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李升炉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耳鼻喉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耳鼻喉二科2013年1~2013年6月的556例患者未实施风险管理措施,2013年7~12月的643例患者对其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护理风险先期评估,针对专科特点采取应对措施,建立健全风险护理体系,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定期护理风队防范培训。对比分析实施前后不良事件、护理投诉、护理表扬、患者满意度、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得分。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护理表扬、患者满意度、护理部检查综合质量得分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在耳鼻喉科护理实践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整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欢;黄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常会出现感染、休克及腹膜炎等并发症,临床致死率很高[1]。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往往较突然,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病情发展快,临床表现也不典型,一旦诊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胎死宫内或母胎双亡[2]。本科收治了一例妊娠29周合并SAP的患者,行剖宫引产术加胰床松解/腹腔清洗引流术,配合以精心周全的专业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就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成志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患者并发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36例心脏直视术后发生AF的39例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静脉给予胺碘酮治疗,21例48 h转复成功,18例同位电复律,1~4 d后恢复窦性心律。结果影响患者术后发生 AF的因素是年龄>70岁、伤口疼痛、缺氧、术前心律异常、术前低血钾、心肺机使用时间、术中胸膜破裂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患者4d内全部恢复窦性心律。结论注意加强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监护、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合理补液对预防其术后 AF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松;莘琳艳;佟晓丽;蔡伟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MT患儿声像图特征。结果26例CMT患儿中病变发生在右侧胸锁乳突肌的14例,占53.8%,左侧12例,占46.2%。根据病变胸锁乳突肌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三型。①肿块型:5例(19.2%),均呈不均匀低回声,肌纹理均不清晰,与正常肌肉组织之间有界限;②局部增厚型:13例(50%),呈稍低回声12例,不均匀低回声1例,肌纹理均清晰,与正常肌肉组织相延续;③弥漫型:8例(30.8%),回声无明显特殊改变,肌纹理均清晰,但其厚度与健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C MT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建勇;孙友胜;盛剑;经朝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158例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158例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共检出102株病原菌,检出率64.56%。检测62株革兰阳性菌,占60.78%(60/10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40例(39.22%),以大肠杆菌为主。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耐药性,检查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12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的33.33%(12/3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病原菌占35.6%。结论老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难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应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凌;苏春霞;蔺莉莉;白瑞平;王莲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继发眼部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结核病研究所确诊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因继发眼部并发症来眼科会诊132例,男73例,女59例,平均年龄28.3(11~58)岁。了解眼部并发症的种类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结果1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继发眼外肌麻痹24例(18.2%)、虹膜睫状体炎20例(15.2%)、全葡萄膜炎17例(12.9%)、视盘水肿18例(13.6%)、视神经萎缩14例(10.6%)、黄斑水肿28例(21.2%)、白内障11例(8.3%);1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出现复视24例(18.1%)、视力下降103例(78%)、虹膜粘连26例(19.7)、玻璃体混浊29例(22%)、视野异常75例(56.8%)。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眼部并发症不容忽视,当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处于逐渐恢复期时,眼部并发症造成的损害就突显出来。视野异常、视功能障碍、复视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关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小切口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7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纳入标准为直径大于1.5 cm嵌顿性中上段结石以及输尿管镜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失败患者。其中37例行小切口切开取石,另35例行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比较两组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 )、镇痛剂使用时间、一次性取石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一次性取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腹腔镜组(P <0.001);而在术后连续两天 VAS值、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上,后-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1)。结论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的嵌顿性结石及输尿管镜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失败者,小切口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均是安全、可靠的方案。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小切口取石术有术后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易雄飞;袁俊斌;邹林;范本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胰腺癌患者44例,随机化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22例,接受吉西他滨1000 mg/m2,d1、d8,腹腔热灌注生理盐水500 mL+顺铂40 mg/m2,d2、d5、d9;对照组22例,接受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40 mg/m2,静脉滴注,d1~3,两组均21 d为1周期,接受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1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稳定率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稳定率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收益反应比较,实验组有效率85.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止痛效果明显。
