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测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金泽宏

关键词:超声检查, 心脏异常, 胎儿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异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超声科于2015年1 ~12月在行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72例孕妇中发现胎儿四腔心中疑似异常的14例孕妇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4例孕妇中,共检出胎儿心脏异常6例,发生率为2.21%,其中先天性心脏病5例(83.33%),其中单纯性室间隔缺损2例(33.33%),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1例(16.67%),单纯性房间隔缺损1例(16.67%),右位心1例(16.67%);心脏肿瘤1例(16.67%),病理检查确定为室间隔横纹肌瘤.结论:在产前对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心脏异常,而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较高,有助于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消渴病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究老年消渴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老年消渴患者掌握消渴病防治知识,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及护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消渴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老年消渴患者的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能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服药习惯,正确及时使用药物,做到调养与治疗相结合,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勇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内患者高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ICU内高钠血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ICU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73.0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5.26d(s=0.75),接受ICU治疗的平均时间为6.18 d(s=0.97),平均住院时间为9.53 d(s=2.06),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治疗ICU内高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及药理研究

    目的:研究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8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施唑林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头孢美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炎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DILI)主要指的是治疗期间药物及代谢产物导致患者肝细胞出现毒性损害,也可以是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出现的变态反应而出现的一类疾病,有学者对1789例DILI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本身不存在肝脏疾病的患者占46.9%,本身存在肝脏疾病的患者占53.1%;男性患者占56%,女性患者占44%.本文主要论述当前关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情况.

    作者:刘军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部创伤的急诊救治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救治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43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所有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患者入院后行B超、CT、腹腔穿刺等检查进行病情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29例采取手术治疗,1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40例患者均成功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3.0%,仅2例死亡,死亡率为4.7%,1例因副股动脉损伤所致死亡,另1例因术中失血过多死亡,残疾1例(2.3%).结论:腹部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关键是优先处理致命性创伤,然后尽快决定院内急救是先行一次性手术治疗还是采取分阶段进行创伤控制.通过早期确定性治疗提高患者获得成功救治的概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贵兵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体征观察、感染预防等一般护理,综合护理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舒适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情绪放松训练等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3d)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康复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陈祥凤;陈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应用呼吸机治疗老年人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治疗老年人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96.97%,死亡率为3.03%;对照组治愈率为51.52%,死亡率为48.48%,治疗组治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应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牵引联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牵引下配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45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组和牵引组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39%,有效率为94.12%;手法组治愈率为50.98%,有效率为90.2%;牵引组有效率为43.14%,治愈率为74.51%.治疗组治愈率显著优于手法组和牵引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与手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牵引组(P<0.01).结论:牵引联合贾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和牵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微刺激术治疗子宫内膜过薄不孕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内腹微刺激术在子宫内膜过薄不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3例子宫内膜过薄不孕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组.8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来采用任何手术方式;手术组在月经来潮12h内行子宫内膜微刺激术.观察指标:①妊娠率、流产率;②不良反应发生率;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结果:①手术组较对照组妊娠率更高,流产率更低,X2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②手术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③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相似,t检验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手术组较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子宫内膜微刺激术在子宫内膜过薄不孕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增厚,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且安全可靠,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胡晖明;郝书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流产后的患者采用流产后关爱(PAC)优质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的4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PAC优质服务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复流产率、高危流产率、未避孕率、常规避孕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效避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后的患者采用PAC优质服务护理,能提高患者高效避孕率,降低重复流产率及高危流产率,减轻患者痛苦,可推广应用.

    作者:曾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阿勒泰地区慢性肝病患者饮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阿勒泰地区慢性肝病患者对健康饮食知识的认知,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15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肝病患者对健康饮食的了解程度较浅,健康饮食意识相对较差,需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是肝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需强化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患者的特点,采用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正确的饮食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凤;辛艳萍;白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对大量输血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大量输血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危、重患者,疾病类型为腹部外伤、多发骨折、肝裂伤、脾破裂等.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输血护理,研究组接受全程精细化输血护理.对比两组出血发生率,输血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发生率为4%,对照为22%,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如发热、紫癜、急性肺损伤、血栓性静脉炎、低体温及电解质紊乱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大量输血的患者实施全程精细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出血的发生,对减少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保证输血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巧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术、试验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各36例.观察恢复时间和并发症,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为75.3min(s=6.5)、7.6d(s=0.8)、12.2个月(s=1.0),对照组分别为92.0min(s=8.0)、10.5d(s=1.2)、14.8个月(s=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1.7%、86.1%,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DHS和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良好疗效,其中PFNA术式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郐吉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抗生素抗感染作用的药理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抗生素抗感染的药理作用.方法:从我院选取32例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其疗效,对抗生素在抗感染中的运用进行药理分析.结果:所选3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可以有效地对感染患者起到消炎的作用,在抗感染的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喜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液检验对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74例贫血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4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液检验,比较其相关的血液指标,并分析观察组贫血患者中各类型贫血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贫血患者的红细胞(RBC)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血液检验诊断后,其诊断符合率为79.73%.结论:采用血液检验应用于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能够准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蒋新春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头部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头部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82例行头部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予以治疗后观察患者生存期、脑瘤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肿瘤缩小或未出现增大趋势且原有的神经缺失症状得到改善为63例(92.6%);发现新增肿瘤或肿瘤增大现象患者4例,无明显变化1例,共占7.4%.术后半年生存期为59例(86.7%),1年生存期41例(60.3%);治疗过程中,6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共4例,发生率5.8%;68例患者中1例于治疗后27d死亡,病死率1.5%;单次治疗1~3个病灶不良反应发生率1.9%,单次治疗病灶个数≥4个不良反应发生率17.6%,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头部伽马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过程中单次治疗病灶个数增加时不良反应增多.

    作者:马亮;宿连政;高建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单胎足月分娩初产妇,并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后者按传统的保护会阴方法分娩,比较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试验组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分娩效果好.

    作者:王燕芳;钱夏柳;詹泽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样本120份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120份检验样本中,共有52份标本受到了质控因素的影响,占43.33%,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采集时间不准确、检验操作不严格、试剂平衡处理时间不当、送检不及时及实验室的环境.结论:在开展免疫检验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检验方法、规范检验人员的行为,才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检验质量.

    作者:肖礼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采取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操作手法.方法:随机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取中医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2例,回顾分析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5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并且治疗后没有复发患者.结论:采取中医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一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神经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神经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神经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按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常规组(40例)、人性化护理干预组(40例),判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满意率和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神经科护理中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