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丽宁
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临床送检标本,采取法国制造的VITET2-compact对分离株进行鉴定与药敏检测.结果:分离出73株屎肠球菌,117株粪肠球菌;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肾内科居多;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对两类菌株效果好,克林霉素、红霉素效果差,但是两类菌株对肠球菌的常用药物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当出现肠球菌感染情况时,应严格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菌株耐药特点等,便于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作者:段培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民航空勤人员体检中,如招飞、招乘和年度体检时,心脏检查是其中的重要项目,内科检查中体检医生听诊发现心脏杂音或者心电图异常时,不能单纯靠一项检查结果就下结论,因此慎重起见都会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来进一步检查确定,以提高体检鉴定的准确性.本研究旨在对2013年和2014年我院行UCG的2793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越;孙振芳;潘胜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维生素C辅助利巴韦林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探讨联合用药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早期病毒性感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采角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与维生素C辅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利巴韦林治疗,联合维生素C对早期病毒性感冒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李金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调用治疗联合雌激素治疗对冻胚移植术前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雌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仍菲薄且待行体外受精(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给予2个周期的中药调周治疗及雌激素治疗,对照组近给予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结果:中药调周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A型内膜比例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雌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冻胚移植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
作者:樊艺;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领域临床应用控释药及其药学服务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60例进行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各自80例,两组均接受控释药治疗,研究组加用药学服务,对照组则未实施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控释药应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美托洛尔、硝苯地平、非洛地平三种控制片用药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释药应用在心血管领域,同时做好药学服务,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因高血压脑出血收治入院并接受小骨瓣微创穿刺清除血肿手术治疗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患者焦虑程度、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综合评价预见性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仅为2.22%,相较于对照组11.44%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02(s=4.58),对照组57.13 (s=6.21),对比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66.92%,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0.77%、3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有效避免潜在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威胁,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序贯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2.5% (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作者:董跃福;牟志芳;蒋胜波;刘旭东;刘建;崔吉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到本院参与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保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3.4%,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3.4%,对照组为13.3%,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凡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主要方法,并评价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61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疗过程,总结治疗要点 结果:经过治疗后,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均未出现并发症、后遗症.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而言,急救过程中运用综合性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意识恢复较快,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潘天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术后影响情况.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患者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作为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作为硬膜外麻醉组.结果:全身麻醉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应答时间与硬膜外麻醉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术前、术后6h、术后12h及术后48h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24h,硬膜外麻醉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效果并无差异,但全身麻醉对患者24h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大.
作者:王颢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吸入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的肺功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新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解郁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加服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早1片,治疗组加服解郁颗粒(潍坊市中医院自制剂)口服,每次4g,每日3次口服.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后在心衰症状、BNP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并经相应统计方法对结果进一步分析判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BNP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两组在抑郁自评量表积分改善方面均有显著效果(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解郁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状态患者疗效确切,与对照组相比在抑郁量表自测积分改善方面两者相似,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长时间服用与对照组相比无副作用.
作者:王公利;吕倩;唐可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痛患者合并房颤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3%,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80.00%.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率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收集我科显微镜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手术患者237例,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4%.结论: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虽属微创手术,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不容忽视,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注意事项.
作者:谭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针对使用动静脉内瘘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中出现失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对应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使用动静脉内瘘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8例,依据盲选原则划分为观察组49例,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49例,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导致内瘘使用中失功的原因.结果:内瘘失败的相关因素包括穿刺不当、护理失误以及低血压等.观察组在治疗中4例出现内瘘失功,对照组为15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因素较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透析的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可实现对内瘘失功率的有效控制,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夏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在调节初产妇负性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200例,根据产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及出院当天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月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组织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MMP-9、IL-17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LlSA方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MMP-9、IL-17水平,分析MMP-9、IL-17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MMP-9、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梗死组的MMP-9、IL-17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的MMP-9、IL-17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IL-17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和病灶大小有预示和预后作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5例(11.1%),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5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恢复时间、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秦绪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选择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2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20例为试验组患者.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治疗优良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选择MRI、X线以及CT检查能有效诊断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选择切口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红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对急性肺水肿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61例ICU急性肺水肿患者,全部患者均经胸部CT、肺超声、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分析急性肺水肿诊断中肺超声、胸部CT的价值.同时进行患者治疗前后肺超声检查肺部B线数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的对比,并开展B线数量、左心室射血数量分数的Pearson(皮尔逊)分析.结果:CT诊断52例急性肺水肿,肺超声诊断50例急性肺水肿,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肺部B线数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通过相关分析可知,治疗前后B线数量、射血分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在诊断急性肺水肿中肺超声为可靠性辅助检查方法,并可作为急性肺水肿治疗评价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