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手术中双腔T型管胆汁内引流的应用

韩永志;马超;许玉冰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 引流
摘要: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管引流,大量胆汁由此丢失,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鉴于此,作者等自行设计双腔T型管进行胆汁内引流,自1991年5月至1999年3月经临床观察23 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趋于增多.由于透析技术的进展,腹膜透析(PD)已成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净化的首选治疗方法.笔者自1994年1月至1999年3月采用PD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14例,结果如下.

    作者:张晓峰;童俊容;朱起之;林舜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治疗

    作者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腹膜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并与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较,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定国;郭碧如;成建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星形细胞瘤中EGFR,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星形胶质细胞瘤是颅内常见肿瘤.文献报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 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细胞增殖有关[1].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 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近年来用以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2 ].作者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人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这两项指标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的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守兴;张李;谢李;杨竹林;阳楚雄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肝损伤83例治疗体会

    本院自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肝损伤83例,其中71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本文就其治疗体会讨论如下.

    作者:唐敏;陈鹏;廖瑞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角结膜病变,轻者影响美容,重者引起角膜散光或遮盖瞳孔影响视力.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作者自1999年2月至1999年10月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立新;张凌;张传电;张键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肾病综合征(NS)发病机理较复杂,其并发症发生率高,本文通过对NS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与分析,探讨高脂血症与NS合并症之间的关系.

    作者:林应标;郭满容;雷晔飞;赵湘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28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所致精神障碍报道不多,特别是历时40年的病例的回顾性总结甚少.现将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精神科自50年代初至今所收住院的甲亢所致精神障碍2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钟古华;陈晋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内镜下食管静脉结扎43例次疗效分析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致命的并发症.本院消化内科1995 年12月以来对3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静脉结扎术43例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修桃;吕建华;唐佳新;车世友;廖克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全身性白癜风伴疱疹样皮炎一例

    1 病史患者,女性,68岁,因全身白斑16年,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伴剧痒5个月入院.1 6年前不明原因全身皮肤逐渐发生大小不等白色斑片,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5个月前头、面、躯干及四肢突然发生红斑、丘疹、水疱及大疱、瘙痒剧烈.入院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面、躯干及四肢有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边界清楚.颈、腹部数个黄豆大小色素痣,无晕痣.躯干及四肢有环形、不规则形红斑及集簇小水疱,绿豆大小.散在大疱,疱壁紧张,尼氏征阴性.部分疱壁溃破形成片状糜烂,大量渗液.口腔粘膜无皮损.

    作者:李干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大肠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5例误诊分析

    大肠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少见,因其发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难获诊断.本院1987~1998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大肠原发性NHL15例, 术前全部误诊,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星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背侧肾实质、肾盂、肾盏切口治疗鹿角状肾结石43例体会

    鹿角状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治疗中的难点之一,体外冲击波碎石不能起到满意的效果,开放手术仍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本院自1992~1997年,采用常温下肾背侧肾实质、肾盂、肾盏切开治疗鹿角状结石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谟明;汤华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6例误诊原因分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疾病,常误诊为其他急腹症而手术[1],且其复发率极高,死亡率高达20%~50%[2].1985~1987年笔者等共收治MVT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兵;潘艾春;陈桐生;冯玉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变应性鼻40例疗效观察

    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本院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治疗40例变应性鼻炎,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欣;孙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儿科消化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自从1982年Marshal和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研究,与Hp相关的胃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就有关儿科Hp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凌奇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11例疗效观察

    作者对临产的产妇在第三产程早期给予自然米索前列醇400 μg 口服 ,以预防产后出血,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石平;索虹蔚;朱相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肝癌(PHC)是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亦多见.近年来,随着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不断完善,B超、数字减影(DSA)、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用于临床,使PHC 的早期诊断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其治疗提供了良好时机,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刘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狼疮性肾炎并急性肾衰25例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几乎全部有肾脏病变,而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为主要表现者不多见,此型病情发展凶险,预后严重,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大大改善预后.作者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收治的25例病人的临床及病理,旨在提高对狼疮性肾炎(LN)合并ARF的诊治认识.

    作者:王者非;张晓蜂;童俊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Reiter's病一例报告

    1 病史患者,男,49岁,因皮肤鳞屑性红斑、包皮龟头糜烂、尿频尿痛3个月,关节疼痛1周入院.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包皮龟头发红伴尿频、尿痛,继而出现包皮龟头糜烂、流脓,同时出现躯干双下肢鳞屑性红斑,瘙痒.入院前1周,双膝关节、右手腕关节疼痛.

    作者:曾兵洲;苏玉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氯沙坦及苯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AT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主要的促进慢性肾衰持续进展的有效物质[1],抑制ATⅡ活性的药物可以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已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IRA )是另一类ATⅡ抑制剂,目前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是ATIRA在肾脏保护方面与ACEI是否存在差异,目前看法不一.本课题选用肾性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ACEI(苯那普利)作为对照 ,观察了ATIRA(氯沙坦)对各种肾性高血压病人其血压、尿蛋白、肾功能的治疗作用,结果如下.

    作者:蒋旭金;徐月明;叶中景;易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生儿海洛因撤退综合征一例

    1 病史患儿,女,系第4胎,胎龄36周,平产,娩出时脐带绕手、脚1周 ,Apgar评分8分,羊水清亮,体重2 800 g.因其母有吸毒史,娩出后25 min送入NICU 观察.其母30岁,从1991年始吸海洛因,初用鼻子吸,3年前改为注射,每日3~6次(具体剂量不详),直至分娩前仍静脉注射海洛因.入科查患儿体温未升,呼吸40次/min,心率138次 /min.

    作者:成霖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