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象望;肖晟;刘向阳;张毅;刘宏哲;王靖;方科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急诊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用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每组各30例,术中监测BP、HR、RR、SPO2、ECG.观察指标:麻醉后血压变化情况,麻醉显效时间(麻醉用药后至手术开始时间),术中牵拉反射,辅助镇痛用药情况,术后头痛统计.[结果]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B组下降幅度明显,B组麻醉起效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A组牵拉反射明显高于B组.有33%患者需用辅助镇痛药,术中牵拉阑尾时A组HR下降明显,RR、SPO2、ECG术中两组均无明显改变,术后两组无一例头痛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善,腹肌松弛,基本无牵拉反射,其用于急诊阑尾切除术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王琳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解剖检查在妊娠结局不良胎儿病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由临床医学和临床病理医师分别对203例异常妊娠胎儿进行临床诊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对比其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①胎儿畸形的诊断:临床诊断检出率34.5%(70/203例),神经系统畸形(17例)、多发畸形及泌尿系统畸形(各11例)、腹裂畸形及胎儿胸腹水(各5例)等占前三位;临床病理诊断检出率48.3%(98/203例),多发畸形(33例)、神经系统畸形(17例)、泌尿系统畸形(11例)占前三位.临床病理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P<0.01),尤其对多发畸形的诊断优势明显.②死胎原因诊断:临床诊断死胎病因者为35%(41/117例),母体疾病(16例)、宫内缺氧(14例)、宫内感染(4例)和胎儿畸形(4例)等占前三位;原因不明者为64.9%(76/117例);临床病理诊断死胎病因者为80.3%(94/117例),胎儿畸形(28例)、宫内缺氧(26例)、宫内感染(20例)等占前三位;原因不明者为19.6%(23/117例).临床病理诊断对死胎病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P<0.01).[结论]临床病理检查是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及明确死胎病因的有效手段,与临床诊断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大.
作者:伍招娣;张卫社;吴新华;胡华利;周建华;肖得胜;文继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进行Id4基因甲基化检测对预测临床复发意义.[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方法对16例接受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AL患者,检测其移植前、移植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骨髓Id4基因甲基化状态,并随诊分析.[结果]10例患者移植前Id4基因呈甲基化的患者中5例在移植后再次出现Id4基因甲基化,其中4例在随访期出现复发或复发倾向.而5例移植前Id4基因呈非甲基化的患者中,无一例在移植后再次甲基化,随访期间也无复发倾向.[结论]AL患者在移植后进行Id4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预测白血病的复发可能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瑜;靖彧;薄剑;李红华;孙敬芬;高春记;于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科接受LASIK治疗的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患者864例(1 599眼),根据屈光状态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6.0D~-10.0D),共714例(1311眼);B组(>-10.0D),共150例(248眼),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d1裸眼视力即有明显提高;术后1周达到或接近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时视力趋向稳定,裸眼视力与预期矫正视力符合率A组为94.05%(1233/1311眼),B组为93.15%(231/248眼).术后3个月时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差值在±0.75D范围内者两组分别为94.20%及93.15%.屈光回退者两组分别为33眼(2.52%)及9眼(3.63%).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LASIK在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中是安全,有效和可预测的.疗效的提高有赖于设备与方法的改进,手术技巧的熟练及经验的积累.
作者:郑卫国;刘兴红;刘登忠;易双梅;王俐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60例胃腺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利用RT-PCR法检测COX-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 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7%及48.3%,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且相关分析显示,两检测法的结果呈正相关.而癌旁组织中均不表达COX-2 mRNA及其蛋白,与胃癌组织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X-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OX-2 mRNA或其蛋白的检测两者均可反映出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
作者:张建新;朱净;周庆;肖明兵;鲍柏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4年5月至2005年4月治疗的412例次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股沟管精索静脉结扎58例、腹膜后小切口精索静脉结扎232例、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80例及经皮穿刺精索静脉栓塞42例.[结果]腹股沟管组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腹腔镜组、静脉栓塞组住院时间短,损伤小,但费用高;腹膜后组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四组均能提高精子活动率、改善活动力,减少精子畸形率.对于不育症治疗,腹股沟组效果差.[结论]腹膜后小切口是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手术方式;腹腔镜组较适合双侧及复发者;静脉栓塞组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无条件者慎用.
作者:鲁可权;许承斌;曹希亮;陈玉石;于文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口腔科的操作引起的感染问题.[方法]采用综合消毒措施,特别是清洗消毒,设备灭菌,达到一人一机一灭菌.[结果]清洗消毒,设备灭菌,能完全杀灭口腔器械表面的微生物,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结论]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以及压力灭菌器的采用是减少及预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夏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治资料,采用输尿管狭窄段切除,下腔静脉前复位成形术.[结果]12例矫正复位术后6~12个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均减轻,肾功能良好,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对无明显诱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患者均应考虑本病可能,IVU和逆行肾盂造影可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吻合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矫形术为本病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董培;杨罗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在肾上腺髓质增生(adrenal medullary hyperplasia,AMH)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与肾上腺髓质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8例正常肾上腺组织20例肾上腺髓质增生中NPY和PACAP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PY、PACAP在肾上腺髓质增生中阳性细胞面积、灰度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组织(P<0.01).NPY、PACAP与尿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NPY、PACAP在肾上腺髓质增生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二者在AMH中存在是功能性的,可能代表AMH的分子基础,这可能是治疗和诊断AMH新的靶点.
