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洗胃法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研究

黄琳

关键词:改良洗胃法, 新生儿, 咽下综合征,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洗胃法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该院84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改良洗胃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洗胃法,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平均洗胃时间及再呕吐次数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3.33%(x2=11.848、P<0.01);研究组与常规组在平均洗胃时间、再呕吐次数等指标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13.342,P<0.01;t=-13.695,P<0.01).结论:改良洗胃法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更优,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呕吐症状,缩短洗胃时间,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护理对策.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的62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导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护理效果更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宁显珺;陈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替莫唑胺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替莫唑胺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诊断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4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序贯静脉化疗,对照组患者放化疗治疗后给予全脑照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脑转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液系统和胃肠道系统,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较轻,方法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杨海波;邢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均等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整体性护理干预.经相应护理干预后对比参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参照组更为显著,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能更为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张芹;徐莎;于暖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和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如何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的88例肾结石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4例接受传统护理模式,纳入对照组;另外44例则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纳入观察组,终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主诉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采取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构建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有助于缩短其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国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自制简易瞳孔测量仪在临床中的应用

    测量记录瞳孔大小是危重患者的主要观察之一,特别是对脑出血患者而言,瞳孔的变化与疾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是临床医生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目前临床上测量瞳孔多使用直尺测量或单纯依靠医生目测及评估,这两种方法受个体差异、观察角度的影响较大,测量结果缺乏科学性.为此,本文探讨了简易瞳孔测量器的制作方式,为提高瞳孔测量的准确程度做出参考.

    作者:赵贵芹;帕提古·艾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分析

    目的:研究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方式.方法:选取35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案.综合分析手术治疗效果,并进行为期12~24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均未出现死亡的情况,其中有1例于术后发生胃瘫,1例发生胰瘘,经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本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随访12~24个月,35例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情况.结论:根据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蒋水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M组(n=30)和N组(n=30).N组进行常规护理,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住院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N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M组的较优;与N组的护理满意度,M组的较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素华;刘冬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尿路感染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例,收集其尿液标本,并对标本展开尿细菌培养,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对比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尿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为61.15%,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1.92%,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以尿细菌培养为检测标准,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联合检测的阳性标本及阴性标本的符合率分别为96.27%与95.96%.结论: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疑似尿路感染时,有着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且与尿细菌培养的检测符合率较高,可有效提高尿路感染临床诊断的可信度.

    作者:张英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胶囊,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保守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保守治疗成功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获得性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获得性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方法:对10例获得性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原发疾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及转归情况.结果:软组织大片瘀伤、脏器或黏膜出血的构成比较高;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为为常见的原发疾病,还有30.00%的患者原因未明;所有患者APTT均延长,FⅧ C低下者占60.00%;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且均实施免疫调节治疗,其中有3例单独应用皮质激素,有5例应用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有2例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死亡率为10.00%,存活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4d(s=5.2).结论: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软组织大片瘀伤、脏器或黏膜出血,多种疾病均可引发该病,应根据病情选择个性化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案,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杨环;黄石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通幽汤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通幽汤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2015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17日)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幽汤加减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卡氏评分(KPS评分)、睡眠质量.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观察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63%,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仅仅使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联合通幽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提高疗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丽芝;刘立平;李明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前S1蛋白表达对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前S1蛋白表达在诊断传染性肝炎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0例传染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者和对照组两个小组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乙肝五项及前S1蛋白,并对不同模式下的前S1蛋白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和比较;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染性肝炎的诊断过程中,诊断准确率高达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在对传染性肝炎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由于前S1蛋白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出病毒在人体中的复制情况和传染性,进而有效提高了传染性肝炎诊断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托肩抬颏吸痰法对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患者采用托肩抬颏吸痰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ICU80例伴有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试验组采用托肩抬颏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一次吸痰量、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值、痰鸣音消退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一次吸痰量和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 SPO2的变化幅度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吸痰后痰鸣音消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托肩抬颏吸痰法在一次吸痰量和吸痰前1min与吸痰后5min SPO2的变化幅度值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但在痰鸣音消退上无明显差异.

    作者:覃勇;麻国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全髋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半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半髋组的16.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组的优良率91.67%,显著优于半髋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的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车祸伤、高空坠落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为了更好地诊治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医护人员进行了许多研究,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技术就是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经后路手术手术风险和手创伤小,术后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所以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开来.本文就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患者的急救与治疗提供经验和借鉴.

    作者:杨作新;杜竑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对于盆腔炎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32例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16例与观察组16例,为普通组患者做好一般院内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结果:普通组患者对于病因及病理机制、治疗措施、生活注意事项、药物知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盆腔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较高.

    作者:黄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数据差异并不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尤华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6例(2015年3月21日至2016年5月21日),对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与81.13%(P<0.05);试验组患者心率与心电图监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与16.98%(P<0.05).结论: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便于改善心电图监测情况,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谢慧君;郭春苗;江丽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被选入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B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根据相关标准评定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较B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OSAHS效果较好,并发症少,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患者伤害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程仁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前后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70例心胸外科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37.14%,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时培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