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喆
目的:探讨孕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易发因素、临床表现、诊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例孕期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患者都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其中对5例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再给予溶栓治疗,4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1例继续妊娠.1例患者在家属坚持下未放置腔静脉滤器给予溶栓治疗.其余10例患者只接受抗凝治疗,1例患者流产,8例患者抗凝至生产.结论:孕期下肢DVT首选低分子肝素抗凝,对部分患者可依据血栓位置及家属意愿给予溶栓治疗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3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5.87分(s=0.58)、抑郁评分5.84分(s=0.59),高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5.01分(s=0.55)、抑郁评分5.02分(s=0.52);住院时间7.45d(s=0.60),多于观察组的6.25d(s=0.7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临床护理中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联用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前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后者实施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比较上,研究组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面瘫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TACS)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产科接诊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止血,观察组患者进行TACS术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宫素使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宫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1%,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显著(P<0.05).结论:TACS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运用五籽散热敷配合康复治疗对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膝关节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五籽散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为优良占84%,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为优良占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五籽散热敷配合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月;姚晓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脑室系统内引流手术和脑室系统外引流手术的比较与分析,得出两种手术方法哪种更科学、有效且并发症少.方法:对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内镜治疗组,另一组为脑室腹腔分流组.内镜组进行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对照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其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多少、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脑室系统内引流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人体生理状态,手术更简单,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工作中对梗阻性脑积水首选考虑内镜技术,再考虑脑室腹腔分流术.
作者:陈延;赵开胜;韦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中抽取4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含的指标有:年龄、血肿量、中线移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硬膜下血肿等指标,以进一步探讨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神经外科颅脑创伤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多因素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其中GCS是影响大的因素.结论: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很多,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就应给患者做科学治疗,给予其针对性措施,以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作者:阚宏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均等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整体性护理干预.经相应护理干预后对比参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较参照组更为显著,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能更为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张芹;徐莎;于暖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共情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二级预防依从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6个月时知识知晓率、遵医嘱行为率、复发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6个月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二级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嘱行为率明显提高(P<0.05),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共情护理干预助于减轻老年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
作者:陈琼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Mulligan手法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Mulligan手法联合PNF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及颈椎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PNF能够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顺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6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操作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is评分.结果:试验组Haris评分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上,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负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优于内固定术,术后负重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朱博;吕帧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7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尿路感染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例,收集其尿液标本,并对标本展开尿细菌培养,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对比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尿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为61.15%,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1.92%,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以尿细菌培养为检测标准,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联合检测的阳性标本及阴性标本的符合率分别为96.27%与95.96%.结论:尿沉渣白细胞及细菌定量计数联合检测疑似尿路感染时,有着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且与尿细菌培养的检测符合率较高,可有效提高尿路感染临床诊断的可信度.
作者:张英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脂和血压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达到9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变化不大,观察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显著.观察组1例出现恶心症状,调节用药时间,密切观察肝酶、肌酸激酶等均无异常,进一步治疗;对照组3例心慌,但相关程度还可耐受,继续治疗有所好转.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及其血脂水平.
作者:韩先坤;黄自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治疗的老年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入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成功率,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定位放疗与局部化疗的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琳;赵玮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磁敏感成像(SWI)对脑外伤微出血(CMB)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脑外伤精神伤残鉴定患者行常规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T1加权成像(T1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SWI序列扫描,将常规序列CMB的检出率与SWI序列比较.结果:SWI序列对颅内微小出血检出45例,检出率达80.36%.常规 T2WI、T2FLAIR、T1WI 和 DWI 序列分别检出28例 (50.00%)、28例 (50.00%)、28例 (50.00%)、31例(55.36%)颅内微小出血灶.SWI序列对颅内微小出血的检出率(80.36%)高于常规序列(50.00%、5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序列对颅内微小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对临床诊断及脑外伤所致精神伤残鉴定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王美娟;邵宝富;王超;陈桂兵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二甲双胍配合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已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PCOS.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二甲双胍配合治疗PCOS,并在该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胰岛素释放(F-Ins)水平.结果: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二甲双胍配合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分析我院CCU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的84例患者资料,复苏成功者纳入研究组,未复苏者纳入常规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心脏骤停时间<3min内实施复苏抢救的成功率较高;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因素;肾上腺素用量越高,复苏成功率就越大;对心脏骤停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抢救成功率要明显优于未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结论:心律失常、肾上腺素剂量、心脏骤停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是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相关因素,需高度重视.
作者:刘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中心皮肤门诊收录的55例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25例,均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而观察组患儿30例,均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治疗,两组患儿口服药物每天1次,总共4周,并对两组患儿四周后治疗疗效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均有好转,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并不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均能耐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嗜睡程度要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欧海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