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敦敏
目的:调查研究并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差错,同时研究防范对策.方法:择取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的输液配置1221473例,发生差错的有85例,分析差错环节(系统、审方、调配、贴签、退药、复核包装、统计)及差错发现部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病区)调查情况,并探讨防范对策.结果:通过调查,有7个差错环节,其中审方环节出现的差错多,有26例,构成比为30.59%;系统环节出现的差错少,有3例,构成比为3.53%.85例差错事件中,发生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有76例,构成比为89.41%;发生在病区的有9例,构成比为10.59%.结论:为了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减少调配的问题,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改善药品的复核制度等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浦周芳;张学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至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并分别为他们提供常规的临床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不同类型的护理.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80例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满意程度分别为71.25%、63.75%、67.5%,但是观察组在这几个方面却达到了91.25%、95%、97.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同时,在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病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满意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二甲双胍配合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已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PCOS.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配合治疗PCOS,并在该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胰岛素释放(F-Ins)水平.结果: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二甲双胍配合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本文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方法:选取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了对比.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的,试验组的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对所有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少,对患者的护理知识平均得分及满意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组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其护理效果非常理想,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缓解,该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有着极高的满意度.
作者:曾爱莲;曹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低钠血症的类型分为两组,稀释性低钠血症组(n=34)和缺钠性低钠血症组(n=32).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补充高渗盐水以及限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缺钠性低钠血症组优于稀释性低钠血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相同的基本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补充高渗盐水以及限水治疗,从而维持患者身体正常的血钠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低钠血症以及心功能.
作者:谭敦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有创通气治疗,试验组患者选择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飞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大学生的艾滋病高危行为、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态度,并且观察给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内容调查,针对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其高危行为进行评分,就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给予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后,再次组织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的结果.结果:经健康干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高危行为评分均显著改善,干预前后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高危行为以及态度均不容乐观,但是给予健康干预后效果良好,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干预,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感染艾滋病.
作者:闫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18日至2016年5月12日收治的AECOPD患者10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人均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住院天数、总住院经济费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疾病复发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釆取监测PCT指导治疗有利于将抗生素使用率减少,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临床疗效可靠,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茅敏华;高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通幽汤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2015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17日)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幽汤加减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卡氏评分(KPS评分)、睡眠质量.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观察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63%,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仅仅使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联合通幽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疗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丽芝;刘立平;李明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应用环框式磨牙竖直器对22例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患者的矫治,比较治疗前后M-MP、M-OP值观察患者临床矫治效果.结果:矫正后患者的M-MP、M-OP的平均值分别为90.53(s=10.47)和92.24(s=5.43),较矫治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东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期间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并结合DMS工作站数据记录与院内2名丰富心电图检查医生共同判断,观察患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变化.结果: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24h无症状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仅为6.25%(4/64),而症状出现24h之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高达87.50%,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1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24h无症状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仅为16.67%(2/12),而症状出现24h之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高达66.67%,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J波属于典型的除极综合征指标,预示着机体生理心电异常或缺血状态下,有着较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对此需提高警惕,做好患者的急救处理准备,形成针对性干预处置预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朱顺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精密子母尿袋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留置导尿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集尿袋,观察组使用精密子母集尿袋,分析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和主要感染菌种.结果:第3天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7d尿液样本显示,观察组1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者10例,发生率为20.00%.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2例,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菌5例,肠球菌3例.结论: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使用精密子母尿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雷艳;莫丽艳;林余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心血管内科门诊或住院部初诊的1、2级H型高血压患者,分别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高频探头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动脉硬化诊断仪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选择160例H型高血压合并早期动脉硬化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10/0.8(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每天1次,连续治疗12个月.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再次检测血压、血浆Hcy浓度、CIMT和baPWV.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期间各组无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压、血浆Hcy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MT和baPWV未见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个月后血压、血浆Hcy浓度、CIMT和baPWV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和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期内尚不能改善早期动脉硬化,长期治疗后可逆转早期动脉硬化.
作者:赵兴;马吉杰;潘建英;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改良组实施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两组患者切除操作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手术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和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颈部麻木、吞咽不适、切口粘连和颈前区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颈部麻木、吞咽不适、切口粘连和颈前区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切除操作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手术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常规切口,可减少出血,切口小,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世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隋义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运用五籽散热敷配合康复治疗对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五籽散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为优良占84%,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为优良占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五籽散热敷配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月;姚晓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高龄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高龄膀胱癌患者中抽取18例作为治疗组研究对象,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同时选取18例高龄膀胱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单纯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5.56%,其肿瘤复发率是5.5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2.22%,其肿瘤复发率是33.33%;两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高龄膀胱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其;李强;刘奎;孟凡喜;杨正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车祸伤、高空坠落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为了更好地诊治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医护人员进行了许多研究,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技术就是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经后路手术手术风险和手创伤小,术后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所以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开来.本文就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患者的急救与治疗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杨作新;杜竑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碘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易感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16例PVA联合碘油栓塞原发性肝癌致肝脓肿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及治疗过程.结果:16例患者均经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明确诊断.1例未行穿刺引流死亡;15例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并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其中14例患者愈合,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原发性肝癌使用PVA颗粒联合碘油行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必须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疗效.
作者:李浩;王勇;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发生低温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容易引发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并发症,对发生低体温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