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微创手术对宫外孕患者远期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宫外孕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方式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宫外孕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再次妊娠顺利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云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分娩镇痛在产科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产妇90例,均分为A、B、C三组.A组产妇在宫口打开1~2cm的时候实行分娩镇痛,B组产妇在宫口打开3~4cm的时候使用分娩镇痛,C组产妇并未使用任何的镇痛方法.对比三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的第一产程明显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结束后,对比三组产妇静脉滴注催产素率,发现A、B两组要高于C组,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并无明显差异,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产程不同实行分娩镇痛产生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差异,于潜伏期进行分娩镇痛,有利于缩短产程,保障母婴安全,可椎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羊水Ⅲ度胎粪污染新生儿的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羊水胎粪污染共计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污染程度分3组.甲组为Ⅰ度污染,有39例;乙组为Ⅱ度污染,有45例;丙组为Ⅲ度污染,有36例.比较3组预后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丙组Apgar评分相对较低,窒息和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高,胎心监护正常率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羊水Ⅲ度胎粪污染与新生儿预后之间有很大关系,临床应引得重视,加强早期处理与监护.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冠脉内注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两组患者均早期静脉内用替罗非班,将此作为基础,对照组患者择期实施介入治疗,而研究组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IRA(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血流速度、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 PG)以及校正TIMI帧数情况(CTFC).结果:较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IRATIMI3级复流出现率、TMPG3级获得率高,且血流速度增快,另外CTFC明显减小,P均<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施予静脉替罗非班治疗后,再予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有利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改善,疗效肯定.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欣母沛对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危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在剖宫手术结束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缩宫素进行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欣母沛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与术后24h的出血量,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在术后2h与术后24h的出血量分别为296.23ml(s=63.21)和453.95ml(s =54.76),试验组在术后2h与术后24h的出血量分别为175.36ml(s =64.19)和311.89ml(s=36.45).两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欣母沛对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硬化与后腹腔镜去顶术对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穿刺硬化组与腹腔镜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穿刺硬化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腹腔镜组短,但治愈率明显比腹腔镜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经皮穿刺硬化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作者:郑定钦;周青英;林宣良;黄达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方法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择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实施丙戊酸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发作的频率更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方法应用在癫痫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疾病发作频率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季遥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Donabedian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孕周>28周活产,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新生儿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新生儿选择窒息抢救常规流程进行管理.40例试验组新生儿则选择Donabedian模式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结果:在新生儿5min复苏成功率以及有关窒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复苏管理中,应用Donabedian模式能让复苏成功率有效提高,让有关窒息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建娟;刘剑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采用补肾化痰方治疗后子宫内膜客受性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60例,采用随机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炔雌醇环丙孕酮预处理3个月经周期,从第4个月经周期开始,对照组患者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和补肾化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治疗前后内分泌水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治疗后两组患者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内分泌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及妊娠率均有所提升,但试验组患者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对肥胖型PCOS患者给予补肾化痰方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者:顾尚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剖析双歧杆菌与莫沙必利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我院门诊接收的8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抽签原理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联用双歧杆菌与莫沙必利,对照组单用莫沙必利.观察两组病情康复情况,比较疗效与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复发率为20.93%,对照组为48.84%,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65.12%.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与莫沙必利,可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刘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痰菌、胸部CT、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支气管镜下病变状况,并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77.50%、胸部CT显示病灶吸收率95.00%、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50%、支气管镜下病变好转率为95.50%,对照组痰菌转阴率47.50%、胸部CT显示病灶吸收率为52.50%、临床症状改善率67.50%、支气管镜下病变好转率分别为52.50%,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总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结核患者使用支气管镜介入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的治疗,相对单纯采用抗结核化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奇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组织内部产生的异常肿块.甲状腺结节是人体内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同时也是为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对于一些甲状腺疾病如肿瘤、炎症、退行性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能表现出甲状腺结节的征象.目前,超声检查是常用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方法.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声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其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超声检查手段的多样化,使得超声检具有准确性高、操作快捷、安全可靠、费用低廉、重复性好等特点,同时无辐射无损伤,已成为临床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主要辅助手段.
作者:赵中千;牟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耐多药肺结核者共68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字抽签法,将68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化学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灶吸收率及痰菌转阴率.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为29.41%.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0.5年及1.5年后的痰菌转阴率依次为67.65%、82.35%,对照组为44.12%、55.88%.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病灶吸收率为79.41%,对照组为50.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疗法积极用于耐多药肺结核中,可促进病灶的快速吸收,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万雪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晚期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2015年我院收治的20例脑出血后张力性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例采取保守治疗,10例采取立体定向椎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张力性血肿在基底节区居多,一般初始出血量为10 ~ 28ml,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肿量逐渐增大,具有一定张力.在吸收中期呈混杂密度或混杂信号,可出现密度或信号分层现象,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周围有血管源性水肿,部分增强有薄膜样强化.跟踪20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12~ 20d时,血肿体积逐渐增大,占位效应逐渐加重,其中]2例出现肢体肌力明显下降,遂行穿刺碎吸或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8例虽占位效应加重,血肿体积>30ml,但患者的肢体肌力、感觉等较前无明显变化,继续给予观察随访,出血后2个月时复查头颅CT见占位效应明显减轻.结论:张力性脑出血不同于一般脑出血,在吸收过程中占位效应呈现抛物线轨迹,只要患者的症状、体征无加重,无须手术治疗,血肿可自行吸收.
作者:程文;袁晓东;郑安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与成效;方法:我院于2012年开始开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强化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C1),诱导后(C2),气管插管后(C3),拔管时刻(C4),拔管后(C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指标和患者的不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C3、C4、C5时的DBP、SBP、HR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1、C2时的DBP、SBP、HR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作者:杨显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身体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能力.
作者:郭楚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冠心病患者中室性期前收缩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三组冠心病患者其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明显增加的同时,其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经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
作者:鞠录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具剖宫产指征及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6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顺利生产后,对其采用缩宫索进行产后出血预防,静脉滴注与宫体注射各20U,视情况予以追加用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用药方式为宫体注射.对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产后出血率,产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椎广应用.
作者:程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即聍照组(48例)与试验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设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更优(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宾芳;谭彩霞;符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