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陈国萍

关键词:舒适护理, 老年病, 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至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并分别为他们提供常规的临床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不同类型的护理.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80例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满意程度分别为71.25%、63.75%、67.5%,但是观察组在这几个方面却达到了91.25%、95%、97.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同时,在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病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满意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信息化建设与护理流程再造探析

    目前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就诊压力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建设门诊信息化,重视护理流程再造,使患者就医体验大程度改善,是医院管理者探索的重点项目.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改善的关键要素,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保证了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了门诊整体工作水平.

    作者:何群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需使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1.7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着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低钠血症的类型分为两组,稀释性低钠血症组(n=34)和缺钠性低钠血症组(n=32).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补充高渗盐水以及限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缺钠性低钠血症组优于稀释性低钠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相同的基本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补充高渗盐水以及限水治疗,从而维持患者身体正常的血钠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低钠血症以及心功能.

    作者:谭敦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PICC导管堵管预防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40例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PICC导管堵管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分析导管堵管原因,给出针对性护理对策,实施PICC导管堵管预防护理.比较两组发生PICC导管堵管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堵管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总结PICC导管堵管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并实施,能显著降低重型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患者PICC导管堵管发生率.

    作者:何孟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对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对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240例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匈组各1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进口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达到了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5%(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对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龙;李丽;陈辉;杨伟兴;肖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AIH中的意义.方法:选取30例AIH患者(AIH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外周血中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分析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及血清IL-10水平与AIH肝功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结果:①AIH组外周血中Treg、Tfr的比例及血清中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IH组血清中IL-10水平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与Tfr无相关性.③AIH组血清中IL-10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AIH患者外周血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及血清中IL-10表达下降,与AIH的发生、进展有关.

    作者:马亮;张力文;陈建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替莫唑胺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替莫唑胺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诊断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4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序贯静脉化疗,对照组患者放化疗治疗后给予全脑照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脑转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液系统和胃肠道系统,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较轻,方法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杨海波;邢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具有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龄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组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试验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对比,试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龄孕妇,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颜伟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全髋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半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半髋组的16.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组的优良率91.67%,显著优于半髋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下颌阻生磨牙矫治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应用环框式磨牙竖直器对22例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患者的矫治,比较治疗前后M-MP、M-OP值观察患者临床矫治效果.结果:矫正后患者的M-MP、M-OP的平均值分别为90.53(s=10.47)和92.24(s=5.43),较矫治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东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分析

    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是非常严重的内科病症.从临床情况来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应用序贯性通气治疗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问题,提升治疗的质量.本文就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作者:周利华;杜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醚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以及麻醉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取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可促进其术后清醒,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成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

    作者:徐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门诊部接受治疗的PCOS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雌激素(E)、体重指数及月经情况等相关指标的各种变化.结果:所选的62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FSH和E无太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都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开展孕妇甲状腺功能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56例及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正常对照组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组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显著(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贫血及流产、早产的发生,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王晓丽;龙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五籽散热敷配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运用五籽散热敷配合康复治疗对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五籽散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为优良占84%,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为优良占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五籽散热敷配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月;姚晓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对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名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家属要求,将其分为观察组(n=43,以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与对照组(n=43,以蒙脱石散治疗),后对两组患儿取得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从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97.47%)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两组患儿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基础上,可适当加入双歧杆菌活菌,有助于疗效的提升,可推广.

    作者:宫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整体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整体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整体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月、3月的Harris评分.结果:整体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整体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术的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江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抽取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结合使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苏醒情况.结果:在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和拔管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R水平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出现寒战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490;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减少患者的病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在临床进行推广的可行性高.

    作者:周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洗胃法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洗胃法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该院84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改良洗胃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洗胃法,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平均洗胃时间及再呕吐次数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33%(x2=11.848、P<0.01);研究组与常规组在平均洗胃时间、再呕吐次数等指标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13.342,P<0.01;t=-13.695,P<0.01).结论:改良洗胃法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优,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呕吐症状,缩短洗胃时间,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作者:黄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