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辉;朱新林;谭兵
目的探讨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本院758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血清 NT-proBNP水平,并根据孕周不同进一步将758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分为3个亚组,即 A组(孕28~31+6周)、B组(32~35+6周)、C组(≥孕36周),并比较三组NT-proBNP水平。结果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NT-proBNP水平为(60.44±42.02)pg/mL,A、B、C三组血清NT-proBNP值分别为(29.55±25.49)pg/mL、(86.28±54.25)pg/mL、(66.69±31.44)pg/mL,A组与B、C组比较,A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与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测得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 NT-proBNP水平,样本量较大,其结果可以初步确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NT-proBNP参考值的范围。
作者:游一平;李晨辉;唐雅兵;王诗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排尿困难伴排尿中断5 d”为主诉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费力,排尿过程中常有突然尿流中断,变换体位后可继续排尿.本院彩超提示:膀胱内见一3.5 cm 强回声光团,考虑结石,收住院。既往史: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4年前有上节育环史,1年后带环怀孕并于当地镇医院行刮宫术,后再次上环,8个月前有阑尾切除术史。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耻骨上膀胱区不充盈,无压痛,外生殖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RBC 30~60/H P ,WBC 20~40/H P。腹部X线平片提示:膀胱区见一丝状异物,异物一端见3.5cm×2.0cm阳性结石影(图1)。术前诊断:膀胱结石,膀胱异物。查无手术禁忌证后行膀胱镜检查,检查中见一金属样异物与膀胱后壁粘连,异物上附满泥沙样结石,尾部包裹一直径约3.5 cm的灰黄色结石,连接钬激光装置粉碎结石后见一变形的节育环,异物钳完整取出节育环及与之相连之尾丝(图2),ELLIK 冲洗出碎石,留置F20导尿管,手术顺利,术后4d康复出院。
作者:王磊;张先云;姜福金;王苏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在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 A、B两组,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每名受试者在两周期内分别单剂量口服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奥美拉唑肠溶片(受试制剂)或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片(参比制剂)各40 mg。HPLC-UV法测定血浆中的奥美拉唑浓度,采用DAS Ver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达峰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半衰期(t1/2)。结果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43±0.40)mg/L和(1.51±0.42)mg/L;tmax分别为(1.70±0.38)h和(1.53±0.47)h;AUC0→10分别为(3.80±2.02)mg/(h·L)和(4.06±2.10)mg/(h·L);AUC0→∞分别为(3.90±2.14)mg/(h·L)和(4.18±2.22)mg/(h·L);t1/2分别为(1.54±0.89)h和(1.53±0.61)h。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7±16.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两者共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曹靖;王婷;方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应用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安全性。方法60例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后置入合适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比较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压(Paw)等参数。结果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置入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PETCO2、PaCO2、Paw、分别由高频喷射通气前的(32.01±3.31)mmHg,(40.83±2.68)mm-Hg,(14.7±1.74)cmH2O 下降至通气后的(22.07±3.31)mmHg,(33.3±2.29)mmHg,(4.6±1.59)cmH2O;PaO2由(279.7±51.5)mmHg增至(311.78±46.4)mmHg。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采用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能安全地应用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作者:陈娟;李琼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脓毒症是 ICU 病房中的一种高致死率疾病。心肌损伤是脓毒症重要表现之一,并且研究[1]表明其与脓毒症致死率明显相关。随着近十几年来科技手段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逐渐揭示了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一些发病机制,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学说正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当今脓毒症心肌损伤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来TLRs和脓毒症心肌损伤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竞;罗苑苑;林新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212例,观察记录化疗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迟发性腹泻)的情况,并抽取外周血检测 UGT1 A1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统计分析 UGT1 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212例患者中,181例(85.4%)基因型为 UGT1A1(6/6),31例(14.6%)基因型为 UGT1A1(6/7),未检测到 UGT1A1(7/7)基因型。