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娟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收取我院骨科收治的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倒,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子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照组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均存在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金红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万方医学数据库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对近15年的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类、统计.结果:检索出155篇文献,其中47篇自拟方药治疗,68篇经方加减治疗,33篇不符合标准.其经方统计中所用方剂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参苓白术散、痛泻要方、四神丸、升阳益胃汤、理中丸、补中益气汤、资生丸.用药频率≥30次以上的为白术、甘草、茯苓、党参、陈皮、白芍、山药、防风、薏苡仁、木香、黄芪、干姜、柴胡、补骨脂、半夏 结论: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健脾、益气、疏肝、补肾功效的方剂和中药为主,其中健脾药物所占比例大;脾虚、肝郁、肾阳虚弱是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根本.
作者:李青春;张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6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两组进行针对性治疗并比较治疗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伤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和输血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输血总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各项基本数据比较后,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创伤恢复程度好,手术时间短,输血量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忠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湘潭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清特异性IgE阳性检出分布特征及意义.方法:对224例HSP住院患儿检测血清特异性IgE,特异性IgE ≥0.35U/ml为阳性,对血清过敏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41.5%)HSP住院患儿中检测出1种及以上特异性IgE阳性.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户尘螨、屋尘、芒果、腰果、霉菌等.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有差异,春季高,差异显著(P<0.05),伴消化道症状阳性组检出率高于其他症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HSP患者血清特异性IgE不同水平升高较为常见,不同季节、不同症状患儿过敏原检出率有差异.
作者:成智;曹静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更好地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抽取我院的8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患者,根据其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观察组2.5%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我们得出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封志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隆鼻手术失败后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52例采用鼻中隔软骨进行鼻尖整形和隆鼻术后并发症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分别随访6 ~ 24个月,观察分析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以及隆鼻术后并发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修复手术的患者鼻尖均有所抬高,鼻形良好,术前鼻部的萎缩及凹陷症状均明显好转,鼻头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未遗留明显手术疤痕,无肿胀现象.另外,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鼻尖萎缩、鼻软骨吸收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鼻中隔软骨进行鼻尖整形和隆鼻术后并发症修复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具有安全、易操作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成;姚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33例和开颅组32例.开颅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开颅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开颅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诊断中联合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中,随机抽取93例(经病理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单用与联用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93例患者单用阴道超声共诊断出86例(92.47%),腹部超声共诊断出69例(74.19%),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共诊断出92例(98.92%);两种超声检查方式联用诊断率显著高于其单用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可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等,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4例,胃炎患者34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2%;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式,效率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作者:谢静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患者心肺复苏中应用便携式(MCC)心脏按压器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急诊科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肺复苏术进行干预,根据心肺复苏中心脏胸外按压的方法不同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徒手按压,观察组患者给予便携式心脏按压器按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48.4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心脏按压器在急诊科患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东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方法:60例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采取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吸入湿化气体,外管固定,内管通畅)、气管切口护理、气管套管的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并给予必要的出院指导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全部病例未发生相关并发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志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评估非侵入性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含有15个随机和半随机的临床试验评估非侵入性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肺癌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参与者(n=1587)包括不分性别和年龄的任何阶段的肺癌的患者.
作者:马若云;褚秀美;宇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氧分压(PaO2)为84.75mmHg(s=15.18),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53.05mmHg(s =2.82),pH为7.39(s=0.13),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为1649.24pg/ml(s =54.0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62(s=0.1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检测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72例临床疑诊为胎盘植入的产妇及35例正常产妇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混合型同工酶(CK-MB)进行测定.结果:胎盘植入产妇31例血清CK水平140.1 U/L(s=11.2),其中MB14%,肌型同工酶(CK-MM)86%,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未测出;胎盘粘连产妇21倒血清CK水平为75.3 U/L(s=11.2),其中MB5%,CK-MM为95%,BB未测出;其他产妇20例血清CK水平为68.2U/L(s=11.0),其中MB为5%,CK-MM95.55%,CK-BB未测出.胎盘植入组产妇血清CK水平明显高于胎盘粘连组、其他产妇组和正常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中MB型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各组CK-BB型均未测出,以CK水平96U/L作为诊断胎盘植入的临界值,灵敏度为91.0%,特异性为89.0%.结论: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在胎盘植入中的产前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国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方案对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胸痹心痛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前者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依从性展开对此.结果:研究组的总依从率为95.24%,显著高于参照组78.57%的总依从率(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参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对胸痹心痛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临床上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给予参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进行治疗,期间无须住院,可在家中遵循医嘱服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作者:李飞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带皮神经的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对患者手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皮神经瓣组(n=50)和传统邻指皮瓣组(n =50).给予皮神经瓣组患者带皮神经的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给予传统邻指皮瓣组患者游离改良第一趾蹼皮瓣修复.结果:皮神经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邻指皮瓣组(P<0.05),皮神经瓣组患者的皮瓣肿胀及淤血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传统邻指皮瓣组(P<0.05).结论:带皮神经的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覃瑞良;许永秋;王文权;卢庆弘;李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3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2例)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31例)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于干预后的气喘缓解、水肿消退、心率恢复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建议推广.
作者:贾艳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生产且产后出血的患者52例进行分组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止血,研究组患者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比不同方式下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止血方式下,试验组患者止血有效25例(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80.76%),且试验组患者的子宫愈合良好,并发症较少,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有助于保护患者生殖健康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普通钢板常规固定治疗,微创组实施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至1年,比较两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恢复优良率,手术过程出血量、术后留院观察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前和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Rasmussen评分的差异.结果:微创组与常规组比较,胫骨平台骨折恢复优良率更高(P<0.05);微创组相较于常规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留院观察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更短(P<0.05);术前两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Rasmussen评分相似(P>0.05);术后微创组相较于常规组膝的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确切,可减少创伤和出血,缓解患者的膝关节症状和活动受限情况,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进行负重,恢复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黄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