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欣;陈红松;丛旭;费然;高燕;孙婧;魏来;王宇
目的探讨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对这一高危人群的围产期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方法对1991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妊娠肝病患者的围产儿死亡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我院肝病孕妇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7.99‰,而且以死胎为主,占65.00%.围产儿死亡有性别差异,男性死亡率为21.64‰,显著高于女性死亡率10.11‰(P<0.01).前后5年比较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下降(P>0.05),其中本市城区和郊区的围产儿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而外来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有上升趋势.母体患重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者,围产儿死因主要为妊高征和胎儿及新生儿窒息.母体HBV携带者围产儿死因主要为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和窒息.结论妊娠肝病可使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其导致围产儿死亡的根本原因是重症肝病引起的妊高征和胎儿宫内缺氧.外来人口、男性胎儿等是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加强对肝病孕妇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孕期管理,积极治疗肝病,必要时尽早终止妊娠,提高产时处理及新生儿复苏水平是降低妊娠肝病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颖;常灵芝;钟崇芳;黄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腮脑)短程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155例腮脑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一次性鞘内注射治疗方法,并与同期入院的常规对症治疗组对照.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分别是32 h、15 h、12 h、3.1 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 h、24 h、32 h、6.5 d,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地塞米松一次性鞘内注射疗法治疗腮脑短程、高效,安全.
作者:赵敏;姜天俊;陈菊梅;周先志;周志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抗-HBV药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乙型肝炎病毒DNA的疗效.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日1次口服拉米夫定100 mg,疗程一年;对照组用一般护肝药治疗.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等.结果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一年,ALT复常率为90.7%,HBV DNA阴转率为73.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为50.0%,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为38.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情反复,ALT再次升高者治疗组为3.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例重症肝炎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拉米夫定能有效地抑制HBV DNA的复制,使ALT恢复正常,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复发率,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温小凤;李雪梅;谢后禹;陈念;曾文凤;茹海匀;崔小平;汤中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 PUUV)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a epidemica,NE)的病原体,NE的病死率一般低于由汉滩型、汉城型和Dobrava型病毒引起的HFRS.
作者:刘刚;李川;扈光伟;李悦;姚来顺;陈玉庆;黄飚;任明;陈允志;吴世新;于传友;那宝终;钟向东;孙悦新;李文新;李德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化密码对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 6b)基因表达及免疫原性的影响,为治疗性DNA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含优化密码及pRB结合位点突变的HPV 6bE7(hu-mE7)全长基因.测序验证无误后,定向克隆于pcDNA3的KpnⅠ和EcoRⅠ位点,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u-mE7.体外转染COS-1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其E7蛋白表达.C57BL/6小鼠胫前肌内接种裸DNA,观察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结果 pcDNA3-hu-mE7在COS-1细胞获得明显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中.DNA免疫结果显示,与含有野生型E7基因的表达质粒pcDNA3-wtE7比较,pcDNA3-hu-mE7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产生明显升高,CD8+和CD4+淋巴细胞活性增强.结论优化密码能促进HPV 6b E7蛋白表达及D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赵蔚明;于修平;周亚滨;卞继峰;贾继辉;栾怡;齐眉;孙新六;王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获取含有戊型肝炎病毒(HEV)全长结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戊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方法将HEV全长结构基因(5 147~7 126 nt)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AcUW51,与线性化杆状病毒DNA(Baculo Gold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挑病毒斑进一步感染Sf9细胞,用SDS-PAGE,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SDS-PAGE分析表明HEV结构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高效表达,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3 000和63 000两种形式;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证明表达产物可与HEV阳性血清特异反应,说明具有HEV特异抗原性.结论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HEV结构蛋白.
作者:张明程;伊瑶;刘崇柏;毕胜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获得真全长中国大陆2a型丙型肝炎病毒(HCV)5′非编码区 (5′UTR)cDNA,并分析其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其在HCV复制、翻译中的调控机制、开发新的抗HCV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联合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初步筛选出1例2a型HCV感染者,采用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出一条约800 bp的cDNA片段,A-T克隆,用RFLP与PCR鉴定重组子,全自动序列分析仪测定插入子序列,RNAdraw预测二级结构.结果 RACE法获得真全长2a型HCV 5′端序列.5个克隆中,3个克隆含全长5′UTR序列,与HCV-1,HC-C2,HC-J6,HC-J8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3.6%~94.4%, 92.1%~93.0%, 98.8%~99.7%,96.2%~96.5%,与2a型标准株HC-J6相比,21,170,222,247,339位不同,分别为G,A,C,C,T,但这些突变不影响其二级结构.另外2个克隆为5′端缺失突变株,分别缺失54 bp和144 bp.结论 RACE技术快速、有效、实用,可有效获得病毒基因组的末端序列;依此获得中国大陆2a型HCV的5′UTR cDNA;在感染者血液中存在5′端部分缺失的HCV基因片段.
