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切除的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肠粘连影响的对照

向春华

关键词:胆囊结石, 肠粘连, 术式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术后肠粘连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术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4.0%,明显低于观察组94.0%;对照组肠粘连发生率为12.0%,高于观察组2.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更优,且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有推广价值.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目的:人工气道的护理是重症护理工作中的重点,而气道湿化则是重症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人工气道湿化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根据循证护理的理论,建立了人工气道患者采用3种不同湿化方法的湿化效果,得出佳气道湿化方法.以选择有效的湿化方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以保持人工气道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以利于痰液的吸出,降低肺部感染率.从而使由单一的实践型护理模式向成熟型的以研究证据指导护理实践提供了方向.方法:将6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湿化,C组采用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比较3组痰痂形成、痰液黏稠度、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循证护理的理论,从佳气道湿化方法,总结了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得出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内滴注湿化效果好,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效果次之,间断气管内滴注湿化效果差.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发生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 resistant bacteria,MDR)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调查统计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MDR感染的危险因素、MDR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卒中类型、SAP类型、意识水平、入住病房、胃管及预防应用抗生素是诱发MDR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SAP类型、意识水平和入住病房是诱发MDR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DR感染者分离培养出91株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2株(35.16%)、铜绿假单胞菌15株(16.48%)、肺炎克雷白杆菌10株(10.99%)、溶血性葡萄球菌9株(9.89%)、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8.79%),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晚发性肺炎、意识障碍和入住ICU病房是诱发MDR感染的危险因素,MDR对多种抗生素呈广泛的不同程度的耐药.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羧甲淀粉钠溶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9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羧甲淀粉钠口服液在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2例已确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淀粉钠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差异;比较治疗组患儿免疫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37人(88.0%)有效;而对照组仅有效共14人(30.4%)有效,且治疗组其免疫指标在治疗后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羧甲淀粉钠口服液可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作者:杨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性下睑松弛行美容整形手术的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性下睑松弛行美容整形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美容整形手术的50例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对下睑多余的脂肪和松弛皮肤进行切除,紧致化处理眼轮匝肌.对患者手术后下睑松弛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手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的下睑松弛均得到有效的改善,总改善率达到98%.50例患者中,共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4%.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92%.结论:对老年性下睑松弛患者行美容整形手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赵国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干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符合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特点的干预模式,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2013年6~12月入住本病区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心理行为认知护理等综合干预.结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筛查工具,测定两组睡眠质量.出院时观察组PSQI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SQI积分>7分比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依实验数据可得,采取综合性睡眠辅助措施,帮助患者扩展自身健康知识、加深对自我心理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融入温切的人文关怀能够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睡眠环境,显著改善大多数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较低的现状.

    作者:邹永江;窦建军;苟汝红;徐德会;刘芹;杨桂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及需要量预测

    目的:探讨我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并对其需求量开展有效预测.方法:选取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12个乡镇卫生院的737名公共卫生人员进行访问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该省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结论:国家应该重视乡镇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与配置,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加强乡镇卫生院人力队伍建设工作.

    作者:刘发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成了困扰人们生活的疾病之一.文章从中医治疗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近年来医家对高血压症的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论述了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概况.中医治疗高血压症已经有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娩会阴伤口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伤口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方法:将顾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阴道分娩产妇48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产后均已静脉应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阴道分娩产妇480例作为观察组,不应用抗生素.两组均排除全身性痰病者,会阴完整、产程长、胎膜早破超过12h未临产者,重度贫血、阴道助产、产后出血、阴道炎和(或)会阴严重撕裂伤等产妇.结果: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产褥感染率、产后低热、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出现了会阴撕裂或者实施了缝合手术,不赞成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应该坚持不用、少用抗生素的原则.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关键是在针对引起阴道分娩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综合性措施.

    作者:刘仙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阑尾炎手术病患的围术期行以综合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阑尾炎手术病患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病患的围术期治疗之后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病患在治疗之后的身体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病患的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加强病患的康复效果,减少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阑尾炎手术的治愈率,因此,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周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脊柱内窥镜与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MED,PTED)技术与常规开窗三种方法,以及来合理地选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方法和治疗的各自效果.方法:本文所采取的方法为资料分析法,选择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到我院临床就诊的90例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C组全部病例均完成手术,B组2例硬膜破裂,1例神经损伤,三组均无大出血,病例死亡.术后随访3~26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100%,93.4%和96.7%,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有效治疗,关键是如何选择各项技术进行治疗.

