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牛青青;王会苗;张颖;张国英
目的:探讨分析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试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以及对照组(n=45) 对照组予以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予以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试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莉;冀学宁;全秀莲;吕金燕;唐荣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接诊的5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等肾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可显著提高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0名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此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明显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代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中风早期肢体康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中风患者12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具体的康复方式,随机分为采用常规康复方式的对照组(633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土选择早期肢体康复治疗的观察组(633例),比较康复3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74.38分(s=5.24),明显优于对照组[65.82分(s=4.61)],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的Barthel指数76.52分(s=19.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66.84分(s=20.51)],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风早期肢体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满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类风温关节炎患者20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半年各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余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化疗治疗申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患者均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结合化疗冶疗;1双号为对照组,像采用化疗治疗.分别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30/3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23/35),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采用艾迪注射液结合化疗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帮助患者稳定病情,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如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7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依达拉奉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试验样本确定为39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迭拉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相对于常规组,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高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脑栓塞患者依达拉奉治疗,临床效果突出,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信赖.
作者:刘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视频应用于脊柱外科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中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给予健康教育视频宣教;另随机选取科室内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幻灯片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康复知识的知晓度、功能锻炼期间护士指导对间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院时护理康复知识知晓度明显升高,而护士指导时间显著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视频显著能提高脊柱外科患者护理康复知识的知晓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值得在今后推广和应用.
作者:段丽芬;林海英;李萍萍;彭帮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妊娠妇女,分别在不同的孕周监测妊娠妇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变化,即在孕10周、20周与30周时监测其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垮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观察在不同阶段妊娠妇女指标的变化,从而判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抽取的106例妊娠妇女中89例为正常妊娠,17例为难免流产,且正常妊娠妇女的早期子宫动脉RI、PI及S/D等明显区别于不良妊娠结局组的孕妇指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强对妊娠早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变化的检查能够提高妊娠结局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汪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中导致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100份不合格的粪便标本与122份不合格的尿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予以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结果:导致粪尿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中,标本量不足,占57.21%,标本污染,占20.72%,标识出错、容器出错、送检超时,分别占9.45%、6.76%、5.85%.结论:常规检验粪尿标本之前,应当对患者予以有关指导,尤其是标本量采集、容器选择以及搜集的方式等,搜集标本之后,予以严格查验,保证粪尿检验的合格率.
作者:李金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指导和健康教育方法.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81例需使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需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分析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1例患者死亡,一些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在对其实施相应的处理后有所恢复.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华法林治疗时使用针对性的抗凝治疗和健康教育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易春玉;张小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诊治的3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及术后影像学指标对比结果,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程度轻等优点,较传统开放式治疗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密盖息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骨痛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到2016年11月的骨质疏松性骨痛患者68例,在治疗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钙尔奇D片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了密盖息联合钙尔奇D片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疼痛状况的分析,在治疗12周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56分(s=0.54),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77分(s=0.86),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数据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密盖息联合钙剂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痛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中兴;王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 (32/40)、92.5% (37/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建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硝酸甘油泵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所接收的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入硝酸甘油进行泵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疗效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硝酸甘油应用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当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住院脑外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实施血肿清除,观察组在3个月后实施颅脑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在3个月后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待3~6个月后实施颅脑修补.比较两组的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预后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患者的神经功能系统恢复明显,术后并发症少,预后好..
作者:伏光辉;袁涛;王建伟;王文学;刘宇粱;康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介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术后体温变化、阴道出血及下腹部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阴道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予以介入联合宫腔镜清宫术,疗效突出,可有效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术中出血量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正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2例为甲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2例为乙组,健康体检者32例为丙组,均采集血清样本,并检测CEA、CA125、SCCAg、AFP、NSE、CYFRA21-1含量.结果:甲组的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远高于乙组和丙组,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测特异性与灵敏度均优于单项检测结果(P<0.05).结论: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测能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妇女普查中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合并阴道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职防院对3650名育龄女职工进行每年一次的妇女体检.结果:在普查中发现患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阴道炎的妇科病患者多达36%.结论:针对此普查的结果,按妇科病患者的感染程度不同,我院制订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从而确保了女职工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
作者:睢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CT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卵巢癌患者40例,在放疗前、后采用CT进行分期,分析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转移病灶情况,调整放疗计划.结果:放疗后,宫颈癌、卵巢癌的病理以及CT分级均呈下降趋势,放疗前、放疗后,宫颈癌以及卵巢癌患者CT病理秩和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86、0.85、0.81,属高度一致.17例患者放射治疗计划发生了改变,其中7例改变了放射治疗目的,剂量调整35例、靶区调整21例.结论:CT有助于进行微创肿瘤分期,指导放疗计划,达到增效目的,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较高.
作者:张野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