以上两组患者发生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24例(13.3%)和6例(19.4%),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68),发生Ⅲ度和Ⅳ度腹泻者分别为19例(10.5%)和9例(29%),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5)。结论与 UGT1A1(6/6)基因型相比,UGT1A1(6/7)基因型可明显增加恶性肿瘤患者在伊立替康化疗时发生Ⅲ~Ⅳ度腹泻的风险,但不会增加患者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临床检测 UGT1 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以预测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崔艳;李艳;乔斌;汪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利用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相关基因芯片数据,筛选与食管癌显著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对关键基因所在的模块进行功能研究。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 GEO 数据库中下载数据 GSE17351(数据共10个样本,正常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样本组织各5个),利用 R软件包做数据预处理和差异表达分析,选取差异表达基因(FDR <0.05及差异值>2或<-2)。然后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投入 String 在线分析工具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score>0.9),统计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度,挑选出关键的主效基因(hub基因)。然后利用Cytoscape软件插件 Mcode对整个网络进行网络模块化,并通过插件Bingo(P value<0.05)对hub基因所在的模块进行功能注释,推测模块中影响基因特异性表达导致食管癌的机制和方式。结果通过比较正常和患病者食管鳞状细胞癌表达数据,筛选到60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构建了包含268对差异表达基因产物蛋白对的相互作用网络。找到关键 hub 基因 TOP2A。得到1个包括hub基因在内由5个差异表达基因组成的模块,模块功能显著富集在染色体分离和浓缩;发现与多种癌症相关的基因TOP2A共同起染色体活动基因 NCAPG。结论食管鳞癌的发生与关键基因 TOP2A的异常表达有关,推测与之功能发生作用的基因 NCAPG 基因通过与 TOP2A 相同的机制和方式(染色体中前期活动)影响着癌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作者:项捷;车嘉铭;陈凯;杭钧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癫痫患儿血清瘦素、骨钙蛋白及血钙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癫痫患儿为托吡酯组,同时选取35例健康小儿为正常对照组。托吡酯组予托吡酯单药治疗,检测托吡酯组治疗前及托吡酯组治疗半年后血清瘦素、骨钙蛋白及血钙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托吡酯组患儿的血清瘦素、骨钙蛋白及血钙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可降低癫痫患儿血清瘦素、骨钙蛋白及血钙水平,抑制体质量的增长和骨的形成,故采用托吡酯治疗的同时,应同时补钙。
作者:杨理明;康庆云;江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研究发现人体从出生开始就具备对疼痛的感知[1]。小儿容易受到疼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小儿对麻醉药物耐受性差,镇静的控制相对困难。镇静太浅可能出现体动,妨碍手术和检查,甚至产生心理创伤;镇静过深,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增加围术期气道管理和循环功能控制等方面的麻醉风险。美国麻醉协会(ASA)以及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等组织根据患儿意识水平、通气情况、心血管系统受抑制程度不同,将镇静分为轻度、中度、深度镇静及麻醉[2]。门诊小儿镇静要求大致包括消除紧张、疼痛控制和避免过度体动[3]。在小儿镇静药物的应用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全静脉和全吸入为主,全口服,全灌肠和混合应用。静脉应用主要是丙泊酚,曲马朵,咪唑安定等。吸入镇静则以七氟醚应用的相对较多。也有研究[3]表明采取10%水合氯醛灌肠后行口腔治疗也是可行的。除此以外有大量研究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手段,如咪唑安定和曲马朵联合,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等。作者对小儿门诊镇静药物选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屈双权;肖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本地区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的耐药状况、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沙门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值,使用 PCR 法和DNA测序法检测头孢菌素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沙门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本地区肠炎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占59.9%(91/152)。所有被测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萘啶酸的耐药率高(86.2%),其次是氨苄西林(59.9%)、氯霉素(36.2%)和四环素(34.9%)。46.1%(70/152)的沙门菌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其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比肠炎沙门菌高(85.2%>31.9%)。对头孢菌素耐药的14株沙门菌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均为blaCTX-M型,其中7株为blaCTX-M-55,4株为blaCTX-M-14,2株blaCTX-M-3和1株 blaCTX-M-15。91株肠炎沙门菌分成23个PFGE型,27株鼠伤寒沙门菌分成15个 PFGE 型。PFGE 型别存在多个克隆系。