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性

刘国英

关键词:霉菌性阴道炎, 中药熏蒸, 疗效,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苏打水和冰硼散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试验组均占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中药熏蒸疗法整体效果较好,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 00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EWS评分进行分级后,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预检分级情况、不同评分顸后情况以及预检分级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分级后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分级前,患者分级前后的平均分诊时间差异显著;预检分级情况分为4级,Ⅰ级35%,Ⅱ级36c%,Ⅲ级29%;分级前患者的死亡率是26%,分级后Ⅰ级患者的死亡率是5.7%,Ⅱ级患者的死亡率是5.5%和Ⅲ级患者的死亡率是3.4%,分级前后患者的死亡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采用MEWS评分进行预检分诊有较好的效果,可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做出有效地评估,同时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于楠楠;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医生戒烟知晓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医生对戒烟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住在不同级别医院的480名吸烟的COPD患者和148名内科医生进行戒烟等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包括患者是否需戒烟、是否被医生告知戒烟、是否被医生告知具体戒烟措施、戒烟意愿以及是否需戒烟干预;医生对戒烟的知晓情况及是否主动推荐患者戒烟、推荐戒烟干预具体措施.结果:大部分患者和全部医生知道COPD需戒烟,愿意戒烟和主动要求戒烟的患者与所住医院级别和患者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调查显示75.7%的医生告知患者戒烟,仅有16.2%的医生会告知患者具体戒烟措施,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职称的医生在告知患者需戒烟、具体戒姻措施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长沙市COPD)患者的戒烟知识缺乏,医生未主动干预患者戒烟,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周治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肛泰神阙穴贴敷联合中药止痛如神汤对痔疮术后疼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神阙穴贴敷肛泰贴剂与中药止痛如神汤对痔疮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神阙穴贴敷肛泰贴剂治疗,对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神阚穴贴敷中药止痛如神汤药饼,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血浆5-H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止痛如神汤对痔疮术后镇痛的效果显著,起效时间早,维持时间长,可作为镇痛的首选方式.

    作者:刘春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问题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急腹症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超声影像技术妇产急腹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超声诊断思维,减少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妇产急腹症的准确率.

    作者:周慧丽;米婉琴;向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体位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通气体位对于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1]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5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45~ 62岁,平均年龄54岁(s=1.5).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甲组25例,采用30)°仰卧通气体位;乙组25例,采用40°仰卧通气体位:丙组25例,采用常规平躺仰卧通气体位.比较3组共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究不同通气体位下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甲组、乙组患者的病情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后亦有好转,但相比甲组、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通气体位对于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采用30°、40°仰卧通气体位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仰卧通气体位患者,30°仰卧通气体位效果佳.

    作者:李拥军;杨宝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结合具体情况,探完行之可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在本从研究中对新生凡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对策进行落实.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主要类型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其他因素等,比例分别为37.5%、35%、15%、12.5%.结论:针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不安全因素,需要掌握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原因,做好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

    作者:殷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有效性评析

    目的:评析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收取我院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取时间在2013年2月11日至2015年4月12日,并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实施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将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8.18%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有效率,还能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快康复.

    作者:陈美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在肺结核伴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CT在肺结核伴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并对其临床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者经CT检查均确诊,其中有2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以及19例不典型肺癌患者.结核病变患者中,出现51例Ⅲ型肺结核患者,19例Ⅳ型肺结核患者.34例患者结核和肺癌同侧同叶,患者的肿瘤直径2 ~8cm;19例患者结核和肺癌同侧不同叶,患者的肿瘤直径3~ 10cm 17例患者结核和肺癌不同侧,患者的肿瘤直径2~6cm.病灶部位处于上叶前段的有7例,20例患者病灶部位处于上叶尖后段,7例患者位于中叶,11例患者位于下叶背段,4例患者位于肺门旁,13例患者处于双肺,8例患者处于其他部位.结论:肺结核伴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效果确切,不仅可有效诊断病情,还可将患者病变的情况清晰反映出,值得推广.