作者:秦兆习;丛旭;蒋栋;哈明昊;陈红松;魏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是引起儿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两种重要病原.实验室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病原检测报告,对临床明确病因、采取适当治疗手段和防止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锦;丁韵珍;苏犁云;孙家娥;杨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分析病毒性肝炎与胆石症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统计本院1998年1月至2001年6月确诊的乙型肝炎住院病人510例,与同一时期非乙肝病人3598例做对照.将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分层为组,分别调查各组胆结石症的患病率,将资料按队列研究的设计,计算患胆石症的相对危险度RR,做组间RR的显著性检验(U检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乙肝患者中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RR值显著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急性肝炎和瘀胆型肝炎RR值升高不显著.乙肝患者经长期服用中药,可使胆石症的患病率降低.结论研究提示胆石症的病因之一是乙肝的慢性病变改变,从而为胆石症的防治提供了流行病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新力;田江克;董政;施源;苏颖;周艳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对体外原代培养鸡胚端脑神经元活性的影响.方法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上接种HSV-1,并利用空斑实验测定病毒滴度;以106 PFU/ml病毒吸附感染原代培养鸡胚端脑神经元,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MTT细胞活性分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HSV-1感染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HSV-1感染神经元24,48,72 h与同时正常细胞比较,活性分别下降25%,56%,97%.形态学及DNA电泳显示神经元主要以坏死的形式死亡.结论 HSV-1感染导致神经元活性下降.
作者:王得新;王瑞金;冯子敬;王佳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构建用于子宫颈癌治疗的HPV16型E6和E7重组痘苗病毒实验性疫苗株,并对其抗肿瘤免疫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痘苗病毒为载体、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共表达HPV16 E6和E7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该病毒免疫C57BL/6小鼠后,检测其免疫原性和抗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 PCR结果显示,重组病毒VmE6E7的TK基因内插入了分别由痘苗病毒早晚期启动子H6和7.5 K表达的ME6和ME7-1基因.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rVmE6E7在C57BL/6小鼠体内可诱发E6和E7特异性抗体产生,被免疫小鼠能够抵抗HPV16 E6E7转化的同系肿瘤细胞的攻击.结论获得1株用于宫颈癌治疗的HPV16型实验疫苗株,为进一步研制人用HPV16型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作者:职慧军;韩立群;任皎;田厚文;骆卫锋;梁雨;阮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甲型流感病毒H9N2亚型毒株在深圳地区鸡群和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常规的鸡胚双腔法来分离病毒.抗体测定,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和中和试验测定法.结果从深圳地区农贸市场鸡群中分离到27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但未能从人群中分离到H9N2病毒.约有26%人血清中检测到H9亚型毒株的抗体,(HI滴度≥20),同时还发现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均数随人群年龄增长而增高,同时与职业有关.然而,在鸡群中H9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仅为7%.结论禽H9N2毒株不仅能感染人,而且在深圳地区人群和禽类中较为广泛的分布.人H9N2很大可能来源于鸡的H9N2毒株.
作者:程小雯;刘建军;何建凡;单芙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制可同时检测HIV-1、HIV-2抗体及p24抗原的胶体金快速诊断试剂.方法利用重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进行HIV-1 gp41及 HIV-2 gp36抗原的高效表达,以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抗原.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以硝酸基纤维膜为载体,以纯化的HIV-1 gp41、HIV-2 gp36 抗原及抗 p24抗体点膜,20 nm 胶体金颗粒/抗人IgG和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对33份已知HIV感染者阳性血清及6份阴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通过重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进行HIV-1 gp41及HIV-2 gp36抗原的表达,可获取浓度为2.0 mg/L的纯化抗原.从抗p2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中培养上清液,通过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亲和层析柱可得到1.5 mg/L的纯化抗体.利用纯化的抗原抗体进行标记,对39份已知血清进行检测,与荷兰Organon公司HIV1+2抗体、p24抗原、ELISA诊断试剂同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证实有较强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论同时检测HIV-1、HIV-2抗体及p24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的问世,可为HIV感染的诊断提供一个简便、可靠、敏感的方法.
