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目的:观察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异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超声科于2015年1 ~12月在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72例孕妇中发现胎儿四腔心中疑似异常的14例孕妇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4例孕妇中,共检出胎儿心脏异常6例,发生率为2.21%,其中先天性心脏病5例(83.33%),其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2例(33.33%),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1例(16.67%),单纯性房间隔缺损1例(16.67%),右位心1例(16.67%);心脏肿瘤1例(16.67%),病理检查确定为室间隔横纹肌瘤.结论:在产前对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心脏异常,而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较高,有助于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作者:金泽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细针穿刺诊断的良性诊断符合率为87.2%;细针穿刺诊断的恶性诊断符合率为81.8%;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符者为47例,综合诊断符合率为82.4%,其中乳头状囊腺癌、腺瘤样甲状腺肿、髓样癌间的诊断符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3者与滤泡性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相比羞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实施甲状腺细针穿刺组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与病理学检查的符合率比较贴近,但是在滤泡性腺癌诊断方面符合率较差,临床应该结合症状、细针穿刺检查及超声检查于一体,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茂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冷光源与常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0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取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蓝光照射,试验组给予患儿冷光源光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0%,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试验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运用冷光源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临床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52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对照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TBIL(总胆红素)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BIL、IBIL、TBI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可降低胆红素水平.
作者:李慧;刘晓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并实施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7例,依据患者化疗期间护理方式差异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9例,针对肿瘤化疗患者身体状态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化疗1个月后对比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有着明显改善效果,增强患者机体健康素质,提高化疗期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殷湘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参与调查试验,对患者首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然后再利用手术病理诊断来检查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经过超声诊断,80例患者包括甲状腺炎患者18例,甲亢29例,甲状腺癌14例以及甲状腺腺瘤19例,良性肿瘤检出率为85%,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6.25%.手术病理检查例数分男为16例、33例、9例和22例,良性肿瘤检出率为90%,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1.25%.结论:超声诊断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而且还具有辨议率高、无创伤及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前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文爱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咽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接受喉癌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及方法.结果:经过对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有1例患者发生气管内套管阻塞,经更换气道管及加强气道湿化处理后,恢复良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巩甜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神经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神经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按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常规组(40例)、人性化护理干预组(40例),判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满意率和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神经科护理中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脑钠肽(BNP)阳性与提前进入血液透析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给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整理我院92例(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无冠心病病史)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资料.住院后动态监测患者心肌生物学标志物,观察无明显症状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通过中医药保守治疗4周内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例数.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脑钠肽(BNP)阳性的患者4周内进入血液透析的占78.3%,而阴性进入血液透析的仅有17.4%.结果:cTnT及 BNP阳性患者较阴性的患者提前进入血液透析.结论:监测cTnT及BNP可作为提前进入血液透析的预测指标.
作者:赵国臣;郭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重建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顺序编码法将患者分为组1(19例)和组2(20例).组1术后来坚持动能锻炼;组2术后坚持动能锻炼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和干预前、干预3个月患侧上肢前屈、后伸、内旋和外展活动度.结果:组2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比组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侧上肢前屈、后伸、内旋和外展活动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2相比于组1患侧上肢前屈、后伸、内旋和外展活动度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乳房重建术后坚持上肢功能锻炼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增加活动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牵引下配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45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组和牵引组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39%,有效率为94.12%;手法组治愈率为50.98%,有效率为90.2%;牵引组有效率为43.14%,治愈率为74.51%.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手法组和牵引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与手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牵引组(P<0.01).结论:牵引联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和牵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并评估64排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与心脏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性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后发现,64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率为95.24%,明显高于心脏彩超,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将64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并不存在明显差异(矿=0.83,P>0.05).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高,其误诊率显著低于心脏彩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确诊有积极意义,需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张渝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4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不及观察组的8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为5%,观察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两组不良反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用药相对安全,因此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克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子管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由于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期间出血、月经淋漓不尽就诊的40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别采用阴道超声及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的诊断方式,对比诊断结果.结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断结果详见附表,宫腔镜诊断结果显示35例为子宫切口憩室,其中轻型18例,重型17例,B超检查检出12例,其中重麴例,轻型3例.联合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优于单纯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结论:利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的方式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准确、有效,可以帮助医生详细观察到切口创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体征观察、感染预防等一般护理,综合护理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舒适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情绪放松训练等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3d)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陈祥凤;陈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系统研究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际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健康知识评分和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分阶段健康教育的价值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曾柳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实施临床路径(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因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制定好的LC临床路径模式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钱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患儿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经护理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泻患儿于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临床指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力腾格日来;苏友丽才次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发生于颅内的支气管源性囊肿极为罕见,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颅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病例,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截至2013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例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行开颅手术,2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后2周囊肿复发再次手术全切.随访时间为16个月至6年.所有3例患者均仍存活,未见囊肿复发,未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均大于90分.结论:支气管源性囊肿属良性病变,治疗方法主要为开颅手术切除,且必须全切除.全切患者囊肿复发率低,预后较好.对于复发者可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柯炎斌;陆永建;方泽鲁;曹国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联合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儿泻停颗粒、布拉氏酵母菌加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A组),布拉氏酵母菌加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B组),蒙脱石混悬液治疗组(C组),对3组患儿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72h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87.5%;B组显效率15%,总有效率65%;C组显效率7.5%,总有效率45%.结论:对比3种腹泻治疗药物的配合使用发现,在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前提下,联合使用中药儿泻停和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可起到缩短病程、减少肠道黏膜损伤、促进肠道功能尽快恢复的作用.
作者:吴婷;郭宁;李雪雅;李亚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