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薛梦姗;刘艳华

关键词:survivin, VEGF, ELISA, 口腔鳞癌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分析32例口腔鳞癌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对照的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并分析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病理分化不良血清Survivin、VEGF水平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urvivin、VEGF水平的变化可能成为口腔鳞癌病进展动态观察的生物学指标.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将我院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钬激光组,将行ESWL治疗的6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ESWL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排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石直径>1cm患者中,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ESWL组(P<0.05),且钬激光组结石排净率显著高于ESWL组(P<0.05);结石直径≤1cm患者中,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ESWL组(P<0.05),而两组结石排净率无显著差异(P>0.05);钬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16/6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2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其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WL,对于结石直径>1.0cm的患者,推荐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

    作者:甄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甲泼尼龙对大鼠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应用大鼠病理性疼痛建模,研究甲泼尼龙对大鼠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并分析其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大鼠病理性疼痛建模,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3天做疼痛行为学指标、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测定.结果:行为学观察发现两组大鼠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手术前后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变化显著(P<0.05),而实验组MWT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纽术后MWT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术后3d测定的TNF-α、IL-6 和TGF-β1与术前比较,结果均显著增高(P<0.05);而实验组术前与术后3d测得的TNF-α、IL-6和TGF-β1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3d测得的TNF-α、IL-6和TGF-β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甲泼尼龙能显著降低炎症相关因子,从而减轻病理性疼痛,镇痛效果确切,可为该药应用于临床镇痛提供可靠的动物实验依据.

    作者:王嘉争;肖继;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及前列地尔,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降糖、降压、活血等治疗,疗程2周,观察其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能有效地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

    作者:周庆金;王娜;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66例,随机将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引流舒适度、康复出院时间和存活率、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引流舒适度、康复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给予优质护理可提高引流舒适度,减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加速其康复出院,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霞;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积液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盆腔积液的患者,分为试验组(治疗方案为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接受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盆腔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72.5%,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下腹部及腰部坠胀消失时间和腰酸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积液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梅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院辐射防护管理特点与实践方法分析

    目的:强化管理医院辐射防护力度,为医院辐射安全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探讨现阶段大部分医院辐射防护管理的特点,并针对特点提出相应的实践做法.结果:对医院放射诊疗工作当中的放射防护,予以高度重视,是保证辐射安全的重要的做法.结论:在辐射防护管理方面,医院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放射诊疗辐射防护管理工作,为患者、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杨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治疗的中重度脊椎骨折的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GSS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92%)高于对照组(64%);就治疗后的Frankel分级而言,研究组主要为C级和D级,对照组主要为A级和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可以改善患者的Frankel分级,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方法.

    作者:李亚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阑尾切除患者血清前清蛋白(PRE)、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临床意义.方法:收取我院30例阑尾切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分为腹腔镜纽和开腹手术组,再将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RE、RbP、CRP和IL-6指标.结果:手术后开腹手术组PRE、RbP低于对照组以及腹腔镜组,而开腹手术组IL-6、CRP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体内血清PRE、RbP、CRP和IL-6等炎性介质水平表明,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较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首先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赵恩慧;刘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听小骨脱位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听小骨脱位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例听小骨脱位患者,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的扫描检查,多角度观察听小骨的脱位情况.结果:16例听小骨脱位的患者中,有2例单纯锤砧关节脱位,表现为锤砧关节间隙增宽;有5例单纯砧镫关节脱位,表现为砧骨长脚移位,并且砧镫关节间隙增宽;有9例锤砧关节以及砧镫关节均脱位,表现为锤砧关节和砧镫关节间隙增宽外,并且砧骨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移位,关节对位情况失常.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多角度清晰地显示听小骨的脱位情况,为临床刺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姜崔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33例和开颅组32例.开颅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开颅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开颅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即显微组和传统组.传统组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显微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花费、术后生存质量和总效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病残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显微组的总效率高于传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病残率、死亡率低于传统组,统计处理结果显示P<0.05.显微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花费、术后生存质量均优于传统组,统计处理结果显示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高,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死亡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用2D-STI技术检测对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检查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Simpsons法对两组观察对象的左心房P容积、大容积和小容积进行测量.运用2D-STI技术检测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分析2D-STI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价作用.结果:观察组的左心房P容积、大容积、小容积、舒张晚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收缩期和舒张早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检验结果显示,检查者间变异系数:6.19% ~7.90%;检查者内变异系数:5.33% ~ 7.45%.结论:2D-STI技术可以直观了解心肌功能及运动情况,评定冠心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重复性好.

    作者:吴丹;贾梅;王琴;纳丽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结节患者22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彩超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20例患者中甲状腺结节28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72个,甲状腺腺瘤48个,甲状腺恶性肿瘤56个(乳头状瘤52个,髓样瘤2个,非霍奇金淋巴瘤2个),其他结节8个(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2个,灶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4个,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2个).284个结节弹性分级为204个0~Ⅱ级,80个Ⅲ~Ⅳ级.病理检查结果200个良性结节0~Ⅱ级,占98.0%;28个良性结节Ⅲ~Ⅳ级,占35.0%;4个恶性结节0~Ⅱ级,占1.4%;52个恶性结节Ⅲ~Ⅳ级,占65.0%.诊断敏感度为92.9% (52/56),诊断特异性为87.7% (200/228),诊断准确度为88.7% (252/28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飞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急性脓胸的治疗结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急性脓胸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试验组医治时予以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的方法,对照组则予以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脓胸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脓胸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并发症率低,应用前景广.

    作者:曹得才;张庆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胆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胆结石的患者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准确性及其价值.方法:对134例胆结石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特点.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34例,超声诊断中129例患者被诊断为胆结石,其诊断准确率为96.26%;漏诊5例患者,漏诊率为3.73%.结论:胆结石患者应用超声诊断其诊断方法相对简单,同时操作较为安全,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相对较高,是目前其他影像学检测方法无法做到的.因此,超声可以作为诊断胆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文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曲美他嗪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6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增强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玉强;耿士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内翻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52 ~ 75岁,平均年龄64岁;术前膝内翻总角度为10.2°(s=3.1),术前HSS膝关节评分为41分(s=3.8),分析术中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处理及软组织平衡的处理等问题.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6 ~ 24个月,平均16个月 术后膝内翻总角度为0.8°(s=1.4),术后HSS膝关节评分为88分(s=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杨俊;刘又生;路晓;郑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开放性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60例参与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2.07分(s=1.31),`对照组为5.38分(s=1.20);观察组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为1.01分(s=0.67),对照组为3.62分(s=0.8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小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危重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共收治失禁性皮炎高危患者94例,随机分组,每组4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19.15%(9/47),治愈好转率为63.83% (30/47),复发率为25.53%(12/4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4.68% (21/47)、25.53% (12/47)和53.19%(25/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9.36%(42/4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60% (36/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失禁性皮炎高危患者而言,采用品管图活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方法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对比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方法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起至今于我院普外科中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期间共接收196例患者,标记为试验组;同期抽选该科室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收治196例患者,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种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平均痊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在患者满意度评价中,试验组以93.37%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黄晓红;代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