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彭科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术式分组:对照组34例行开放手术,观察组34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抽取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结合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苏醒情况.结果:在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和拔管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R水平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出现寒战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490;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减少患者的病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在临床进行推广的可行性高.

    作者:周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与试验组(n=50).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试验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排气、下床、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阴式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缩短围术期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临床治疗进展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且较为常见,其发病率较高,儿童及40岁以下年轻女性是本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甲状腺微小乳头腺癌与其他甲状腺癌相比具有较为典型的临床特征,且随着现代外科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又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刘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限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平均住院天数,干预前后患者的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住院时间短,且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衡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临床治疗中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进行剖宫产分娩,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及连续硬膜外麻醉,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观察对比患者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麻醉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同时都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手术需要,患者的麻黄碱使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均没有出现相关神经症状,在麻醉后试验组患者的呕吐、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高平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娩中应用连续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更高,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产科辅助应用.

    作者:葛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心血管内科门诊或住院部初诊的1、2级H型高血压患者,分别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高频探头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动脉硬化诊断仪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选择160例H型高血压合并早期动脉硬化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10/0.8(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每天1次,连续治疗12个月.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再次检测血压、血浆Hcy浓度、CIMT和baPWV.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期间各组无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压、血浆Hcy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MT和baPWV未见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个月后血压、血浆Hcy浓度、CIMT和baPWV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和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期内尚不能改善早期动脉硬化,长期治疗后可逆转早期动脉硬化.

    作者:赵兴;马吉杰;潘建英;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收治的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较比对照组85%的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楠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ulligan手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Mulligan手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Mulligan手法联合PNF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颈椎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PNF能够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顺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对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治疗资料、细菌病原,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184例患儿的血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其中共检出297株病原,细菌153株,包括104株革兰氏阴性菌、49株革兰阳氏性菌、106株病毒、38株真菌.单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与非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相比,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反复肺部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儿童,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其中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等.

    作者:田睿;刘艳仙;熊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具有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龄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组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试验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对比,试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龄孕妇,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颜伟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至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并分别为他们提供常规的临床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不同类型的护理.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80例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满意程度分别为71.25%、63.75%、67.5%,但是观察组在这几个方面却达到了91.25%、95%、97.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同时,在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病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满意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与观察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例68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68例患者均接受相应的围术期护理,观察6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5d(s=3.2),68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有3例患者出现胸闷、2例患者出现头痛,共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35%;68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5.58%.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来说,围术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注重患者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更需要在术前进行访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能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伟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5.87分(s=0.58)、抑郁评分5.84分(s=0.59),高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5.01分(s=0.55)、抑郁评分5.02分(s=0.52);住院时间7.45d(s=0.60),多于观察组的6.25d(s=0.7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用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补髓活血健骨汤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采用补髓活血健骨汤与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6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采用补髓活血健骨汤与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髋关节Harris评分各项均明显较优,生活能力及疼痛程度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采用补髓活血健骨汤与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欧阳锋霖;王大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归纳、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62例患者中,17例患者为迟发型癫痫,占比27.42%,45例为早发型癫痫,占比72.58%.有2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以部分发作为主(18/26),有3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以全身发作为主(31/36).有17例患者为皮质下部位病变,占比为27.41%;45例患者为皮质部位病变,占比为72.58%.结论:早发型癫痫为卒中后癫痫的主要发病时间,以皮质为主要发病部位,相应的发病率和卒中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

    作者:卞焕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6例(2015年3月21日至2016年5月21日),对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与81.13%(P<0.05);试验组患者心率与心电图监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与16.98%(P<0.05).结论: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便于改善心电图监测情况,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谢慧君;郭春苗;江丽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方法:选取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了对比.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的,试验组的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对所有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少,对患者的护理知识平均得分及满意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组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其护理效果非常理想,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缓解,该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有着极高的满意度.

    作者:曾爱莲;曹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MI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照组30例选择溶栓治疗,研究组30例选择PCI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总体疗效为80.00%,而研究组则为9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00%,而研究组则为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PCI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比常规溶栓更可靠.

    作者:李春海;尹咏红;路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7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HPV 16-E6和IMP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及20例子宫肌瘤手术全切的患者标本中HPV16-E6和IMP3的表达,分析两者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E6和IMP3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HPV16-E6和 IMP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MP3及HPV16-E6蛋白高表达,共同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使子宫颈癌细胞增殖速度加快,侵袭能力加强.

    作者:罗苏亚;蒋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