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效果观察

朱全芬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赘生物
摘要:目的: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对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有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超声诊断被准确检出,准确率为89.58% (43/48),另有2例漏诊、3例误诊.手术发现45例患者存在赘生物及菌落,超声心动图检查出43例存在赘生物,检出率为95.56% (43/45).结论: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中,使用超声心动图能够及时发现赘生物,确定赘生物的大小及位置,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做出及时、有效的诊断,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轻比重腰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行轻比重腰椎麻醉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行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意愿分为不同麻醉组:对照组(全身麻醉)、研究组(丁哌卡因轻比重腰椎麻醉),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行丁哌卡因轻比重腰椎麻醉效果显著,可预防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董文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5例(11.1%),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5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恢复时间、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秦绪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60例,将其进行的尿常规检查的30例患者分为A组,进行的尿沉渣检查的30例患者分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尿液检查阳性率及阳性符合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需要行尿液检验的患者,应同时检查尿常规和尿沉渣两项内容,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提高检出率,应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有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保乳手术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保乳手术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根治组与保乳组各26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乳腺美观度及近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保乳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根治组(P<0.05).保乳组术后乳腺的美观度84.62%高于根治组的53.85% (P<0.05).两组近期局部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前者创伤更小、美观度更佳,具有可行性.

    作者:符安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及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及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以及34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甲状腺腺瘤超声表现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内部低回声;甲状腺癌表现为肿瘤周围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存在沙砾样的钙化灶.甲状腺腺瘤患者的收缩期血流大流速(Vmax)以及阻力指数(RI)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血流分级大多为1级和2级,甲状腺癌则主要为2级和3级,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超声能够较好的诊断甲状腺腺瘤,并与甲状腺癌区分开来,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淑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创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无创分娩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226例头位顺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经产前评估,将使用无创分娩技术的1232例作为试验组,使用传统接生手法2994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均无会阴Ⅲ度裂伤.试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分娩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降低产后出血率,可有效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

    作者:薛谷一;陈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分析对哮喘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呼吸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护理效果,但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呼吸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温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厥阴论治复发性口疮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我院收治的45例复发性口疮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收治的45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14例,好转6例.结论:复发性口疮为口腔科常见的疾病,此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选取合适的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唐曦娴;张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的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不实施关节腔内注射镇痛药物,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结果:在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d、5d的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实施关节腔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张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0例)与观察组(n=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对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种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生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手术中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孙玉霞;王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氧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氧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100例患儿按照雾化治疗方式分成氧驱动组和空气压缩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平喘、止咳、化痰、抗炎等常规临床治疗,氧驱动组惠儿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空气压缩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氧驱动组患儿的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显著优于空气压缩组的90.0%(P<0.05).氧驱动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与空气压缩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差异显著(P<0.05).氧驱动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与空气压缩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相比,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及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从而促使惠儿快速康复,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国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替普瑞酮预防非类固醇抗炎药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替普瑞酮对预防非类固醇抗炎药(NSAlD)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102例使用NSAID)的患者分两组,其中A组使用奥美拉唑,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替普瑞酮进行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0~8周消化道出血率低于A组,9 ~ 40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使用可在早期取得良好的预防NSAID相关性消化道溃疡再出血的效果.

    作者:谢腾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康复新液为基础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以康复新液为基础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17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康复新液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均在正常范围,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程琳;李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波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和放射性损伤.方法:我科106例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成微波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观察组)与同期放化疗组(对照组)各53例.放疗剂量60 ~ 70Gy;同期化疗用顺铂40mg/m2,每周1次;微波热疗2次/周.随访3月,观察近期疗效、急性放射性损伤.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消退情况(完全缓解分别为84.9%和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性损伤主要为1级、2级、3级的放射性皮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较好,且未明显加重放化疗副作用.

    作者:戴宇虹;唐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常见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特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医院检出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对临床分离到的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从我院分离到的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共计1329株,前4位依次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洛菲不动杆菌.非发酵菌检出率高的标本类型是痰液,主要来自于危急重症科的送检.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20%;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太于20%.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大于5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已经超过10%.结论:临床非发酵菌分布较广,且呈多药耐药趋势,加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作者:史文元;吴意;吴志坚;李胜涛;徐桂珍;徐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俯卧位手术压疮的原因及预防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旨在对俯卧位手术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策略分析.方法: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程度是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的基础.手术之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术中针对发生压疮的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提前做好护理.结果:术后做好患者的后续护理,从各方面预防压疮发生.结论:预防俯卧位手术压疮有利于减缓患者疼痛,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田江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开展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开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优质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护理差错出现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未实施前,同时,护理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疗效为97.15%,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为68.58%,满意度为65.7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范绍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应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的修复效果,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患者应用不同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修复方案后,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的试验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串联皮瓣的对照组,如手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吻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外形、咀嚼、吞咽及口腔闭合功能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加快了患者的修复进程,同时有助于各项疗效指标的提升,临床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龙富强;刘斌;张燕;谭小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妇科疾病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疾病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某医院在一段时间内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选择适当的患者数量,登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时的治疗方式和恶性肿瘤类型.结果:在单因素研究中,DVT与患者基本资料、并发症以及恶性肿瘤等有关;但在多因素研究中,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属于危险因素中的独立因素,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并发症和恶性肿瘤为患者在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属于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昌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