作者:孙明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预防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5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用药方案,将以上患者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依诺肝素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行血管彩超及 CTA检查诊断统计 DVT和肺栓塞(PE)例数,评价其有效性。统计两组患者出血事件、额外输血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PE,均无出现大出血事件。而DVT的发生率,一般出血事件发生率,额外输血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比依诺肝素,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 VTE 发生具有同样良好的效果,并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刘峰;雷青;陈立;陈松;阳宏奇;倪江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焦虑情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入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行手术患者,在术前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筛选出有焦虑的患者(H AMA≥17分),将其纳入观察组(30例),无焦虑的患者(HAMA<7分)纳入对照组(30例)。在术前术后分别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腰痛、腿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有焦虑情绪的观察组患者术后 ODI评分、腰痛 VAS评分、腿痛 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有相关性,术前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以指导实施针对性干预有一定意义。
作者:田琛妍;蒋巍;孙剑;赵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督导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效果和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玉田镇19例及县城外6个乡镇9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两组患者分为玉田镇观察组、玉田镇对照组、县城外观察组、县城外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有计划的督导式健康教育,玉田镇与县城外的对照组患者均只发放脑卒中相关治疗的健康宣传册。随后记录并评估4组在宣教前后1个月对焦虑状态(采用汉密尔顿 HAMA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 Barthel Index 指数评估)、生活满意度、功能独立性(采用 FIM指数量表评估)、实施前后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并进行比较与总结。结果玉田镇、县城外观察组实施督导式教育后与各自教育前、本地对照组教育后比较,H AMA 评分、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IM指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危险因素发生率均下降,县城外观察组教育后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督导式健康教育可以有助于患者主动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家属对患者的监督性,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绝经后女性 pSS组患者(30例)和健康女性对照组(30例)血清及唾液中 IL-6,分析其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 M)、免疫球蛋白A(IgA)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结果 pSS组患者血清及唾液中 IL-6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pSS 组患者血清中IL-6的浓度与血清中CRP、ESR 和 IgG的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6、0.621、0.632;P 分别为0.008、0.007、0.006);与血清 IgM 和 IgA浓度无相关性(r分别为0.354、0.312;P分别为0.085、0.081);pSS组患者血清和唾液中的 IL-6浓度呈正相关(r为0.658,P为0.006,P<0.01)。结论 IL-6可能通过诱导 IgG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影响CRP、ESR的变化,影响 pSS的疾病进展,血清和唾液 IL-6水平可用来评估 pSS的进展情况。
作者:谢守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本院758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血清 NT-proBNP水平,并根据孕周不同进一步将758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分为3个亚组,即 A组(孕28~31+6周)、B组(32~35+6周)、C组(≥孕36周),并比较三组NT-proBNP水平。结果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NT-proBNP水平为(60.44±42.02)pg/mL,A、B、C三组血清NT-proBNP值分别为(29.55±25.49)pg/mL、(86.28±54.25)pg/mL、(66.69±31.44)pg/mL,A组与B、C组比较,A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与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测得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 NT-proBNP水平,样本量较大,其结果可以初步确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NT-proBNP参考值的范围。
