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胆总管多发结石中的应用与探讨

代伟

关键词:胆总管多发结石,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胆总管多发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72例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比B超(A组)、普通断层CT(B组)、螺旋CT三维重建(C组)的检查结果.结果:C组胆总管上段、下段结石检出率均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总管多发结石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显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裸区清扫术配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胃裸区清扫术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 ~3 N0 ~2M0近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T1~3N0 ~2M0近端胃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手术方式分组,其中24例患者接受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研究组),另外18例患者接受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予以观察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随访3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小,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 ~2M0近端胃癌的疗效高于单独应用D2根治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唐文杰;申阳;唐朝晖;江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初步分析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评估应用,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小卒中组,10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记录各项得分.结果:小卒中组的MMSE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计算力和延迟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执行、注意和延迟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小卒中组和对照组的MoCA与MMSE总得分成正相关(P<0.05),MoCA对MMSE达到正常值范围内的小卒中组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是49.3%.结论:小卒中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均有降低,但MoCA相对MMSE敏感性较高,对评价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对更为全面和客观.

    作者:卢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殿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康复新液为基础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以康复新液为基础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17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康复新液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均在正常范围,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程琳;李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型超声对研究膈肌呼吸运动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M型超声对研究膈肌呼吸运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32例,其中观察组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人,年龄与观察组相似,共32例.使用M新超声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进行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双侧膈肌加速时间和双侧膈肌加速度等.结果:对照组平静呼吸时双侧膈肌运动幅度无明显差异,深吸气时左侧膈肌运动幅度与右侧比较,差异显著(P<0.05).参与研究的人员在静呼吸及深吸气时,对照组和观察组除左侧加速时间外,双侧膈肌运动幅度、右侧加速时间、双侧加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研究表明M型超声可以实行动态化非侵入性的、对膈肌呼吸运动的有效观察,这是对于呼吸运动是否能够进行直接、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价,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邝永卫;李柠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特征与护理方法探究

    目的:分析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特征,结合具体情况,探究护理方法.方法:在本研究中选择近3年我院收治的79例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不同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式.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心理特征表现为紧张恐惧、烦躁忧郁、悲观失望、羞涩担心等,分别占比25.3%、26.5%、22.9%、25.3%.结论:先兆流产孕妇存在很多不良心理特征,通过有效的护理,能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提升保胎成功率.

    作者:杨元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钠作为支气管哮喘一线治疗药物的评估

    目的:评估孟鲁司特钠能否作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线治疗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30例.丙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乙组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法,甲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法.而后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差异.结果:甲组和乙组总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同时肺功能指标也明显优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等效于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沈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利吉仑对高血压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肥厚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阿利吉仑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利吉仑组(A组)、氯沙坦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对比三组患者降压作用、左心室质量指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B组和C组SBP/DBP分别下降20.3/8.2mmHg、19.7/9.0mmHg和30.0/12.6mmHg,C组降压作用更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组患者左心室质量下降指数更显著,C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3组患者的安全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阿利吉仑降压及改善心肌肥厚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作用相当,二者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作者:郑宏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痛患者合并房颤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3%,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80.00%.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率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氧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氧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100例患儿按照雾化治疗方式分成氧驱动组和空气压缩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平喘、止咳、化痰、抗炎等常规临床治疗,氧驱动组惠儿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空气压缩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氧驱动组患儿的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显著优于空气压缩组的90.0%(P<0.05).氧驱动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与空气压缩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差异显著(P<0.05).氧驱动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与空气压缩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相比,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及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从而促使惠儿快速康复,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国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深入分析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月收治的50例烧伤后四肢动脉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单一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血管杂交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皮肤温度、脉搏波幅以及保肢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采用血管杂交手术予以治疗,整体效果显著,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威;周海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应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的修复效果,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患者应用不同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修复方案后,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的试验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串联皮瓣的对照组,如手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吻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外形、咀嚼、吞咽及口腔闭合功能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加快了患者的修复进程,同时有助于各项疗效指标的提升,临床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龙富强;刘斌;张燕;谭小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皮瓣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瓣颜色、皮瓣温度、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及供区恢复情况均显著较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较传统皮瓣修复未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彦武;蒋希梅;戴晓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分析的方法,测定苦参中黄酮类的五种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以更好地控制各成分的质量,为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美国进口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相关的高效液相药品进行鉴定,其中所有药品均符合色谱纯和分析纯标准,为上海国药生产,配制药品用水为超纯水.结果:建立了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相关指纹图谱,并且对其进行了评价,探索了合适的检测波长和pH.结论: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可以准确、快速的鉴定苦参中的黄酮类成分,结果可信,尤其是对其含量检测精确,可为苦参在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也可以为苦参质量检测提供新的评价指标.

    作者:曹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的疗效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帕金森痛合并抑郁的治疗质量,并进一步保证医院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小剂量舍曲林治疗,平日服用多巴丝肼0.125mg,每天3次;普拉克索0.75mg,每天3次;国产舍曲林50mg早晨服用,并加强对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对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经2周到6周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明显改善,且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好转.结论:舍曲林对帕金森病合并的抑郁症状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另外舍曲林对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多伴发其他器质性疾患的老年患者来说,也许是一不错的选择.

    作者:卢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科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级、Ⅲ级、Ⅳ级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科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付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抑郁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行健康体检的49例我院职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TF、A1b、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研究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腹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原因分析及针对性处理,研究选取的40例患者,恢复良好的患者共计15例(37.50%),死亡10例(25.00%),治疗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结论:总结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处理,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肖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相关性,以便临床更好地预防与治疗宫颈糜烂及其相关病变.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二代杂交法检测患者宫颈脱落的细胞,并按各个患者感染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Ⅰ、Ⅱ、Ⅲ度宫颈糜烂患者,统计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糜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二代杂交法检验的184例宫颈糜烂患者中,Ⅰ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感染率为12%、Ⅱ度患者的感染率为35.1%、Ⅲ度患者的感染率为46.7%.HR-HPV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等级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随着宫颈糜烂等级程度升高,HR-HPV的病毒载量也明显升高.而单纯型(50)、颗粒型(74)及乳头型(60)宫颈糜烂患者中HR-HPV感染患者各有14例、18例和20例.即HR-HPV感染情况同宫颈糜烂类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HR-HPV感染与患者宫颈糜烂程度密切相关,也是影响宫颈糜烂的重要因素之一,重视HR-HPV感染的检查及检测,防止HR-HPV感染是预防宫颈糜烂癌变的重要手段,值得重视.

    作者:夏艳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探究

    目的: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心内科心源性猝死老年患者.对老年猝死患者的病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猝死的常见病因.结果:60例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中,冠心痛猝死患者25例,高血压心脏病猝死患者15例,风湿性心脏病猝死10例,冠心病猝死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冠心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其他冠心病.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以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因而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该类老年患者的监测,积极做好防护急救措施,大限度地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田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