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如阳
目的:对比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组均为20例患者.A组口服卡维地洛,B组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径(LVESd)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TNF-α、IL-6细胞因子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B组的20.0%(P<0.05).结论:与美托洛尔相比,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更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葛海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哮喘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呼吸护理的价值和作用.方法:本研究针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哮喘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将该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有患者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呼吸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4.67%,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患者满意度上来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8.3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8.29,两者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哮喘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增加呼吸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并且也容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AD患者的病历资料,对AD并发心包积液患者和未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病史、血压不对称、胸痛、胸腔积液、血压、晕厥或黑曚、心悸、主动脉瓣杂音、呼吸困难、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D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主要临床特征为胸痛,应尽早确诊,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晋晓飞;罗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应用中的并发症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进站接受IUD置入术的841例妇女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841例妇女中,术后有5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2%,主要有出血、感染、IUD异位与嵌顿及子宫穿孔.结论:对实施IUD置入术妇女,在术后应加强随访工作,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尹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12月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总共65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间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肖静;江思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实施胃肠手术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肠手术护理方式(42例),观察组在常规胃肠手术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选择术后护理干预(4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术后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后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早期恢复效果,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雅广实践.
作者:任丽娜;张银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门诊内镜室检查、治疗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诊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诊疗.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痛胃肠镜具有适应性好、痛苦少、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选用时应酌情进行选择.
作者:丁湘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单独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记录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布地务德联合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突出.
作者:支振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92例CHC患者,均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在243例基线正常者中,82例(33.74%)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亚临床性甲状腺动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51例(20.9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13例(5.3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8例(7.69%);随访72周,在82例患者中60例(73.17%)甲状腺功能逐步改善;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HCV2a型.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肝功能和基因型.
作者:方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穿刺引流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找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佳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传统组32例患者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YL-1组32例患者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引流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术联合钻孔软管引流术.三组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三组患者术后继发血肿、颅内积气、脑损伤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5.10d(s=1.22),少于YL-1组的平均住院时间7.05d(s=1.21),少于传统组的9.25d(s=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L-1型微创穿刺针穿刺引流术及钻孔软管引流术局部麻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临床上可以作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推荐方法.
作者:李秀冬;刘启震;宋来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在改善负面情绪、提高医院满意度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2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负面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1.85分(s=2.09),抑郁自评量表评分29.77分(s=1.8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85.25%,观察组为98.36%,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阶段护理干预有效开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给予患人性化的理解与关怀,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满意度.
作者:唐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将1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根据纽约心动能进行分级,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四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心肌酶及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结果:各组间血浆CK和CK-MB水平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Ⅳ级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高出正常参考值,且各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健康组<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除了心功能Ⅰ级组和健康组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之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过程中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与此同时参考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正确性及及时性;此外,老年若发现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而又无任何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应仔细鉴别是否是由慢性心力衰竭引发的.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2例为甲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2例为乙组,健康体检者32例为丙组,均采集血清样本,并检测CEA、CA125、SCCAg、AFP、NSE、CYFRA21-1含量.结果:甲组的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远高于乙组和丙组,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测特异性与灵敏度均优于单项检测结果(P<0.05).结论: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测能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类风温关节炎患者20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半年各自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余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贯彻疗法与红霉素贯彻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66例MPP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红霉素贯彻疗法;试验组33例,采用阿奇霉素贯彻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8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出现3例患儿恶心呕吐、2例轻微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对照组出现11例患儿腹痛、食欲缺乏、腹泻、呕吐,3例惠儿肝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 4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MPP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贯彻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予以推广.
作者:徐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2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和肺癌是占比较高的恶性肿瘤,而又以肺癌占比多,骨盆、肋骨及脊柱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从转移时间来看以乳腺癌长,胰腺癌短,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部位明显疼痛,且呈多部位疼痛感觉.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具有易发的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朱永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单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生化指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疑诊冠心病且有关疾病除外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NCHD组)与冠心病组(CHl组),其中冠心病组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CHD1组(单质病变组)与CHD2组(多支病变组).测定并分析各组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脂蛋白(a)、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CHD1组与CHD2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BUN(血清尿素)、CRE(肌酐)、GLU(葡萄糖)、TNT(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明显提高,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Apo-Al载脂蛋白al(Apo-A1)水平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结论:单纯冠心病且除肝肾疾病、糖尿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患者,其在CRE、BUN、GLU代谢方面仍存在压力,且早期单纯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TNT、NTBNP具有相关性,而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为Apo-A1、HDL-C.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弛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采用氨氯地平片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观察组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血脂及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血脂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片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压水平,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杨莉;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开腹肌瘤与腹腔镜下肌瘤剔除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子宫肌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常规组采用开腹肌瘤剔除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治疗,并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临床治疗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都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治疗效果显示,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治疗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并且术后患者并发症概率较低,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在声门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4例声门型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均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喉切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偏低,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声门型早期及癌前病变患者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且手术时间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岳显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