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分别接受传统切除手术及小切口切除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等特点,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周玉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饮食营养、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给予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饮食及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增加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特征,为老年患者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青壮年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类型、咬合接触、咀嚼功能、食物嵌塞及美观情况.结果:老年组中活动义齿修复比例、牙齿缺失数、要求提高咀嚼功能及改善食物嵌塞比例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直接修复及改善美观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具有明显特征,其进行口腔修复主要为了提高咀嚼功能,修复方式多选择活动义齿,由于老年患者口腔基础条件差,修复前多需要重新确定咬合接触关系或进行牙髓治疗、牙槽嵴修整,因此临床应根据上述明显特征为老年患者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
作者:夏玲;金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研究双源CT(DSCT)冠状动脉造影中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100例患者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分析DSCTA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平均心率76/min,均成功完成了DSCTA,并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子及主要分支 .100例患者的332支冠状动脉伴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300)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CAG诊断结果相同,得出DSCTA的灵敏度、特异性 、准确 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0%,92.5%,90.4%,97.2%.结论:DSCTA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接近CAG,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作者:朱勇华;管雪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深入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效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40例患者,临床转归率为95%(38/40).结论:借助心脏临时起搏器能够帮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锋;貊宝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1个月内发生的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脑部损害而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脑瘫是目前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议的预计,全国0~6岁儿童脑瘫发病率为1.8‰~4‰,并以每年3.6万~8万的数量增加.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组织在长期的受压后导致血液循环受随,因持续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破损和坏死.脑瘫患儿是压疮高发人群之一.压疮给患儿带来了额外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并给患儿的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对预防脑瘫患儿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并综述如下.
作者:沈方圆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痛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5例80岁以上的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短暂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高于对照组患者(0),但比较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沈康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5例胃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组,60例)和单用利多卡因的麻醉组(L组,65例),比较其在胃肠镜检查时的耐受情况,即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患者的感受.结果:P组SBp、DBp、HR、SpO2的变化均显著小于L组(P<0.05),患者清醒后自我感受显著优于L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比常规普通的胃肠镜检查更有利于操作,在肠镜检查中尤为突出,患者可无痛完成肠镜检查.
作者:吕淑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椎弓根Schanz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剥离伤椎推旁肌肉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术后3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3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Oswestrv功能障碍指数、后凸Cobb角矫正率和椎体高度矫正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与传统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效果相当,但该手术方式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旭铭;熊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具体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就诊序号,依据单双数原则平均分组,每组各2]例,两组患者均经过专业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并对两组骨折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专业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患者对疗效比较满意,观察组非常满意11例,满意8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0.48%;对照组非常满意6例,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76.19%,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循证护理应用效果显著.结论: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护理模式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减少患者受到的伤害,对于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晓红;孙瑞芳;王苏会;邱文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属于劳损性疾病,是临床多发性骨科疾病,及时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环境气候变化、生活节奏加快、食品安全因素等)的不断改变,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注意.以往西医首选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此法虽可取得显著疗效,但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差.中医认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属于“筋凝症”“筋痹”“伤筋”范畴,治疗应以舒筋通络、温通气血为主要原则.有研究显示,针灸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常用方法,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痛苦小等特点,利于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本文将探讨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针灸治疗的思路构建,为临床更为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楠胜;廖胜凯;黄林轩;藤东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析乳腺纤维瘤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距离乳头乳晕4cm以内的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观察组则运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短,但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乳房外形、乳房对称以及切口瘢痕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乳腺纤维瘤患者环乳晕切口治疗,不仅安全,且不会影响乳房外观,可以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许章波;吴剑;姚欣敏;罗静;陈丽萍;张文杰;王品;张艳;刘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6例痔疮患者施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720例,好转6例.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和其他后遗症.结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痔疮,做到了安全、无痛、便捷,符合精准医学的要求,顺应现代微创化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献明;叶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64例,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19%,优于对照组的84.3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参营养汤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牧治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使用人参营养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后临床症侯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人参营养汤加减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治疗中具有成用价值.
作者:刘文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前路手术组与后路手术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前路手术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改善优于后路手术,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对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椎广与应用.
作者:尹世蛟;吴胜;胡挚;陈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颗粒细胞瘤又称颗粒性肌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道的更为罕见,现报道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经免疫组化染色确诊的1例阴道壁颗粒细胞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从病史、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减少漏诊及误诊.
作者:林萍;王贺;周顺卿;王贺;韩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在临床中针对内科慢性疾病伴发抑郁症的患者行以心理治疗干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观察分析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精神科接诊的患有内科慢性疾病伴发抑郁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都行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治疗干预,保证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无论是在治疗依从性还是抑郁方面,试验组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慢性疾病伴发抑郁症的患者行以心理治疗干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深入探究及广泛应用.
作者:杨光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疗法,对照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观察组则加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凝血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BI指数、BDNF及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祖丽阿亚提·阿尤甫;沙吉旦·木塔里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复方去氧孕烯片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及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5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行常规治疗的设为对照组(70例),将给予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的设为研究组(80例),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月经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月经不调发生例数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对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15.00%.且组间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患者行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不仅缩短出血对间,促进月经恢复正常,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