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环;黄石珍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辩证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仅供临床借鉴.方法:以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雷公藤总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相比更具优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志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与试验组(n=50).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试验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排气、下床、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阴式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缩短围术期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用于孕期不同阶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孕期不同阶段进行B超检查,终对不同孕期胎儿畸形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在孕期不同阶段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观察发现,孕育畸形胎儿的患者16例.于孕12~14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2例,于孕18~24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6例,于孕28~32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7例,于孕37周及分娩前1周检测出胎儿畸形的患者1例.结论:于孕期不同阶段对孕妇进行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可以充分体现出B超在孕期不同阶段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姝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全髋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半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半髋组的16.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组的优良率91.67%,显著优于半髋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13例,对照组1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别为腹腔镜和开腹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与观察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例68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68例患者均接受相应的围术期护理,观察6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8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5d(s=3.2),68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有3例患者出现胸闷、2例患者出现头痛,共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35%;68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5.58%.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来说,围术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注重患者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更需要在术前进行访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能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伟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70例心胸外科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7%、37.14%,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时培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治疗资料、细菌病原,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184例患儿的血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其中共检出297株病原,细菌153株,包括104株革兰氏阴性菌、49株革兰阳氏性菌、106株病毒、38株真菌.单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与非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相比,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反复肺部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儿童,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其中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等.
作者:田睿;刘艳仙;熊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电凝止血与局部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7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采取内镜下电凝止血的作为观察组,采取局部填塞止血的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出血量30.7ml(s=6.0)、出血时间38.2min(s=8.4)、鼻腔通气恢复时间3.6d (s=0.6)、3个月内复发率(3.8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2.2分(s=0.3)、术后不良反应率(17.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能够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和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复发,并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磊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前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就诊压力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建设门诊信息化,重视护理流程再造,使患者就医体验大程度改善,是医院管理者探索的重点项目.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改善的关键要素,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保证了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了门诊整体工作水平.
作者:何群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105例冠心病老年病患资料,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取3导联的 Holter 检测,研究组取12导联的 Holter 检测,分析两组诊断率.结果:研究组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90.57%(48/53)比对照组69.23%(36/52)高(P<0.05);研究组心房颤动检出率是73.58%(39/53)比对照组48.08% (25/52)高(P<0.05).结论:12导联的Holter应用于老年性冠心病病患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96.67%)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研究组并发症(6.67%)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案.
作者:陈迪斯;姚小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隋义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单腔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术,试验组行一次性双腔减压式吸引管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宫颈和宫腔粘连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盆腔积液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操作过程中,以一次性双腔减压式吸引管来实施手术,可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满足广大妇女的需求.
作者:肖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P27及Ki67在腺性膀胱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2例腺性膀胱炎组织与同一患者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27及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27与Ki67表达与腺性膀胱炎的发生相关,但与性别、年龄不相关(P>0.05).腺性膀胱炎组织中P27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27的低表达和Ki67的高表达可能在腺性膀胱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可能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瑞珩;徐志清;王迢;冯佩;徐勇;张瑞霞;刘秋虹;金春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婴幼儿期作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需进行科学的喂养才能保证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不及时或不合理的添加辅食可能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从而对儿童的健康造成近期或远期影响.不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均应随婴儿的生长发育与消化功能的成熟逐步按计划添加辅食.本文从辅食添加的时间、种类等对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指导看护人员更好地进行辅食添加,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夏宇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采用补髓活血健骨汤与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6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采用髓芯减压植骨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采用补髓活血健骨汤与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髋关节Harris评分各项均明显较优,生活能力及疼痛程度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采用补髓活血健骨汤与髓芯减压植骨术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欧阳锋霖;王大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本文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方法:选取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了对比.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的,试验组的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对所有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少,对患者的护理知识平均得分及满意度进行了对比,试验组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其护理效果非常理想,患者的病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缓解,该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有着极高的满意度.
作者:曾爱莲;曹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MI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对照组30例选择溶栓治疗,研究组30例选择PCI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总体疗效为80.00%,而研究组则为9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00%,而研究组则为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PCI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比常规溶栓更可靠.
作者:李春海;尹咏红;路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分析我院CCU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的84例患者资料,复苏成功者纳入研究组,未复苏者纳入常规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心脏骤停时间<3min内实施复苏抢救的成功率较高;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因素;肾上腺素用量越高,复苏成功率就越大;对心脏骤停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抢救成功率要明显优于未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结论:心律失常、肾上腺素剂量、心脏骤停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是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相关因素,需高度重视.
作者:刘喆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