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芝;刘立平;李明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神经衰弱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8月前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2016年8月及后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以上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衰弱入院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而且临床疗效显著,并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幼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康博西普在黄斑水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黄斑水肿患者20例,共为20只眼,均为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为所有患者应用康柏西普开展治疗,观察其开展治疗后眼压、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术后3个月开展复查,所有患者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患者的眼压恢复至正常值,并且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260μm的患者有18例.结论:在为各种眼底疾病所导致的黄斑水肿开展治疗时,应用康柏西普为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作者:徐心灵;凌家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及传统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外科病房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并随机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取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分数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估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临床疗效确切,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志勇;邓朝东;和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给予喉罩全身麻醉,B组给予静脉全身麻醉,观察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结果:A组检查前、检查后MAP、HR、SPO2均与B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P、HR低于B组,SPO2高于B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全身麻醉后,可提升麻醉效果,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袁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外形再造拇、手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科对56例67指手指缺损的患者行母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中节趾底狭窄部分,重塑外形后移植再造拇、手指,其中再造拇指27指,示指19指,中指16指,环指5指.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的56例患者的67指手指及拇指再造全部成活,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1例,经及时探查治疗后均顺利成活,再造指中节狭窄部分明显改善,供足都能够正常行走,没有出现疼痛、跛行等后遗症.结论: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后移植再造手指的方法明显改善了第二趾甲体偏小、中段狭细而末节膨大的缺陷,使再造手指更加美观,达到了预期目的.
作者:何如祥;王勇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治疗中,间歇性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前列腺骨转移疼痛患者48例,给予其间歇性内分泌与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观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生活质量、血清PSA以及骨骼疼痛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12个月与6个月比较,体能状况Kamofsky评分显著升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疼痛缓解评分标准(VAS)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间歇性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用药,可有效实现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控制,值得推广.
作者:崔寿喜;沈亚勋;梁斌;王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治疗资料、细菌病原,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184例患儿的血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其中共检出297株病原,细菌153株,包括104株革兰氏阴性菌、49株革兰阳氏性菌、106株病毒、38株真菌.单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与非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相比,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反复肺部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儿童,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其中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等.
作者:田睿;刘艳仙;熊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电凝止血与局部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7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采取内镜下电凝止血的作为观察组,采取局部填塞止血的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出血量30.7ml(s=6.0)、出血时间38.2min(s=8.4)、鼻腔通气恢复时间3.6d (s=0.6)、3个月内复发率(3.8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2.2分(s=0.3)、术后不良反应率(17.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能够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和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复发,并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磊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为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240例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式治疗口腔溃疡,观察组通过服用康复新液的方式来治疗口腔溃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口腔溃疡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治疗口腔溃疡总有效率为78.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的消退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消退时间;观察组治疗口腔溃疡的花费也要低于对照组治疗口腔溃疡的花费,差异有统计等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可以考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强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辅助生殖受孕性先兆流产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因试管婴儿先兆流产而住院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做试管婴儿且无先兆流产的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影响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的临床因素,针对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的特点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孕妇临床特点,发现不孕相关指标、母体健康状况、胚胎移植相关指标、孕妇心理状态均是影响试管婴儿先兆流产的临床要素,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的特点,可总结其有效应对策略,为胎儿提供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
作者:罗期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全髋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半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半髋组的16.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组的优良率91.67%,显著优于半髋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且发生口腔溃疡病例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出血、疼痛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口腔出血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疼痛发生率(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50.00%),即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实施改进护理干预利于控制病情发展,消除溃疡,并降低口腔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0例.整理、统计并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累及系统、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观察其分布情况.结果:数据统计发现,男性、41~60岁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大,诺氟沙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静脉注射与口服相比,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消化系统反应发生概率高(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应用在抗感染的治疗中,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反应,中年男性比较高发,诺氟沙星毒副作用强,在实际用药中应引起注意.
作者:吕宝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肾病科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莉;李连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醚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以及麻醉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取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可促进其术后清醒,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成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隋义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Mulligan手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Mulligan手法联合PNF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颈椎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PNF能够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顺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术式分组:对照组34例行开放手术,观察组34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尿路感染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例,收集其尿液标本,并对标本展开尿细菌培养,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对比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尿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为61.15%,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1.92%,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以尿细菌培养为检测标准,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联合检测的阳性标本及阴性标本的符合率分别为96.27%与95.96%.结论: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疑似尿路感染时,有着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且与尿细菌培养的检测符合率较高,可有效提高尿路感染临床诊断的可信度.
作者:张英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血管意外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评定患者心理状态,并分析循证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姗姗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