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调查及健康干预需求评价

闫娴

关键词:大学生, 艾滋病知识, 态度, 高危行为, 健康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大学生的艾滋病高危行为、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态度,并且观察给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内容调查,针对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其高危行为进行评分,就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给予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后,再次组织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的结果.结果:经健康干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高危行为评分均显著改善,干预前后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高危行为以及态度均不容乐观,但是给予健康干预后效果良好,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干预,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感染艾滋病.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操作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is评分.结果:试验组Haris评分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上,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负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优于内固定术,术后负重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朱博;吕帧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ICU患者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舒适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丽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育男性HBV携带者精浆HBV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HBV携带者精浆HBV的检出比例及其对精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35例不育男性HBV携带者,取精液于无菌杯中,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动态分析,检测精子浓度和活力,离心获取上层精浆,-20‰冻存.抽取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精浆和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表达情况,观察血清单纯携带者与大三阳、精浆HBsAg阴阳性间、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与否间精子浓度和活力的差异性.结果:135例患者,血清单纯携带者80例(59.26%),大三阳55例(40.74%);精浆HBsAg阳性63例(46.67%),阴性72例(53.33%);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78例(57.78%),异常57例(42.22%).精浆HBsAg阴、阳性之间精子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和异常之间精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育男性HBV携带者精浆HBsAg阳性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者会影响精子浓度和活力,从而影响男性的生育力.

    作者:刘永杰;代良;张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特点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诊治方法与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有效47例,总有效率94.0%;死亡3例,病死率6.0%.结论:快速明确诊断,制订合理的治疗措施,积极地对症及对因治疗,大限度地减少死亡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孟祥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HPV 16-E6和IMP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及20例子宫肌瘤手术全切的患者标本中HPV16-E6和IMP3的表达,分析两者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16-E6和IMP3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HPV16-E6和 IMP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IMP3及HPV16-E6蛋白高表达,共同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增殖,使子宫颈癌细胞增殖速度加快,侵袭能力加强.

    作者:罗苏亚;蒋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对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治疗资料、细菌病原,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184例患儿的血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其中共检出297株病原,细菌153株,包括104株革兰氏阴性菌、49株革兰阳氏性菌、106株病毒、38株真菌.单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与非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相比,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反复肺部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儿童,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其中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等.

    作者:田睿;刘艳仙;熊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下颌阻生磨牙矫治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应用环框式磨牙竖直器对22例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患者的矫治,比较治疗前后M-MP、M-OP值观察患者临床矫治效果.结果:矫正后患者的M-MP、M-OP的平均值分别为90.53(s=10.47)和92.24(s=5.43),较矫治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矫治下颌近中倾斜阻生磨牙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东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期间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并结合DMS工作站数据记录与院内2名丰富心电图检查医生共同判断,观察患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变化.结果: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24h无症状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仅为6.25%(4/64),而症状出现24h之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高达87.50%,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1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24h无症状期间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仅为16.67%(2/12),而症状出现24h之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出现率高达66.67%,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J波属于典型的除极综合征指标,预示着机体生理心电异常或缺血状态下,有着较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对此需提高警惕,做好患者的急救处理准备,形成针对性干预处置预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朱顺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前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后者实施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比较上,研究组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面瘫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中心皮肤门诊收录的55例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25例,均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而观察组患儿30例,均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治疗,两组患儿口服药物每天1次,总共4周,并对两组患儿四周后治疗疗效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均有好转,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并不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均能耐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嗜睡程度要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欧海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托肩抬颏吸痰法对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患者采用托肩抬颏吸痰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ICU80例伴有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试验组采用托肩抬颏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一次吸痰量、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值、痰鸣音消退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一次吸痰量和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 SPO2的变化幅度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吸痰后痰鸣音消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托肩抬颏吸痰法在一次吸痰量和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 SPO2的变化幅度值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但在痰鸣音消退上无明显差异.

    作者:覃勇;麻国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采取沙利度胺联合VAD[即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本院选取2010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16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对照组予以VAD方案治疗,观察组予以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且不良反应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少,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应用于老年人多发性骨髓瘤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的疗效

    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严重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传统手术,试验组(43例)应用微创痔疮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痔疮患者给予微创痔疮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尽可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与手术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中华;闫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前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70例心胸外科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37.14%,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时培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临时置管并发股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予以股静脉置管治疗的68例血液净化患者,记录患者形成股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股静脉血栓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使用激素、卧床时间、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相关(P<0.05),与其性别、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无关(P>0.05).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使用激素、卧床、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股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抗感染、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等途径强化预防干预,以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哮喘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中老年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肺功能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同时试验组患者的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大呼气峰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哮喘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脑室系统内引流与外引流的临床比较

    目的:通过对脑室系统内引流手术和脑室系统外引流手术的比较与分析,得出两种手术方法哪种更科学、有效且并发症少.方法:对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内镜治疗组,另一组为脑室腹腔分流组.内镜组进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对照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其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多少、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脑室系统内引流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手术更简单,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工作中对梗阻性脑积水首选考虑内镜技术,再考虑脑室腹腔分流术.

    作者:陈延;赵开胜;韦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需使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1.7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着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院98例慢性肾病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平分为常规、研究组,各49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为86.73分(s=8.92)、49.82分(s=4.30);常规组患者为80.34分(s=8.06)、40.67分(s=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鼻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鼻鼾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切除的治疗方式,试验组实施扁桃体、腺样体联合切除术,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69.56min(s=9.05)、术中出血量76.58ml(s=5.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切除扁桃体或者腺样体,实施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能够明显提高儿童鼻鼾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其治疗价值更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