出现VTE并发症主要集中在患病后的3个月之内,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d数值>490ng/ml,白细胞数值>11×109/L和卧床静脉置管时间>7d是导致MT患者出现VTE并发症的主要3大危险因素.结论:对MT病患者而言医护人员需要随时严格监测其白细胞值和D-d值,同时对患者卧床静脉置管时间给予有效统计.针对3种危险因素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而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同时将治疗费用降到低.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本文主要是笔者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经络辨证的实践运用,来说明经络辨证的实效性及其在针灸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以此希望引起大家对经络辨证这种辨证方法临床运用的重视.
作者:刘骥才;焦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及优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5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时间于术后12~24h内下床活动,观察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第一次排便和排气时间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与首次排气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患者呕吐、腹胀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够促进肠胃蠕动,缩短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效果,有效减少或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杨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现在降低,并且在术后1个月时达到稳定.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手段,但长期结果许进一步观察,并且未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吴宪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JNK1在环磷酰胺处理后膀胱黏膜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处理组(n=6)和对照组(n=6),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4h后无菌取膀胱,HE染色观察膀胱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NK1蛋白的定位,Real-time PCR检测JNK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JNK1蛋白的表达量,并行数据统计,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染色,处理组膀胱黏膜肿胀、弯曲减少,膀胱黏膜呈现毛刺样改变,膀胱黏膜上皮粗糙;免疫组化,JNK1蛋白只表达在膀胱黏膜;Real-time PCR,JNK1 mRNA的表达量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处理组JNK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JNK1在膀胱黏膜中表达下调.
作者:张红军;周波;马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影响肿瘤晚期患者癌痛治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同的文化层次对患者树立正确的疼痛观念、掌握疼痛控制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就不同文化层次的肿瘤晚期患者癌痛治疗的知、信、行进行观察、研究、分析,针对不同的文化层次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癌痛控制效果.
作者:吴婷;瞿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4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是齐拉西酮组与喹硫平组,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SAN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齐拉西酮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57%)与喹硫平组的(97.14%)相差不多,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情感平淡、意志缺乏、思维缺乏、注意障碍、兴致缺乏等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明显,同时齐拉西酮组中有6例(8.57%)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而喹硫平组中有8例(11.43%)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时,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齐拉西酮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稍好于喹硫平,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为其提供针对性治疗.
作者:杨薇;李建华;叶帆;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对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在妊娠期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2例妊娠期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和MDⅠ两组.CSⅡ组持续皮下输注重组人胰岛素常规型治疗,MDⅠ组使用重组人胰岛素常规型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中效型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CSⅡ组比MDⅠ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达标更快,胰岛素用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CSⅡ能更好、更快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故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应纪祥;钟莉;王敏;黎珂;曾正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NP监测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入住我院ICU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序贯通气组(对照组)和BNP指导的序贯通气组(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创-无创切换成功率更高,总机械通气时间更短,ICU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低.结论:以BNP指导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成功率更高,ICU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倒,对照组疗法为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疗法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94.1%,对照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79.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疗法造成的创伤小,不会对骨折端血运造成过度干扰,固定牢固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治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25倒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8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是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俊;翟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