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睿;刘艳仙;熊娅
目的:分析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99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96例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试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更低(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术能够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疼痛,纠正患侧畸形,临床疗效确切,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范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M组(n=30)和N组(n=30).N组进行常规护理,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住院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N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M组的较优;与N组的护理满意度,M组的较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素华;刘冬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至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并分别为他们提供常规的临床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不同类型的护理.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80例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满意程度分别为71.25%、63.75%、67.5%,但是观察组在这几个方面却达到了91.25%、95%、97.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同时,在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病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满意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治疗中,间歇性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前列腺骨转移疼痛患者48例,给予其间歇性内分泌与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观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生活质量、血清PSA以及骨骼疼痛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12个月与6个月比较,体能状况Kamofsky评分显著升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疼痛缓解评分标准(VAS)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间歇性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用药,可有效实现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控制,值得推广.
作者:崔寿喜;沈亚勋;梁斌;王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到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56例慢性咳嗽患儿,并将其当作研究案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慢性咳嗽患儿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氨溴特罗药物治疗,对照组联合应用氨溴特罗、孟鲁司特钠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EF变异率、C-AC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需使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1.7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着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手术类型分组:甲组12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乙组38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均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的手术时长比甲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腹股沟疝患者予以疝修补术治疗,疗效较显著,临床可根据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鹏;吴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系统综合治疗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救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则采用系统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88.9%)高于对照组(58.3%),死亡率(5.6%)低于对照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综合治疗应用于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能够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阮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开展孕妇甲状腺功能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56例及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正常对照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显著(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贫血及流产、早产的发生,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王晓丽;龙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TACS)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产科接诊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止血,观察组患者进行TACS术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宫素使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宫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1%,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显著(P<0.05).结论: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数据差异并不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尤华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牙周炎患者中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00%,牙周炎消失时间为26.03d(s=3.3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牙周炎消失时间为14.86d(s=3.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使用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调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每天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和强化组(每天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强化组效果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少,强化组减少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效果,能够稳定或者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斑块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治疗的老年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入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成功率,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琳;赵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替莫唑胺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诊断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4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序贯静脉化疗,对照组患者放化疗治疗后给予全脑照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脑转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液系统和胃肠道系统,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较轻,方法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杨海波;邢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方法,从而使术中甲状旁腺供血的充足性以及甲状旁腺结构的完整性有所保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0例,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具体操作为紧靠腺体分支对甲状腺血管行结扎术,大限度保留甲状腺上动脉的后支与甲状腺下动脉的上行支.术后行血管扩张药物与活血药物治疗方法.结果:甲状旁腺功能得到有效维护,其中11例患者产生暂时性低血钙症状,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例,单侧叶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4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例,仅有的1例甲状旁腺功能降低,具体出现于单侧叶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病例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不足1.5%,大体上可以确诊为短暂性低钙血症.结论:精细甲状腺手术措施的实施,并配以个性化规则,在维护甲状旁腺供血效果,防治术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并且过程中体现出安全性与简易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汪琳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精密子母尿袋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留置导尿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集尿袋,观察组使用精密子母集尿袋,分析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和主要感染菌种.结果:第3天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7d尿液样本显示,观察组1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者10例,发生率为20.00%.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2例,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菌5例,肠球菌3例.结论: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使用精密子母尿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雷艳;莫丽艳;林余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外形再造拇、手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科对56例67指手指缺损的患者行母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中节趾底狭窄部分,重塑外形后移植再造拇、手指,其中再造拇指27指,示指19指,中指16指,环指5指.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的56例患者的67指手指及拇指再造全部成活,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1例,经及时探查治疗后均顺利成活,再造指中节狭窄部分明显改善,供足都能够正常行走,没有出现疼痛、跛行等后遗症.结论:采用母趾腓侧皮瓣嵌入塑形第二足趾后移植再造手指的方法明显改善了第二趾甲体偏小、中段狭细而末节膨大的缺陷,使再造手指更加美观,达到了预期目的.
作者:何如祥;王勇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严重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传统手术,试验组(43例)应用微创痔疮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痔疮患者给予微创痔疮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尽可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与手术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中华;闫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