    作者:冯红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碧兰糊剂与氧化锌填充材料用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中两种填充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所接诊的需要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择碧兰糊剂加以牙胶尖根管作为充填材料,对照组选择氧化锌充填治疗,对比临床成效.结果:根据疼痛评分进行评定,试验组患者的疼痛分值优于对照组,检出人数也少于对照组,治疗价值也较对照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需要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患者,以碧兰糊剂作为主要填充材料,在疼痛和病情改善上都有显著效果,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宁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持续有创颅内压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监测,观察组患者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脱水药物用量等指标.结果:6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OS),观察组评估良好比例为7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4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内的脱水剂用量为628g(s=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g(s=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率、减少脱水药物用量,更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将1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根据纽约心动能进行分级,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四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心肌酶及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结果:各组间血浆CK和CK-MB水平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Ⅳ级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高出正常参考值,且各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健康组<心功能Ⅰ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除了心功能Ⅰ级组和健康组的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之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过程中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与此同时参考血浆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正确性及及时性;此外,老年若发现血浆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而又无任何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应仔细鉴别是否是由慢性心力衰竭引发的.

    作者: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阑尾炎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118例阑尾炎接受手术患者,随机划分成常规组59例与改进组59例,前组对患者进行术后普通护理措施.后组早期辅助护理干预措施,观察首次离床及整体住院时间、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改进组患者首次离床与总体住院时间均较短,改透组较长,比较差异显著(P<0.01);改进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较好,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接受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而言,做好疼痛护理,与患者保持积极沟通,让其意识到早期离床的重要性,大部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评分较高且首次离床活动及整体住院时间较短.

    作者:贾才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联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另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频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联合组患者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效果显著,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董大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稳定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口腔外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支抗口腔正畸治疗,试验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正畸成功率高,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正畸治疗方式,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蔡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伴有失眠的焦虑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安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评分及失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觉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可有效改善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焦虑情绪,缩短睡眠潜伏期及觉醒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作者:谢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主动脉夹层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AD患者的病历资料,对AD并发心包积液患者和未并发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病史、血压不对称、胸痛、胸腔积液、血压、晕厥或黑曚、心悸、主动脉瓣杂音、呼吸困难、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D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死亡率较高,主要临床特征为胸痛,应尽早确诊,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晋晓飞;罗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索患有脑出血疾病后出现缺血性脑部损伤的患者具体治疗当中,让患者接受尼莫地平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在脑出血后出现明显的缺血性脑部损伤症状患者作为对象,将以上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均匀分成常规组与新型组,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而新型组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联合服用尼莫地平,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新型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明显更为优越,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更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因脑出血疾病而出现缺血性脑部损伤症状患者的具体治疗而言,患者接受尼莫地平治疗的效果可以得到保障,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秦恒波;李春霞;玄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例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臀部纤维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整形医院2016年11月收治的1例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总结神经纤维瘤的特点及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对神经纤维瘤的认识,以及对臀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患者未发生贫血、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臀部神经纤维瘤严重影响惠者的生活,该手术范围大,术前应积极的完善检查,为手术做准备;术后采取积极的护理方案,针对并发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3-2016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与防护对策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探究防范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采用回归性调查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89例职业暴露医务工作者的人员结构、科室归属以及暴露发生的类型、病种、工作环节,使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例职业暴露中,护士发生率高,占46.07%,其次为医生和实习护士,分别占25.84%和15.73%;普外科和骨科医务人员发生率居首位,分别占14.61%和11.24%;暴露病种主要以乙型肝炎为主,占38.20%;暴露发生的类型以一次性注射器伤为主,占29.21%;职业伤发生的工作环节主要以处置医疗废物和拔除静脉输液针居多,分别占26.97%和20.22%.结论:被调查医院职业暴露医务工作者以护士为主,主要的暴露类型是锐器伤,可通过规范医疗及护理技术操作,改变错误的行为,落实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从而降低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阿扎提·阿拉依丁;陈忠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益生菌治疗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患有炎症性肠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上,常规的治疗方式结合益生菌治疗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常规治疗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自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