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龙平
目的: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治疗的老年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入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成功率,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琳;赵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临床治疗中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进行剖宫产分娩,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及连续硬膜外麻醉,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观察对比患者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麻醉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同时都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手术需要,患者的麻黄碱使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均没有出现相关神经症状,在麻醉后试验组患者的呕吐、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高平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娩中应用连续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更高,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产科辅助应用.
作者:葛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临床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非常高,因此对于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也很明确,认识非常充分,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儿童哮喘的药品和设备都很先进,但是哮喘疾病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治疗不善还会导致儿童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而临床影响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误诊、患者缺少协作能力等.临床对于诊断哮喘疾病的难度很大,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但是患者没有出现以上临床症状也不能排除哮喘的可能.诱发儿童出现哮喘的因素有呼吸道感染、运动、食物和药物影响等.
作者:张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前S1蛋白表达在诊断传染性肝炎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0例传染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者和对照组两个小组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乙肝五项及前S1蛋白,并对不同模式下的前S1蛋白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染性肝炎的诊断过程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在对传染性肝炎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由于前S1蛋白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出病毒在人体中的复制情况和传染性,进而有效提高了传染性肝炎诊断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就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化疗、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水平、生活质量、疼痛评分、毒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共情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二级预防依从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6个月时知识知晓率、遵医嘱行为率、复发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6个月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二级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嘱行为率明显提高(P<0.05),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共情护理干预助于减轻老年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
作者:陈琼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初产妇运用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分为A组与B组,A组行常规分娩方法,B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比较分析两组镇痛效果、母婴结局和初产妇产程.结果: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剖宫产例数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B组产程明显短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分娩应用于临床初产妇中,效果确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能有效缩短产程,促进新生儿的成长,值得推广.
作者:汪玉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手术类型分组:甲组12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乙组38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均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的手术时长比甲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腹股沟疝患者予以疝修补术治疗,疗效较显著,临床可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鹏;吴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总结分析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治疗经过、护理问题、个体化护理措施、护理要点、护理难点、个案护理体会等.
作者:杨建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如何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的88例肾结石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4例接受传统护理模式,纳入对照组;另外44例则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纳入观察组,终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主诉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采取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构建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缩短其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国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35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175例.试验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甘油三酯水平1.46mmol/L(s=0.36)、总胆固醇水平4.05mmol/L(s=0.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98mmol/L(s=0.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甘油三酯水平1.65mmol/L(s=0.41)、总胆固醇水平4.77mmol/L(s=0.4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39mmol/L (s=0.39),试验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82mmol/L(s=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16mmol/L (s=0.1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得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孝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给予喉罩全身麻醉,B组给予静脉全身麻醉,观察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结果:A组检查前、检查后MAP、HR、SPO2均与B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P、HR低于B组,SPO2高于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全身麻醉后,可提升麻醉效果,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袁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种植体,试验组选择短种植体,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口腔种植修复总有效率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种植体技术对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效果优于常规种植体,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法使用推广.
作者:梁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血液透析患者往往都具有较高的高血压发病率,对患者的透析后恢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与透析周期容量存在一定的关系,会随着其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测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压评价时,需要从多个时间点入手.血液透析患者对血压进行控制的靶目标通常是由于患者的个人因素而决定的,需要对患者容量以及心脏情况进行考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容量控制时,降压药应当根据患者在进行透析时,透析效果的强弱进行调整.目前来说,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常用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
作者:唐英骞;张祖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需使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1.7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着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6例(2015年3月21日至2016年5月21日),对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与81.13%(P<0.05);试验组患者心率与心电图监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与16.98%(P<0.05).结论: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便于改善心电图监测情况,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谢慧君;郭春苗;江丽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碘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易感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16例PVA联合碘油栓塞原发性肝癌致肝脓肿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及治疗过程.结果:16例患者均经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明确诊断.1例未行穿刺引流死亡;15例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并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其中14例患者愈合,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原发性肝癌使用PVA颗粒联合碘油行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必须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李浩;王勇;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通幽汤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2015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17日)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幽汤加减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卡氏评分(KPS评分)、睡眠质量.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观察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63%,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仅仅使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联合通幽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疗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丽芝;刘立平;李明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的对象;依据患者收治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研究组则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35/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 (2/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24/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从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易发因素、临床表现、诊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例孕期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患者都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其中对5例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再给予溶栓治疗,4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1例继续妊娠.1例患者在家属坚持下未放置腔静脉滤器给予溶栓治疗.其余10例患者只接受抗凝治疗,1例患者流产,8例患者抗凝至生产.结论:孕期下肢DVT首选低分子肝素抗凝,对部分患者可依据血栓位置及家属意愿给予溶栓治疗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