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张海丽

关键词: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低体温,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发生低温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容易引发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并发症,对发生低体温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66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生理盐水的安慰剂治疗,研究组以脑蛋白水解物的注射液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安全性和效果.结果:研究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为34.67分(s=4.13)比对照组17.30分(s=2.1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是69.70%,比研究组90.91%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皆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卒中治疗后可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孙小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两种术前肠道准备研究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两种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并观察其对术前肠道清洁度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行吻合器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PPH)的患者行不同术前肠道准备,并对比清肠之后两组患者肠道清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等方面.结果:PPH术前肠道准备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剂配合清洁灌肠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更适合临床采用.结论: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并配合清洁灌肠,是一种比较好的肠道准备方法,它相比于开塞露加以清洁灌肠不良反应少,且肠道清洁度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胡芬;李光曙;刘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前S1蛋白表达对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前S1蛋白表达在诊断传染性肝炎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0例传染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者和对照组两个小组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乙肝五项及前S1蛋白,并对不同模式下的前S1蛋白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染性肝炎的诊断过程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在对传染性肝炎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由于前S1蛋白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出病毒在人体中的复制情况和传染性,进而有效提高了传染性肝炎诊断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全髋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半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半髋组的16.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组的优良率91.67%,显著优于半髋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AF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收治的37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予以AF内固定系统治疗;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经X线测量Cobb角及椎体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价,其中1例A级无变化,B~D级的37例患者均提高1~3级,全组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8例患者术后的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得以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F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有利于脊柱序列的恢复及稳定性重建,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作者:农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电子喉镜对喉及下咽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对喉及下咽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疑似喉及下咽部肿瘤患者82例进行研究,采取常规CT与电子喉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82例疑似喉及下咽部肿瘤患者术后病理确诊50例(60.98%),包括41例喉癌和9例下咽癌,其中电子喉镜确诊48例,诊断符合率为96.00%,常规CT确诊39例,诊断符合率为78.00%,电子喉镜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CT(P<0.05).50例确诊患者实施切除术40例(其余10例未实施手术),并定期随访,随访2年电子喉镜检查显示咽瘘3例、食管入口狭窄3例以及肿瘤复发5例.结论:电子喉镜诊断喉及下咽部肿瘤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确诊率高,而且对于术后随诊也有很好的指导价值,值得借鉴.

    作者:杨勇;黄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84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等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全面组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满意度;膀胱冲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出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尿潴留、尿路感染、出血等的发生率.结果:全面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膀胱冲洗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尿潴留、尿路感染、出血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给予全面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膀胱冲洗、尿管留置时间,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和出院,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林伟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尺骨茎突骨折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尺骨茎突骨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5例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尺骨茎突处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27例不进行尺骨茎突内固定治疗,B组28例同期实施尺骨茎突内固定治疗,对Ⅰ、Ⅱ型尺骨茎突骨折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分型骨折预后不同,对Ⅰ型骨折患者而言,两种处理方式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对Ⅱ型骨折患者而言,同时治疗的B组患者其术后腕关节功能明显优于非同期治疗的A组患者(P<0.05).结论:对尺骨茎突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不同骨折类型尺骨茎突处理方式要求不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这对提高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咏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整体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整体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整体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月、3月的Harris评分.结果:整体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整体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术的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江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钉棒系统后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

    目的:评价钉棒系统后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骶髂关节分离骨盆骨折患者随机给予钉棒系统或钢板内固定,采用Majee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损伤及X线片的Majeed影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钉棒系统手术后路可有效治疗骶髂关节分离,容易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张穹;吴琪;王昌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7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阿德福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德福韦相比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能够抑制肝炎的发生,有效去除病毒,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尤文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对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对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240例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匈组各1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进口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达到了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5%(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艾司奥美拉唑针剂对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龙;李丽;陈辉;杨伟兴;肖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肌电图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肌电图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结果:临床诊断共检出4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准确率为43.00%;经肌电图诊断后共检出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准确率为72.00%,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肌电图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对外周神经病变情况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对患者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家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临床治疗中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进行剖宫产分娩,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及连续硬膜外麻醉,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观察对比患者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麻醉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同时都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手术需要,患者的麻黄碱使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均没有出现相关神经症状,在麻醉后试验组患者的呕吐、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及高平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娩中应用连续的硬膜外麻醉效果更高,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产科辅助应用.

    作者:葛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便通片治疗便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便通片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74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便通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麻仁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8.11%),组间差异P<0.05.结论:便通片对便秘治疗效果良好,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晓;黄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归纳、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62例患者中,17例患者为迟发型癫痫,占比27.42%,45例为早发型癫痫,占比72.58%.有2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以部分发作为主(18/26),有3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以全身发作为主(31/36).有17例患者为皮质下部位病变,占比为27.41%;45例患者为皮质部位病变,占比为72.58%.结论:早发型癫痫为卒中后癫痫的主要发病时间,以皮质为主要发病部位,相应的发病率和卒中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

    作者:卞焕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评估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时使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高龄冠心病患者共180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接受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将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能够保证手术成功率,且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穆涛;李奕斐;肖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就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化疗、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水平、生活质量、疼痛评分、毒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被选入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B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根据相关标准评定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较B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OSAHS效果较好,并发症少,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患者伤害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程仁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