结论本地区沙门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产 bla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沙门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机制。本研究中沙门菌的 ESBLs 基因以 blaCTX-M-55型为主。沙门菌 PFGE 型别多样,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夏梦;张智洁;刘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输卵管脱垂(fallopian tube prolapse,FTP)是子宫切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本院1例因子宫腺肌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 FTP 并嵌顿于阴道残端切口,行腹腔镜治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34岁,因“子宫腺肌病”于2013年4月12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盆腔粘连松解术。患者于2013年6月19日因“子宫全切术后少许阴道流血1次”就诊,阴道残端可见一约2 cm ×1.5 cm×4 cm大小的息肉样赘生物,门诊拟诊阴道残端息肉,医嘱拟行“阴道残端息肉摘除术+激光治疗”,常规消毒后阴道残端可见一赘生物,疑输卵管伞部水肿,该赘生物右侧与阴道残端切口致密粘连,左侧与腹腔相通,牵拉时下腹坠胀酸痛,立即停止手术,疑为 FTP 并嵌顿,嘱其住院治疗。住院后完善血常规,白带常规,B超,心电图,胸片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入院诊断:FTP 并嵌顿,于2013年6月29日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子宫缺如,阴道残端与部分肠管及右侧输卵管致密粘连,见右侧卵巢4 cm×3 cm×3 cm大小;左侧卵巢大小质地正常,左侧输卵管外观无异常。镜下钝锐性分离粘连,恢复正常解剖结构,见右侧输卵管自壶腹部以下嵌顿于阴道残端中间切口处,分离右侧粘连,提拉输卵管,自切口部位牵出嵌顿的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见组织水肿,在腹腔镜下分次钳夹、电凝切断右侧输卵管系膜、右输卵管峡部,离断右输卵管,电凝断端,缝合阴道残端约2 cm 的裂口,术中出血少,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标本送病检,术后予抗炎、止血治疗。2013年7月3日病检结果回报:慢性输卵管炎(右侧)。出院诊断:右侧FTP并嵌顿。
作者:田军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DM)下肢缺血大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4只DM雄性 SD大鼠,下肢缺血模型造模后分为3组:A组(n=10):EPCs 移植;B组(n=12):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C组(n=12):生理盐水局部肌注。另取20例雄性 SD大鼠进行 DM造模,并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用于移植及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 EPCs,将 EPCs进行活细胞染色剂(CM-Dil)标记后移植。移植28 d后处死,取大鼠患肢肌肉标本,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毛细血管密度(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检测)。用 CM-Dil 对 EPCs 进行示踪,检测移植后大鼠患肢 CM-Dil 示踪情况。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及肿瘤的发生。结果 A组较 B 组及 C 组患肢 VEGF、eNOS 含量及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增高(P<0.05)。EPCs移植后,患肢观察到CM-Dil标记细胞。移植后28 d未观察到急性排斥反应及肿瘤生长。结论 EPCs较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进一步增加DM大鼠下肢缺血局部 VEGF、eNOS含量和毛细血管密度。
作者:郑曦;张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力月西对老年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后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老年行肝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力月西组(M组),每组各20例。D组诱导时给予右美托咪定0.25μg/kg,术中以0.2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 h。M组诱导时给予力月西0.05 mg/kg。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恢复、呼唤睁眼、指令反应恢复和拔管时间,并记录术后不良事件(躁动、寒战、呛咳、恶心呕吐、心血管事件及镇痛无效)发生率。结果与 M组比较,D组自主呼吸恢复较快;D组疼痛词语等级量表评分(VRS)降低,镇痛有效率升高;D组 Glasgow 昏迷评分较高;D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缩短,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两组寒战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M组比较,D组躁动、呛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叶切除手术诱导给予右美托咪定0.25μg/kg,术中以0.2μg/(kg·h)维持可减少术后躁动,恢复时间较短,苏醒质量优于力月西组。
作者:骆佳;廖用琼;刘际童;梅习平;谭素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将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治疗,记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肌酐(SCr)、血脂和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以及核因子-κB (NF-κB)的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FPG、2hPG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 SCr 相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和 mAlb 水平无明显变化(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和mAlb水平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和m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 NF-κ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 >0.05);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该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NF-κB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诺贝特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和 mAlb 水平,降低 NF-κB P65的活性,从而发挥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袁江永;周晨光;白桂芝;樊蔚;马雪梅;杜文涛;张俊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下30只结扎左前降支建立 AMI动物模型,将术后24 h 存活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4周后分别检查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 MMP-9、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度(+dp/dtmax )、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度(-dp/dtmax )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及血清 MMP-9、TNF-α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瑞舒伐他汀组 MAP、+dp/dtmax、-dp/dtmax升高,LVEDP、MMP-9、TNF-α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减轻 AMI后的心室重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 MMP-9、TNF-α水平变化有关。
作者:龙建平;黄标通;熊卫民;杨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患者并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36例心脏直视术后发生AF的39例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21例48 h转复成功,18例同位电复律,1~4 d后恢复窦性心律。结果影响患者术后发生 AF的因素是年龄>70岁、伤口疼痛、缺氧、术前心律异常、术前低血钾、心肺机使用时间、术中胸膜破裂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患者4d内全部恢复窦性心律。结论注意加强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监护、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合理补液对预防其术后 AF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松;莘琳艳;佟晓丽;蔡伟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注射式隆乳术在10年前风靡世界,我国众多女性朋友也在那些年里坠入追求爱美的潮流中,选择了注射式隆乳手术。由于注射式隆乳术的缺陷与不可预期的后果[1-4],早在2006年4月30日国家药监局明文规定停止使用水凝胶行注射隆乳术[5]。近年来,因注射式隆乳导致包膜挛缩、感染等并发症的报道屡见不鲜[3,4,6],偶有注射隆乳导致乳腺癌的报道[7-9]。本科在2010年收治一例注射式隆乳术后合并乳腺癌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芳;张超杰;范培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焦虑情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入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行手术患者,在术前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筛选出有焦虑的患者(H AMA≥17分),将其纳入观察组(30例),无焦虑的患者(HAMA<7分)纳入对照组(30例)。在术前术后分别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腰痛、腿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有焦虑情绪的观察组患者术后 ODI评分、腰痛 VAS评分、腿痛 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有相关性,术前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以指导实施针对性干预有一定意义。
作者:田琛妍;蒋巍;孙剑;赵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和协助判断预后。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新生儿病房确诊的早产儿败血症3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败血症以晚发型败血症(≥7 d)和院内感染败血症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并发症以肺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化脓性脑膜炎为主;血小板和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异常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药敏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较敏感;死亡16例,以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500 g 者病死率高;5例诊断神经发育损害。结论早产儿败血症早期症状不典型,院感和合并症发生率高,监测血小板和 hs-CRP 有助于早产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治。
作者:杨慧;黄瑞文;廖镇宇;庄严;张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颅脑外伤行开颅术后矢状窦,横窦附近迟发性血肿的患者手术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行开颅术后矢状窦,横窦附近迟发性血肿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取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开颅术后矢状窦,横窦附近迟发性血肿患者29例患者中26例行二次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显效及总有效率(60.42%,95.83%)及远期疗效(78.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62%,76.92%,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中的3例保守治疗患者死于脑疝。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选择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预后明显优于开颅手术。
作者:赵铁鹏;李卫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