作者:游一平;李晨辉;唐雅兵;王诗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应用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安全性。方法60例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后置入合适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比较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压(Paw)等参数。结果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置入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PETCO2、PaCO2、Paw、分别由高频喷射通气前的(32.01±3.31)mmHg,(40.83±2.68)mm-Hg,(14.7±1.74)cmH2O 下降至通气后的(22.07±3.31)mmHg,(33.3±2.29)mmHg,(4.6±1.59)cmH2O;PaO2由(279.7±51.5)mmHg增至(311.78±46.4)mmHg。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采用喉罩联合高频喷射通气,能安全地应用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作者:陈娟;李琼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多饮、多尿6年,于2013年11月15日以2型糖尿病(T2DM)入院。检查空腹血糖(FBG)8.11、三酰甘油(TG)2.11、总胆固醇(TC)4.3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7 mmol/L,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心电图(ECG)(图1 a)等均基本正常。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良好。11月21日10时43分无明显诱因突发心悸、心前区闷痛,立即床旁心电图(ECG)检查:Ⅰ、Ⅱ、aVL、V5、V6导联 R波平顶或圆钝,V1、V2 ST上抬0.2 mv,Ⅰ、Ⅱ、V5、V6导联 ST 下斜型下移0.1 mv,V1~V3呈 QS 波,QRS波群时间达0.12 s(图1b),符合变异型心绞痛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速予以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约2 min后症状缓解。因V1~V3呈 QS 波,查乳酸脱氢酶(LDH)107 U/L,肌酸激酶(Ck)30 U/L,CK-MB 16 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99 U/L,肌钙蛋白 I(cTnI)阴性, CRP 3.86 mg/L,均正常。11月22日0点34分无诱因情况下再发心悸、心前区闷痛,伴惡心、出汗, ECG改变同前(图1 c),即给予硝酸甘油一片含服,数分钟后心绞痛缓解,3点30分复查 ECG 正常(图1 d)。诊断考虑变异型心绞痛伴短暂 CLBBB,给予地尔硫卓、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丁、氯比格雷治疗。11月26日在湘雅医院心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检查:左前降支近段狹窄75%,中段狭窄50%,对角支近段狭窄50%;左回旋支开口狹窄50%,近段狹窄60%,远段狭窄75%。因狭窄不严重未予安装支架,患者坚持以上方案继续治疗,心绞痛未再发作。
作者:钱来森;孙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体外药敏试验的方法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标本对目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肺癌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NSCLC患者共计41例,使用 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计算其敏感性指标,同时分析肺腺癌和鳞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紫杉醇(PTX)、长春瑞滨(NVB)、顺铂(DDP)、草酸铂(L-OHP)、5-氟尿嘧啶(5-FU)、多西紫杉醇(Docetaxel)、环磷酰胺(CTX)、羟基喜树碱(CPT)、依托泊苷(VP-16)的敏感率均在30%以上,提示 NSCLC对以上药物敏感;而伊立替康(CPT-11)、长春新碱(VCR)、吡柔比星(THP)、多柔比星(ADM)、表柔比星(EPI)、异环磷酞胺(IFO)、卡铂(CBP)的敏感率均低于30%,提示在 NSCLC 化疗过程中应用以上药物可能存在耐药,非小细胞肺腺癌和鳞癌对 VCR、CPT、VP-16、THP、ADM、EPI这6种药物敏感度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而对其他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度两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药敏试验的总体符合率较高,肺鳞癌和肺腺癌对于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对临床化疗药物的经验性的选用起指导作用。
作者:李贲;郭志敏;周雪;王云;董志伟;王琳;臧永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糖及雷公藤内酯醇(T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 mmol/L 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 葡萄糖)、甘露醇组(5 mmol/L 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TP甲组(30 mmol/L 葡萄糖+5μg/L TP)、TP 乙组(30 mmol/L 葡萄糖+10μg/L TP)、TP丙组(30mmol/L 葡萄糖+15μg/L TP),分别在24 h、48 h、72 h采用 RT-PCR法检测TP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 MCP-1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TP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1);不同浓度的TP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 <0.05)。结论 TP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球硬化有一定作用。
作者:莫建勋;孙文波;蒙雯雯;叶烨;唐盛发;莫剑锋;陈植涛;莫春荣;杨灵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本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0例。Ⅰ组患者行右侧SGB,Ⅱ组不行SGB。检测两组肺癌患者术前(T0)、术毕(T1)、术后1 d(T2)、术后3 d(T3)外周血清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Ⅱ组患者血清TGF-β、IL-4、IL-6在T1、T2、T3明显升高,与Ⅰ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GB能缓解肺癌患者的近期免疫抑制。
作者:周爱国;陈安基;刘红波;潘道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Cu)、锌(Zn)浓度及其 Cu/Zn 比值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方法测定55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女性健康对照组全血Cu、Zn浓度及其比值,并应用 ROC曲线分析评价Cu、Zn浓度及其比值对乳腺癌的诊断性能。结果乳腺癌患者全血Cu和 Cu/Zn比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血Zn浓度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u、Zn及 Cu/Zn比值诊断乳腺癌的 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35、0.673和0.930。相比之下Cu/Zn比值对诊断乳腺癌有佳的诊断效率。结论全血Cu、Zn浓度及Cu/Zn比值可能是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但真正有诊断价值的指标是Cu/Zn比值。
作者:高翠红;薛书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胎盘植入产妇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择插至子宫动脉用甲氨蝶呤(MTX)进行灌注及明胶海绵栓塞,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治疗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水平及阴道流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保全子宫,术中出血量为(10.3±3.7)mL,手术时间为(41.3±7.4)min;治疗后β-HCG水平及阴道出血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血管介入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恢复快、迅速止血及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且能保留子宫,保存生育功能。
作者:李霞;孙贺;计月华;卢双顺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