作者:习明;胡卫列;张利朝;沈文;王元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阴茎癌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6例阴茎癌发病及治疗情况,其中鳞状细胞癌32例,乳头状瘤癌变4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27例,阴茎全切并会阴部造口术9例,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11例.[结果]30例获得随访.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70%,行阴茎全切术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和75.8%,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包茎及包皮过长是导致阴茎癌的主要诱因.对于Ⅰ、Ⅱ期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疗效确切,其3年、5年生存率与手术方式关系不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明显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黄力;陈立新;姚启盛;王晓康;陈从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5%等渗甘露醇螺旋CT小肠造影(spiral CT enterography,SCTE)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小肠肿瘤患者每人口服约1 000~1 500 mL 5%等渗甘露醇后,肌注20 mg山莨菪碱注射液,10~15 min后行螺旋CT三维扫描,分析不同小肠肿瘤的SCTE表现,并比较42例传统CT扫描与SCTE的诊断结果.[结果]36例SCTE患者除2例回盲部充盈欠佳外,余病例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肠腔充盈良好,对肿瘤的显示、衬托满意.SCTE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4%(34/36),高于传统CT扫描78.57%(33/42)(χ2=4.03,P<0.05).[结论]SCTE是一种简便、安全、非侵袭性、有效评价小肠肿瘤的方法,能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
作者:易文中;李维金;曹阳;易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方法]将3 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预防组(958例)和对照组(2 287例),预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晨起口服.分析两组血脂变化、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等差异.[结果]预防组受试者高血压患病率比对照组高.预防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低[(2.87±1.11)mmol/L vs(4.18±1.81)mmol/L,P<0.05],而5年生存率则较高(92.19%vs 81.26%,P<0.01),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血脂异常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
作者:李素英;刘振华;周晓瑞;田秀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与常频纯音测听观察顺铂耳毒性的早期听力学损害特点及年龄对顺铂耳毒性的影响.[方法]对46例(82耳)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做常频纯音测听与DPOAE测试,于首次使用顺铂前1 d及术中化疗后d10、第1次静脉化疗后d10,分别记录纯音听阈值及DPOAE听力图不同测试频率时的幅值.[结果]顺铂化疗前后常频纯音听阈变化不大,术中化疗前后DPOAE平均幅值变化不大,第1次静脉化疗后10 d的DPOAE平均幅值在3~4 kHz处下降明显.40~49岁组在3~4 kHz处DPOAE幅值下降明显,50~59岁组在3~6 kHz处DPOAE幅值下降明显.[结论]在使用顺铂化疗早期,DPOAE即可发现高频部分幅值的下降,并出现于常频纯音测听改变和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治疗剂量下患者对顺铂听力损害的敏感性可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
作者:冯晓辉;王晶;钟启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单发性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单发肺结核空洞患者87例胸片及27例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①结核空洞发生率为占肺结核的35.1%,其中单发肺结核空洞为22.5%.②单发肺结核空洞的影像学特征:多数结核空洞为厚壁空洞(79.3%),其壁可厚薄不均(82.6%),厚壁空洞的27.5%其内壁伴有壁结节,24.1%空洞出现浅液平面,空洞外缘7可模糊或伴粗长毛刺,可伴浅分叶,但不出现细小毛刺与深分叶征,全部病例可见卫星病灶,与引流支气管影.另外CT还显示2例空洞壁有钙化.[结论]肺结核空洞多为厚壁空洞,尤其是干酪厚壁空洞的影像学表现类似肺癌空洞,但前者不出现细小毛刺与深分叶征.出现卫星病灶、引流支气管影征、邻近肺叶或肺段支气管播散灶与空洞壁钙化是结核空洞的特征,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树辉;王云华;张乐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情况以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结果]本组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6个月.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植骨愈合,病灶无复发;愈合时间3~7个月;术前Cobb角平均35°,末次X线片随访复查Cobb角平均16.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象望;肖晟;刘向阳;张毅;刘宏哲;王靖;方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及rhEPO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及rhEPO治疗,疗程为12周.治疗前、治疗后每4周测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统计rhEPO的总量,同时观察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的发生率低(P<0.05),于治疗12周结束后,治疗组rHEPO的用量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应用rhEPO可以改善肾性贫血,并且可以减少rhEPO的用量,降低rhEPO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肖力;刘伏友;彭佑铭;陈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空心螺丝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2例,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64~85)岁.
作者:谭卫民;俞星作;张佳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2005年收治18例22个椎体血管瘤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并排除禁忌证.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为(7.5±1.6).[结果]随访1~4.5年,平均2.3年.术后24 h患者疼痛基本消失6例,明显缓解9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1例,优良率为83.3%,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5±0.8).3个月后患者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椎体高度未继续丢失,肿瘤未见复发.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4椎,均未引起患者症状加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血管瘤能凝滞病变、固化椎体、稳定脊柱、解除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廖前德;钟达;陈刚;张宏其;胡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LN)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与LN活动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LN损害程度及疾病活动情况的非创伤性临床指标.[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LN的患者40例,其中狼疮活动期患者18例,狼疮静止期患者22例,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患者晨尿MCP-1浓度,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测定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酶(NAG),双缩尿法测定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常规方法检测血尿肌酐浓度.[结果]LN患者尿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狼疮活动期患者尿MCP-1浓度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且尿MCP-1浓度与NAG浓度及尿蛋白定量成正相关(r分别为0.781和0.611,P均<0.01).[结论]LN患者尿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疾病的损伤程度和疾病的活动成正相关,尿MCP-1浓度可作为反映LN损害程度的指标.
作者:杨敬华;周巧玲;聂晚年;邓声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药物治疗不仅可降低血压而且可减少因高血压所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依那普利、氢氯噻嗪(HCTZ)作为廉价的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压,还可以保护靶器官,但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咳嗽等副作用,其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2].
作者:肖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