作者:徐克沂;张永新;王瑛;Innocent MBAWUIKE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HBsAg阳性儿童对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121名1~10岁健康儿童和10名同龄的HBsAg阳性儿童,抗-HAV均阴性,接种唐山怡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剂量为500 U/剂和1 000 U/剂两组,免疫程序为0和6个月,并在初免后30 d,第二针后30和180 d用ELISA方法检测抗-HAV.结果 HBsAg阳性儿童和健康儿童接种500 U/剂和1 000 U/剂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第二针免疫后30 d抗体平均几何滴度500 U/剂组分别为4 684.9 mIU和4 535.6 mIU;1 000 U/剂组分别为5 399.8 mIU和7 347.1 mIU.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后亦未见异常反应,初免后1年抗体水平仍然很高.结论 HBsAg阳性儿童接种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应答,同时也是安全的.
作者:陈江婷;任银海;吴文婷;马守东;李胜平;王建红;康文学;韩连军;高拴景;张玉成;刘崇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对HBV慢性感染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和单用泛昔洛韦治疗组32例,和单用α-干扰素29例和单用拉米夫定28例两个对照组,对比观察三组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泛昔洛韦血清HBV DNA阴转率40.62%(13/32),HBeAg阴转率21.88%(7/32);对照组α-干扰素血清HBV DNA阴转率37.93%(11/29),HBeAg阴转率41.38%(12/29);拉米夫定血清HBV DNA阴转率67.90%(19/28),HBeAg阴转率21.43%(6/28).治疗组HBV DNA阴转时间短1个月,长3个月,平均1.3个月,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泛昔洛韦治疗HBV慢性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李莉;邵清;张健;纪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E1抗体,确定HCV E1抗原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80份卫生部第3代HCV血清参比品,821例职业献血员血清和720例临床肝炎患者血清中E1抗体.结果用E1抗原单包板检查80份卫生部血清参比品的阳性符合率为70%、阴性符合率为100%;从821例职业献血员血清样品中检出E1抗体阳性率为1.9%;从720例临床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E1抗体阳性率为68%.大部分E1抗体阳性血清,同时也能和HCV的Core、NS 3抗原及NS 5A抗原呈阳性反应,但有个别血清只对E1抗原呈阳性反应.用市购HC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为阴性的218例肝炎科门诊患者、813例献血员和848例一般人群血清,用E1抗原单包板复检,检出的阴性率分别为1.4%、1.1%和0.9%.在3例患者血清学转变的追踪研究中,HCV E1抗体都同现早.结论用E1工程蛋白检测E1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E1抗体在HCV感染患者中普遍存在而且早出现,在临床诊断上是有意义的.
作者:徐进平;叶林柏;郜金荣;张斌;阮华;吴正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的发病特点.方法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对520例慢重肝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10天、<2周、2~4周、4周~半年的发生率分别为10.4%、18.1%、17.1%及64.8%;②每组均有40%以上患者无明确的诱因,但30%以上患者有1~3种以上诱因,合并感染的发生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③每组均有50%以上患者发生于肝硬化;④每组均有50%以上患者无肝性脑病,而腹水发生率均在75%以上,首先出现肝性脑病均低于5%,而首先出现腹水均在10%以上;⑤每组出现肝性脑病的晚时间均晚于变重时间.结论①520例患者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慢重肝的;②慢重肝在发病诱因、基础、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出现时间、首先出现的合并症等方面与无肝病史的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相差较大,应独立命名并需加强研究.
作者:邹正升;陈菊梅;辛绍杰;邢汉前;李保森;李建宇;沈宏辉;刘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纯化重组表达的汉滩病毒核蛋白.方法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目的蛋白为带有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标签的融合蛋白,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包涵体变性、复性后,采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亲和色谱对核蛋白进行纯化,并用夹心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纯化蛋白.结果表达产物第一次过柱亲和层析后可去除杂蛋白,获得纯化的核蛋白与谷胱甘肽转硫酶的融合蛋白,再经凝血酶酶切,第二次过柱亲和层析后获得的穿过峰为核蛋白,洗脱峰为GST.纯化的融合蛋白和纯化的核蛋白均为SDS-PAGE单点纯,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结论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色谱纯化重组汉滩病毒核蛋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尹文;徐志凯;薛小平;刘勇;王海涛;张芳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11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钙、镁、磷水平进行测定观察,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晓;张永宏;常德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广东省1979~1999年不同地区登革Ⅰ型病毒地方分离株和国外毒株之间的遗传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来源.方法提取病毒RNA,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E/NS1连接区基因片断,克隆于pBluescriptⅡSK质粒上进行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其他登革Ⅰ型病毒E/NS1基因片段的240 bp核苷酸进行比较,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广东省分离到的14株登革Ⅰ型毒株中,基本可分为两个基因亚型,它们与印度尼西亚毒株的核苷酸大同源性为99.2%,与菲律宾毒株的核苷酸大同源性为100%,与泰国毒株的核苷酸大同源性为98.8%.结论广东省的登革Ⅰ型病毒可能来源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国家.
作者:郑夔;江立敏;罗会明;何剑峰;董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