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伟
目的:研究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入院治疗,应用TCD及CUS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TCD联合CUS与单纯TCD、CUS的检查结果.结果:TCD联合CUS的检出率比单纯CUS检出率、单纯TCD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联合CUS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消化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规范护理,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实施系统规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率都低于观察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相关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对消化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更具有安全性,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满意度,这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价值.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gE,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M、IgG、补体C3,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gE、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gG、C3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
作者:张健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针对使用动静脉内瘘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中出现失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对应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使用动静脉内瘘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8例,依据盲选原则划分为观察组49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49例,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导致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结果:内瘘失败的相关因素包括穿刺不当、护理失误以及低血压等.观察组在治疗中4例出现内瘘失功,对照组为15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因素较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透析的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可实现对内瘘失功率的有效控制,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夏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与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我院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破裂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3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对3组患者的GPC3与AF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GPC3与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90.00%,与AFP或者GPC3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GPC3与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72.00%,与AFP或者GPC3单独检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患者GPC3显著高于肝破裂组患者GPC3(P<0.05),原发性肝癌组GPC3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患者GPC3(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血清GPC3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与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采用GPC3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运用.
作者:张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恶性下肢骨肿瘤采用保肢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入治疗的32例接受保肢治疗的恶性下肢骨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与研究组(18例,采用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研究分析患者接受两种保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价.结果:在随访的5年中,对照组肿瘤肺转移率28.6%,死亡率42 9%,伤口重度感染率7.1%,肿瘤停止扩散生长率42.9%.研究组肿瘤肺转移率22.2%,死亡率44.4%,伤口重度感染率3.6%,肿瘤停止扩散生长率50%.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恶性下肢骨肿瘤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术与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这两种保肢治疗法效果均达到良好水平,患者术后肢体恢复程度良好.
作者:罗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6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6%,与对照组的19.76%相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后呕吐、术后进全奶时间等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住院总费用要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韦成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使用紫杉醇和西罗莫司两种不同洗脱支架方式的对照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痛患者16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紫杉醇洗脱支架方式,试验组患者接受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支架后的心血管发生概率、支架成功概率以及造影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7例(8.7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8例(10.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造影再狭窄率为4.3%(s=0.6),对照组患者造影再狭窄为3.8%(s=0.8),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支架成功80例(100.00%),对照组支架成功78例(97.50%),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紫杉醇和西罗莫司两种不同洗脱支架方式对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无显著差异.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两组患者的再狭窄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作者:胡红超;李伟;刘前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察B组,各20例.给予A组患者血管内栓塞术,B组患者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试验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以不同方式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接近;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血管内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方式治疗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这两种方式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必要时可将其结合使用.
作者:梅敏;向鹏;樊天禹;黄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我科2年内收入的50例PPH患者作为受试者,平均分配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胎盘部位缝合止血,试验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B-Lynch缝合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试验组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更少,手术用时与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全切率、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16.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PPH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阴道出血,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燕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于介入治疗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5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均为产后大出血患者,患者进行栓塞前无法确定出血量,栓塞后立即止血.有少部分患者在3~7d内出现轻度尿潴留、膀胱肿痛及臀部麻木和股部穿刺点疼痛,7d左右逐渐消失.患者经过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3 ~7d相继出院.并进行1~3个月的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接受创伤小、痛苦少、风险低、康复快、疗效可靠、可保留生育能力的介入治疗,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丰淑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产妇为参照组(40例),而实施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产妇则为研究组(60例),对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麻醉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胎儿娩出后的各时间段Apgar评分均处于正常水平(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可观,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临床送检标本,采取法国制造的VITET2-compact对分离株进行鉴定与药敏检测.结果:分离出73株屎肠球菌,117株粪肠球菌;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肾内科居多;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对两类菌株效果好,克林霉素、红霉素效果差,但是两类菌株对肠球菌的常用药物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当出现肠球菌感染情况时,应严格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菌株耐药特点等,便于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作者:段培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不孕症诊断中应用性激素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5年9月至2016年1 1月收治的57例不孕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在我院妇科室内进行性激素检验的58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性激素检验,观察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酮(P)、雌二醇(E2)这6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性激素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LH、PRL、FSH、T等指标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P、旺指标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孕症诊断中,性激素检验价值显著,能够为不孕症的诊断提供相关数据支撑,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开展治疗.
作者:邓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手法整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结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单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变化情况、术后腰部活动度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增大,且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Cobb较明显小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腰部活动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时具有促进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提高手术疗效的作用.
作者:郑先波;肖四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过程中,给予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治疗的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甲亢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为A组,采用丙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甲状腺血清学检测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伍文斌;李平;刘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无心脏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检测血浆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无心脏功能衰竭的患者;年龄越高的患者脑钠肽前体水平越高;心脏功能越差脑钠肽前体水平越高.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前体水平与患者心脏功能呈负相关关系,脑钠肽前体水平越高预示着患者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刘沛;梁明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治疗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肝血管瘤效果确切,但其术后并发症还有待商榷,临床可根据惠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范东旭;薛金枝;王瀚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湘潭市2006-2015年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湘潭市2006-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监测的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湘潭市2006-2015年共报告水痘8261例,平均发病率为30.28/10万,总体发病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数多的县市区为湘乡市(3414例),报告病例低的县市区为韶山市(501例),报告发病率高的为韶山市(54.71/10万),报告发病率低的为湘潭县(21.79/10万).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4至7月和10月至次年1月.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38:1;年龄组分布多的是5-10岁组,其次是0~5岁组,10岁及以上年龄组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发病以学生和入托、散居儿童为主.结论:2006-2015年湘潭市水痘疫情呈流行态势,应该进一步加大水痘疫情的监控,特别需要加强15岁以下儿童、学生的防控,杜绝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文中兰;罗昊;邓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