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艺;刘佳
目的: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健康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两个社区的130例老年人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比两组老年人群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控制率等.结果:试验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慢性疾病控制状况、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管理,能改善老年人不良生活习惯,且能控制慢性疾病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入院治疗,应用TCD及CUS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TCD联合CUS与单纯TCD、CUS的检查结果.结果:TCD联合CUS的检出率比单纯CUS检出率、单纯TCD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联合CUS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术后影响情况.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患者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作为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作为硬膜外麻醉组.结果:全身麻醉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应答时间与硬膜外麻醉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术前、术后6h、术后12h及术后48h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24h,硬膜外麻醉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效果并无差异,但全身麻醉对患者24h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大.
作者:王颢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注射治疗静脉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采用聚桂醇泡沫注射治疗420例静脉畸形(治疗组),并选取420例患者作对照(常规组),以平阳霉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经半年以上随访,治疗组中,治愈320例,占76.19%,有效90例,占21.43%,总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中,治愈257例,占61.19%,有效37例,占8.81%,总有效率为70.00%(r=118.054 8,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420例病例治疗后局部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12例出现皮肤色素沉着,8例出现皮肤局部坏死,5例出现明显疼痛,1例出现头昏、视觉障碍,1例出现干咳、胸闷,发生率6.43%(27/420);常规组25例出现皮肤色素沉着,13例出现皮肤局部坏死,8例出现明显疼痛,3例出现头昏、视觉障碍,3例出现干咳、胸闷,发生率11.56% (52/420)(x2=8.732 7,P<0.05).结论:由于聚桂醇泡沫注射治疗具有门诊手术和可重复性,并避免了较大风险.治疗时药物剂量较传统硬化剂更好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局部耐受性和全身耐受性,可用于治疗全身局限性或弥漫性静脉畸形.对术后出现的头昏、视觉障碍、干咳、胸闷等并发症还需进一步寻找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其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评估还需更深入的临床观察和病例积累.
作者:熊志超;王彦;徐胜利;熊宗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前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后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15d(s=1.08),对照组为5.24d(s=1.94),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8/20),而对照组为70%(14/20),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可达到缩短肛门排气时间,确保治疗效率的作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张喜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蓝氧液(三氧液,臭氧液)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性足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蓝氧液疗法)30例,对照组(常规疗法)28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氧液作为治疗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连;申汉舟;吴腾;阿拉腾;史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筛选、随机对照128名于2014年04月至2016年11月进入本院神经外科的低年资护士,Ⅰ组(63名)低年资护士在教学工作中展开常规护理教学,而Ⅱ组(65名)则展开系统化护理教学,两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Ⅰ组低年资护士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82.54%,Ⅱ组是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年资护士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通过展开系统化的护理教学,有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整体实习效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心内科心源性猝死老年患者.对老年猝死患者的病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猝死的常见病因.结果:60例心内科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中,冠心痛猝死患者25例,高血压心脏病猝死患者15例,风湿性心脏病猝死10例,冠心病猝死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冠心病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其他冠心病.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以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因而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该类老年患者的监测,积极做好防护急救措施,大限度地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田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疾病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某医院在一段时间内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选择适当的患者数量,登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时的治疗方式和恶性肿瘤类型.结果:在单因素研究中,DVT与患者基本资料、并发症以及恶性肿瘤等有关;但在多因素研究中,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属于危险因素中的独立因素,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并发症和恶性肿瘤为患者在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属于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昌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深入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结果:在手术时间、失血量、腹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并推广.
作者:谢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后者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治疗效果数据分析发现,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而言,优先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东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深入探讨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无创呼吸机治疗,采用统计学对比的方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0例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后,各项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方法经过试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汉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的128例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备64例.对照组医治时使用现代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医治.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肢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宋时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评估应用,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小卒中组,10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记录各项得分.结果:小卒中组的MMSE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计算力和延迟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执行、注意和延迟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小卒中组和对照组的MoCA与MMSE总得分成正相关(P<0.05),MoCA对MMSE达到正常值范围内的小卒中组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是49.3%.结论:小卒中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均有降低,但MoCA相对MMSE敏感性较高,对评价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对更为全面和客观.
作者:卢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在冠心痛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冠心痛心绞痛患者10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采用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采用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足月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50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每周对两组足月儿进行NBNA评分,对比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足月儿在3d、7d、14d及28d 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MDL) <69分、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 69分发育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脑损伤足月儿采取新生儿NBNA能够及早判定足月儿脑损伤的程度,准确评估足月儿的预后效果,以便给予早期的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梁高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试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与试验组(16.28%)差异不大(P>0.05);但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帅;蔡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湘潭市2006-2015年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湘潭市2006-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监测的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湘潭市2006-2015年共报告水痘8261例,平均发病率为30.28/10万,总体发病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数多的县市区为湘乡市(3414例),报告病例低的县市区为韶山市(501例),报告发病率高的为韶山市(54.71/10万),报告发病率低的为湘潭县(21.79/10万).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4至7月和10月至次年1月.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38:1;年龄组分布多的是5-10岁组,其次是0~5岁组,10岁及以上年龄组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发病以学生和入托、散居儿童为主.结论:2006-2015年湘潭市水痘疫情呈流行态势,应该进一步加大水痘疫情的监控,特别需要加强15岁以下儿童、学生的防控,杜绝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文中兰;罗昊;邓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哮喘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呼吸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护理效果,但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呼吸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温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应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的修复效果,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患者应用不同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修复方案后,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的试验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串联皮瓣的对照组,如手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吻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外形、咀嚼、吞咽及口腔闭合功能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加快了患者的修复进程,同时有助于各项疗效指标的提升,临床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龙富强;刘斌;张燕;谭小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