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艳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盆腔积液的患者,分为试验组(治疗方案为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接受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盆腔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72.5%,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下腹部及腰部坠胀消失时间和腰酸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积液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梅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时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及剂量方法:收集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9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的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为10mg,观察组的服用剂量为40mg,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慧;康春福;陈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电话随访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治疗的27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收集记录术后患者的死亡人数、并发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际随访270例术后患者,围术期和出院后死亡16例,死亡率为5.92%;术后患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且对没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提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雷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检测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72例临床疑诊为胎盘植入的产妇及35例正常产妇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混合型同工酶(CK-MB)进行测定.结果:胎盘植入产妇31例血清CK水平140.1 U/L(s=11.2),其中MB14%,肌型同工酶(CK-MM)86%,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未测出;胎盘粘连产妇21倒血清CK水平为75.3 U/L(s=11.2),其中MB5%,CK-MM为95%,BB未测出;其他产妇20例血清CK水平为68.2U/L(s=11.0),其中MB为5%,CK-MM95.55%,CK-BB未测出.胎盘植入组产妇血清CK水平明显高于胎盘粘连组、其他产妇组和正常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中MB型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各组CK-BB型均未测出,以CK水平96U/L作为诊断胎盘植入的临界值,灵敏度为91.0%,特异性为89.0%.结论: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在胎盘植入中的产前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国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66例,随机将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引流舒适度、康复出院时间和存活率、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引流舒适度、康复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给予优质护理可提高引流舒适度,减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加速其康复出院,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霞;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隆鼻手术失败后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鼻中隔软骨进行鼻尖整形和隆鼻术后并发症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分别随访6 ~ 24个月,观察分析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以及隆鼻术后并发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修复手术的患者鼻尖均有所抬高,鼻形良好,术前鼻部的萎缩及凹陷症状均明显好转,鼻头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未遗留明显手术疤痕,无肿胀现象.另外,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鼻尖萎缩、鼻软骨吸收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鼻中隔软骨进行鼻尖整形和隆鼻术后并发症修复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具有安全、易操作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成;姚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的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谢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164例(A组),外伤性白内障28例(B组),并发症性白内障8例(C组),比较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0%、92.86%、87.50%,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在20~30min,主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晶体皮质残留、角膜内皮水肿、短暂性眼高压、前房积血、眼部感染.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眼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大规模推广普及.
作者:王坤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氧分压(PaO2)为84.75mmHg(s=15.18),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3.05mmHg(s =2.82),pH为7.39(s=0.13),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为1649.24pg/ml(s =54.0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62(s=0.1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足部骨肉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20例手足部骨肉瘤患者和20例四肢长骨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手足部组和四肢长骨组两组.回顾分析这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为期1~8年的随访,比较两组骨肉瘤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局部复发率等临床特征,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局部复发率、保肢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部骨肉瘤患者的发病年龄>22岁(P<0.05)、未行新辅助化疗的比例都高于四肢长骨骨肉瘤患者(P<0.05);手足部骨肉瘤患者发生局部发或者肺转移的时间都比四肢长骨骨肉瘤患者长(P<0.05).40例骨肉瘤患者的随访率为100%:有17例患者有肿瘤复发或者骨肉瘤发生肺转移现象,9例患者痊愈,14例患者死亡.结论:手足部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四肢长骨骨肉瘤患者有很大的区别,并且手足部骨肉瘤患者的预后由于四肢长骨骨肉瘤患者.
作者:刘剑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就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对试验组患者加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低,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鹏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7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38),对照组单纯口服阿维A胶囊,试验组应用阿维A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应用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即显微组和传统组.传统组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显微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花费、术后生存质量和总效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病残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显微组的总效率高于传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病残率、死亡率低于传统组,统计处理结果显示P<0.05.显微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间、住院平均花费、术后生存质量均优于传统组,统计处理结果显示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高,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死亡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脓毒症患者容量管理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依照2012年重症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按照EGTD的原则,立即给予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在液体复苏治疗时,记录患者的即时、液体复苏6h及24h的生理指标、实验室指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指标,观察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及血乳酸指标,进行组织灌注指标的评价,根据液体复苏治疗24h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观察、比较两组指标区别.结果:经过比较发现,两组在液体复苏治疗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苏治疗6h、24h,死亡组的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显著高于生存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低于生存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指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吴娜;万廷军;王江;张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6年4月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12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3例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满意度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可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切口发生感染在外科手术之中作为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开放性伤口较大的骨科类的外科手术中感染的概率无形被放大.手术的痛苦也会在术后切口的感染过程中被增大,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学深入研究了骨科手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深入分析了骨科手术的感染因素,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文章结合我院骨科手术患者的主观情况、手术情况等深入分析了可能造成感染的因素.希望能够通过对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
作者:杨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亚低温联合治疗脑出血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利用常规脑出血治疗方法的49例纳入对照组,采取亚低温联合治疗方法的49例为观察组,通过神经功能缺损(SSS)量表与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与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月后SSS评分10.64分(s=2.38),对照组14.87分(s=2.68).观察组治疗3月后ADL评分为77.2分(s=2.33),对照组69.41分(s=3.42),两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91.84%(45/49)高于对照组75.59%(39/4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治疗中,采用亚低温联合治疗方法,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也呈降低趋势,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郭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我院手术室自2014年12月开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优质服务,分别对比实施前后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数据显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后,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77%、99.64%,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促进患者、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有一定的帮助,应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董天红;胥娅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拟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88例,44例为对照组,44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措施干预.针对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在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15.91%)显著小于对照组(27.27%);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心态的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满意程度的提升均得益于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钱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血治疗在急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治的96例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有效止血率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平均止血时间、24h内悬浮红细胞连续用量均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在急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阳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