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伴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刘勇世;辛向兵

关键词:手术, 循环胸腔热灌注, 肺癌, 胸腔积液,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实施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0例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均给予手术、循环胸腔热灌注联合疗法,评定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例患者均成功治疗,胸腔影像学检查发现疾病缓解率高达100.0%,其中完全缓解18例,占90.0%;部分缓解2例,占10.0%.随访发现仅2例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现象,占10.0%,平均存活时间为17.20d,(s=3.70),预后1年存活者16例,占80.0%;2年存活者13例,占65.0%.结论:临床给予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手术、循环胸腔热灌注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存活率,值得借鉴.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使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种修复方法取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对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前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个性化护理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确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模式的异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患者在满意度、总体HAMD评分、失眠率统计评定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是女性人生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期,由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患者会出现诸多症状和焦虑情绪.综合的个性化护理能很好地改善消除症状和失眠焦虑现象,将影响降到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明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单胎足月分娩初产妇,并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后者按传统的保护会阴方法分娩,比较两组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试验组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分娩效果好.

    作者:王燕芳;钱夏柳;詹泽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综合性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1].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患者(20例)给予平常护理的方法,研究组患者(20例)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膀胱痉挛、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其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3d,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术后1d、2d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出院前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膀胱痉挛的程度,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2].

    作者:薛柳青;方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SAP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或非手术手段进行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实行ICU治疗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结果:就治疗成功率、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预后结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效果

    目的:为了探讨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效果及产妇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实施床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技能评分、护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为剖宫产初产妇实施床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增强产妇的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泮托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4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不及观察组的8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为5%,观察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两组不良反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用药相对安全,因此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克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通过心脏彩超检查确诊54例,诊出率87.10%;通过心电图检查确诊45例,诊出率72.58%,不同诊断结果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两种诊断方法都发现存在心脏左房内径与主动脉根内径比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同诊断方法在射血分数与E/A方面的对比(P>0.05).结论: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促使其诊断率的不断提高,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李爽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对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参与调查试验,对患者首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然后再利用手术病理诊断来检查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经过超声诊断,80例患者包括甲状腺炎患者18例,甲亢29例,甲状腺癌14例以及甲状腺腺瘤19例,良性肿瘤检出率为85%,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6.25%.手术病理检查例数分男为16例、33例、9例和22例,良性肿瘤检出率为90%,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1.25%.结论:超声诊断对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具有比较高的准确率,而且还具有辨议率高、无创伤及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前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文爱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消渴病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究老年消渴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老年消渴患者掌握消渴病防治知识,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及护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消渴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老年消渴患者的心态平和、情绪稳定,能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服药习惯,正确及时使用药物,做到调养与治疗相结合,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勇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外科门诊质量的提高及医疗安全策略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外科门诊质量及医疗安全策略的因素,探讨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外科门诊质量及医疗安全.方法:分析门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门诊质量及医疗安全.结果:通过采取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沟通技巧、提高外科医生专业知识等一系列措施后有效提高了门诊质量及医疗安全.结论:针对外科门诊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后能有效提高门诊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谭卓宏;成李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小儿呼吸衰竭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儿加行人工机械通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对促进患儿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穆伦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采取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操作手法.方法:随机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取中医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2例,回顾分析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5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并且治疗后没有复发患者.结论:采取中医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一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3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每天晚上口服1次,时间为8周.结果:230例高脂血症患者在入院期间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在这期间患者有不良反应出现.230例高脂血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之后,有6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27.4%,包括肝功能出现异常、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时使用他汀类药物应小心、谨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上报医生进行处理,并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张元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具有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达峰;于硕荣;钟秋菊;梁远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80例患有宫颈糜烂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症状,提高子宫创面愈合效率,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曾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流产后的患者采用流产后关爱(PAC)优质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的45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PAC优质服务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复流产率、高危流产率、未避孕率、常规避孕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效避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后的患者采用PAC优质服务护理,能提高患者高效避孕率,降低重复流产率及高危流产率,减轻患者痛苦,可推广应用.

    作者:曾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失血性休克兔经不同补液途径的复苏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失血性休克兔经不同补液途径的复苏效果.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雌性大白兔,所有大白兔实行无菌手术,以制备失血性体克模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静脉补液组(A组)、口服补液组(B组)和未补液组(C组),每组均为6只,比较3组大白兔的复苏效果.结果:复苏开始3h,A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低于C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开始后6h,3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开始3h及复苏后6h,A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白细胞计数低于B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IL-6与IL-10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72h,A组死亡率为14.29%,B组死亡率为28.57%,C组死亡率为100%.结论:失血性休克早期,实施口服补液复苏效果良好,但无法达到静脉补液效果,但口服补液在炎症反应方面优于静脉补液.

    作者:姚杰;石欣;施鸿舟;钱柏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不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术、试验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各36例.观察恢复时间和并发症,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为75.3min(s=6.5)、7.6d(s=0.8)、12.2个月(s=1.0),对照组分别为92.0min(s=8.0)、10.5d(s=1.2)、14.8个月(s=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1.7%、86.1%,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DHS和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良好疗效,其中PFNA术式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郐吉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儿科收治的31例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患儿(观察组),同时抽选同期同病患儿30例(对照组),分别给予直肠末端旋转式瘘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45%)与对照组患儿(76.67%,2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通过采用直肠末端旋转式瘘修补肛门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显江;田文梅;农国旺;潘光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