    作者:张兆凤;陈伯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有效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有效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产科的110例晚期妊娠引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给药剂量随机地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25.μg,置于阴道后穹窿q3h)53例,B组(米索前列醇50μg,同样置于阴道后穹窿q3h)57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用药后,两组Bishop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18.87%明显低于对照组率为33.33%(P<0.05).结论:25μg给药剂量是晚期妊娠引产孕妇有效、安全的给药剂量.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借助于人工心脏起搏器来发放脉冲电流,经过电极和导线的传导来对患者的心肌进行刺激,使心肌进行收缩和兴奋,来代替心脏起搏点.对心脏脉冲电流的频率进行控制,使其有效的波动,是目前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方法,对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也是抢救危重患者、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严重心律失常的防治.

    作者:李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下肢血管疾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76例下肢血管疾病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74例,诊断正确率为97.3%,2例患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被误诊为动脉重度粥样硬化.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4例,动脉栓塞患者40例,股总静脉瓣关闭不全29例,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患者4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可重复检查,费用低,能够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客观评价药物疗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祖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变异退出的因素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路径变异退出进行详尽分析,以探讨路径变异退出因素,便于未来路径更好推广.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消化内科住院收治的3842例患者中因各种因素产生路径变异退出的755例患者的病历、病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总结退出路径的变异因素.结果:3842例患者中,有2 058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路径变异,变异率为53.57%,其中有755例患者因变异而终止临床路径,路径终止变异率为19.65%.755例终止路径患者中,有384例患者为病情因素,所占比例为50.86%,有265例患者为自身因素,所占比例为35.1%,有106例患者为医生因素,所占比例为14.4%.结论:在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因病情因素产生变异退出临床路径是正常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因患者自身因素或者医生因素产生变异退出临床路径则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的.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对首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放置工作鞘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对首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放置工作鞘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案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525位肾结石患者在输尿管软镜手术前2周留置了输尿管支架管.年龄21~55岁,其中男性233例,女性292例.在首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时,524位(99.8%)患者能够放置工作鞘至输尿管.其中,450例(85.7%)能够放置输尿管工作鞘至肾盂或输尿管上段;66例(12.6%)放至输尿管中段;8例(1.5%)放至输尿管下段;1例无法留置工作鞘,使用软镜直接进入输尿管进行碎石操作.术中出现输尿管穿孔1例,改开放手术.平均随访3个月,未出现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能够保障首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时放置输尿管工作鞘.

    作者:朱世斌;李恭会;张志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后复发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而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处于Ⅱ期和Ⅲ期的直肠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而对于多次复发的病灶,手术切除已经无法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疾病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治疗效果也更加理想,近年来开始针对直肠癌术后的复发实施以放射治疗为中心的综合性治疗,虽然对复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射线在对肿瘤产生作用的同时,对肿瘤周围的器官、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就是放射性直肠炎,轻度放射性直肠炎通过药物对症处理可以缓解,而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无法坚持放疗,并且放疗后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

    作者:周爱华;严布谷;姜照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血糖水平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FBG)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6例,入院后每1次/2h测量空腹血糖,3次测量值平均后作为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同时入院后24h内给予患者行颅脑MRI检查,计算脑梗死面积(cm2).依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依据患者平均血糖值分为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分析不同卒中患者血糖值以及脑梗死面积差别.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后血糖值与脑梗死面积相关性.结果:入院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脑梗死面积为(12.48±3.74)cm2比(24.91±4.69)cm2,t=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梗死组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23.94±3.69) mmol/L比(17.31±4.85) mmol/L比(7.56±2.85)mmol/L,F=3.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后6h空腹平均血糖值与脑梗死体积呈直线相关(r=0.859,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FBG)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关系密切.

    作者:冯丽会;李晓红;齐彩云;梁文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3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7例,对患者血脂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检测,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数量和促甲状腺素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菅丽萍;杨静慧;马直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子宫内翻的助产及急救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子宫内翻的助产及急救经验措施;方法:对2例子宫内翻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助产及急救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助产和急救,2例完全性子宫内翻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详细了解患者情况,认真观察胎盘剥离征象,胎盘娩出后,行阴道检查病做好并发症处理及抢救记录,能确保急性子宫内翻患者健康,提升助产和急救疗效.

    作者:赵云峰;陶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把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诊内科患者划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中采用优质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